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张良取履

张良取履

时间:2024-11-20 00:41:19

1、张良曾经有一次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步行,有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故意把鞋扔到桥下,回过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给我)取上来!”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因为看他年纪大,竭力忍住气,走下桥去把鞋取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于是挺着身子跪着给他穿上鞋。老人伸出脚穿上鞋,大笑然后离开。张良非常吃惊,目送着他离去。老人走了将近一里路,又转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年轻人可以把本事传给你。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相会。”于是张良感到很奇怪,下跪说:“好。”

2、良已经为他取鞋,就又跪下为他穿好。老翁伸足穿上鞋后,笑着去了。这老翁就是黄石公,后传给张良兵法。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3、后以此用为教人以成大事的典故,在诗文中有时借直接咏史以寄托某种情怀。

4、圯桥三进履一般指圯上敬履

5、南宋.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6、汉代司马迁所写文章

7、圯[yí]

8、唐.刘禹锡《游桃园一百韵》诗:“黄公履堪堕,洪崖肩可拍。”

9、《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閒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后因用以借指张良。

10、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

11、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

12、黄石公是战国时的一位遗老,他看到张良有为韩复仇的雄心,经过“圯下拾履”的“考验”,又经过一连五日约会,把一部《太公兵法》给张良,勉励他为推翻秦朝统治自强不息。此事又见《汉书.张良传》。

13、创作年代

14、《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音yí,桥)上,有一老父,衣褐(意hè,粗布短衣),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同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15、说罢,扬长而去。

16、——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7、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气地说:“(你)跟老年人约会,(比老人还)慢来,怎么能(这样)呢?”又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说完就)离开了。

18、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圯上老人”。

19、约前145~前90年史学家、文学家

20、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21、《张良下邳拾履》是一篇文言文。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史记留侯世家》

22、应该是“张良拾履”。履就是鞋子的意思。张良刺杀强秦未果,逃亡途中,一天,张良正在下邳的一座桥上散步。此时一老者看见他来了便丢掉自己的鞋,对张良说,帮他捡回来。张良很惊讶,想要殴打老人,但他还是强忍着捡了鞋回来。不料老人又说帮他穿上,良长跪履之。完了老者笑着走了。复返,对良说,后五天早晨到这里见我。到了时候良迟到了,老者愤怒离开,叫他在过五日来,这次张良到了第四天过了0:00就到达了地方,心想老者不会比他早了。果然老者来了,笑了,孺子可教。于是给了张良一套兵书。这也使得张良日后辅佐刘邦打了基础。

23、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扩展资料:据传,黄石公是秦始皇父亲的重臣,姓魏名辙。始皇父亲庄襄王死后,轮到秦始皇坐朝当政,他独断专行,推行暴政,忠言逆耳,听不进忠臣元老的意见;魏辙便挂冠归隐,策马离开朝廷。

24、简单点,邳桥在下邳,地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25、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26、作品名称

27、久而久之,这段故事越传越神,《素书》也就被后来人说成了“天书”。

28、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

29、张良拾履是一篇文言文。

30、后来,张良做了刘邦的谋士,佐高祖定天下、兴汉邦,大部分运用《素书》中的知识。

31、第二次相约的时候张良又比玩到了桥边,等到第三次的时候,张良便半夜在桥边等候,最终感动了老翁,老翁送给张亮了一本书,并且告诉张良这本书可以立国安邦,说完便离开了。

32、《史记·留侯世家》

33、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

34、圯下拾履

35、作品出处

36、圯上敬履

37、并约张良五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

38、说罢离去。

39、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

40、我來圯桥上,怀古钦英风。——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41、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史记》

42、本文选自《留侯世家》首段,描写张良少年时代为一个素不相识的故意把鞋丢到桥下的布衣老头捡鞋、穿鞋,又不顾老头几次刁难,与之相会,最终使老头高兴而得《太公兵法》的故事。表现了张良少年时代的为人谦恭及为成就大事所做的锲而不舍的追求,展现了张良少年时代不凡的气度和志向。作为当今的青少年,读了此文后,应该学习张良这种对人、尤其是对老人的谦恭态度,学习张良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并为实现理想而矢志追求的精神,努力学习,掌握过硬本领,长大后报效祖国。

43、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

44、部首:土

45、有一天张良在河边散步遇见了一个老翁,老翁故意把鞋丢到河里让张良捡回来,张良捡回来以后老翁让张良给自己把鞋穿上,张良强忍着怒火给老翁穿上了鞋。

46、张良很惊讶,想打这老人,因为看他年老,强自忍住,下去为他取鞋。老翁又说:“给我穿上!”

47、故事的寓意在于年轻人要心怀善良,尊师重道,不怕磨难,积极进取,终成大器。

48、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

49、白话文,秦末张良(字子房)曾在下邳桥上闲游,有一老翁,平常人装束,走到张良旁,将自己的鞋掉到桥下,对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取鞋!”

50、文学体裁

51、後來沿称該桥为圯

52、《圯桥进履》是元·李文蔚作。写张良得太白金星指点,圯桥偶遇黄石公得其所传奇书,最终功成名就的故事。

53、张良此时还血气方刚,但也克制住了自己的情感,为陌生老人拾鞋、穿鞋,看上去好像很不值得,但这正是胸怀宽阔的象征。明知自己比老人身强力壮,处处礼让,这既是对尊老爱幼传统的表现,又是对一个自身品格的完善。从一点看到全局,从少看到老,从一叶而知秋,从一数而知百知千,张良也正是在不断礼让的过程中,磨砺了意志,增长了智慧,最终成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54、基本解释

55、圯上敬履原名《圯桥三进履》,讲的是汉初三杰的张良年轻时,在桥上遇到一个老人,老人三次约张良夜间都桥上见面,并把破破烂烂的鞋故意掉到桥下,让张良捡来给他穿上。原来这个老人叫黄石公,张良通过他的考验后,他授予张良兵法,使得张良在辅佐汉高祖刘邦时运筹帷幄,立下汗马功劳。故事的寓意在于年轻人要心怀善良,不怕磨难,积极进取,终成大器。

56、大意讲的是:汉初三杰的张良年轻时,在桥上遇到一个老人,老人三次约张良夜间都桥上见面,并把破破烂烂的鞋故意掉到桥下,让张良捡来给他穿上。原来这个老人叫黄石公,张良通过他的考验后,他授予张良兵法,使得张良在辅佐汉高祖刘邦时运筹帷幄,立下汗马功劳。

57、详细解释

58、yishangjinlu

59、清.赵执信《阳武怀古》:“席门高车集,圮桥敝履坠。”

60、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过了一会,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老人)拿出一册书,说:“(你)读了这个就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今后十年(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就离开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第二天(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六韬》。张良就感到很惊异,常常反复地诵读它。

61、一日,黄石公在圯上(圯,即桥)与张良相遇,便以拾鞋(即古书上说的纳履)方式试张良,看到张良能屈人所不能屈,忍人所不能忍,知道他胸怀开阔,将来必有一番抱负,绝非是人下之小人,遂以《素书》相赠。

62、笔画:6

63、圯下[yíxià]

64、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

65、等到天亮时候,张良打开书一看是一本《太公兵法》,于是仔细研读,最终成为了一个文韬武略、足智多谋的智囊。

66、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老者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是老夫。”

67、此书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道、宗道、遵义、安礼六篇。书中语言明贵,字字精当,张良爱不释手,秉烛细读,大悟大彻,心领神会,没多少天,便把一本《素书》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

68、宋敖陶孙《改周晋仙赠丁相士之什》诗:“腰钱跨鹤谁不愿,只有圯下先我鞭。”

69、共2个含义

70、下邳圯上:下邳,地名。今江苏省雎宁西北古邳镇东。圯:yí,桥,桥梁。履:鞋;穿。

71、秦始皇听说魏辙走了,想想一来自己还年轻,虽已登基,但立足未稳,身边需要人辅佐;二来魏辙是先皇老臣,如若走了会让天下人笑话自己无容人之量。于是就带亲信人马追魏辙到骊山脚下,用好言好语千方百计挽留,魏辙决心已定,一个劲不愿回去。

72、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

73、穿上鞋子以后老翁告诉张良,五天以后两个人在河边碰面,五天后张良如约来到了河边,老翁却说张良来迟,要张良再过五天之后相约。

74、五行:土

75、五笔:FNN

76、后来,他就隐居在邳州西北黄山北麓的黄华洞中,因人们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就称他为黄石公。书写好后,他就四处寻找合适人物,目的是委托重任,以实现他为国效力的意愿。

77、五天之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经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气地说:“(你又比老人)慢来,为什么(这样)呢?”(说完就)离开了,说:“五天之后再早点来相会。”

78、参见“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