1、译: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2、译:垂钓归来,却懒得把缆绳系上,任渔船随风飘荡;而此时残月已经西沉,正好安然入睡。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宋代《清平乐·村居》
4、往迹:人或车马行进所留下的踪迹。湮(yān):埋没。
5、桑竹茂盛遮浓荫,庄稼种植按节气。
6、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7、春天农耕的诗句: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9、没有阶级压迫剥削、没有掠夺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而宁静淳朴的社会,
10、欢快安逸乐无穷,哪还需要动智慧?
11、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12、成岁:成为一年。
13、伊人:指桃源山中人。云:句中助词,无义。逝:离去,即逃至山中。
14、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1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6、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17、译: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18、黄绮:汉初商山四皓中之夏黄公、绮里季的合称。此指商山四皓。
19、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20、相命:互相传令,此指互相招呼。肆:致力。
21、儿童欢跳纵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
22、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唐代《观刈麦》
23、农耕文明决定了汉族文化的特征。中国的文化是有别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
24、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25、译: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26、旋:很快。幽蔽:深暗。
27、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其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28、我喜欢春耕时的气氛,那种让人充满干劲的场景,期待好丰收的喜悦。
29、衣裳(cháng):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
30、拓展资料:
31、白话译文:
32、节和:节令和顺。
33、我愿踏乘轻云去,高飞寻找我知己。
34、暧(ài):遮蔽。
35、译:每天星星还没有坠落酒披星戴月去劳动,辛辛苦苦,待到庄稼丰收在望的时候,全家是多么高兴呀。
36、从:相随。所憩:休息的处所。
37、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
38、菽(shū):豆类。稷(jì):谷类。艺:种植。
39、译: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40、《悯农二首》唐代:李绅
41、神界:神奇的界域。
42、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陶渊明·魏晋《桃花源诗》
43、于何:为什么,干什么。
44、尘嚣:世间的纷扰、喧嚣。
4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46、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宋代《乡村四月》
47、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48、纪历:纪年、纪月、纪日的历书。
49、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50、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51、淳:淳厚,指桃源山中的人情风尚。薄:浮薄,指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
52、桃花源诗
5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54、靡(mǐ):没有。
55、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56、译: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5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唐代《悯农二首》
58、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唐代《社日》
59、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60、虽无年历记时日,四季推移自成岁。
6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62、余乐:不尽之乐。
63、出处: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诗》。
6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唐代
65、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的社会理想是:
66、译: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67、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68、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
69、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70、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71、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
72、嬴(yíng)氏:这里指秦始皇嬴政。
7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4、五百:五百年。从秦始皇到晋太元中的五百多年。
7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宋代《游山西村》
76、译: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
77、浮薄淳朴不同源,转眼深藏无处觅。
78、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唐代《江村即事》
79、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张碧·唐代《农父》
80、童孺(rú):儿童。
81、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82、契(qì):契合,指志同道合的人。
83、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84、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85、游方士:游于方外之士。
86、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87、蹑(niè):踩。
88、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8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魏晋《归园田居·其三》
90、俎(zǔ)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91、草木花开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
92、往昔踪迹消失尽,来此路途已荒废。
93、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94、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95、请问世间凡夫子,可知尘外此奇迹?
96、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97、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但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
98、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来此地。
99、译: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100、班白:指须发花白。班,通“斑”。诣(yì):玩耍。
101、奇踪隐蔽五百岁,一朝开放神奇界。
102、秦王暴政乱纲纪,贤士纷纷远躲避。
103、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104、【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