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月盖夹被,田里不生米。11夏至响雷,天多晴。
2、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3、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4、穷人莫听富人哄,桐子开花正出种。
5、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
6、燕子低飞雨来到。
7、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8、打好棉花营养钵,天好及时把种搁。
9、栽树好,栽树强,又挡风沙又遮凉。
10、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11、树木成林,风调雨顺。
12、城镇变绿海,除尘少公害。
13、芒种见新麦。
14、头伏罗卜二伏菜。
15、八月十五见新花。
16、六月不热,五谷不接。
17、六月六,晒龙衣。
18、瑞雪兆丰年;
19、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20、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
21、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
22、夏至东南风,过三十八天。
23、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24、白露的花,有一搭无一搭。
25、头伏萝卜,二伏菜。
26、要想长远富,多种果木树。
27、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启。
28、蚂蚁搬家大雨到。
29、六月立秋,两头不收。
30、月亮戴草帽,明天大风到。
31、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32、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33、白露种葱,寒露种蒜。
34、雨下不死南瓜,太阳晒不死棉花。
35、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6、七月秋风起,八月秋风凉,九月秋风冻死懒婆娘。这是儿时就常说的谚语。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这说的都合事实。七月八月指阴历。立秋处暑是七月节气,白露秋分是八月节气。大暑热不透,秋后热死牛。冬冷三九,夏热三伏。末伏在秋后,秋后加一伏。这都说明秋后还热。但夏秋之交后必有所下同了。秋热喜雨解暑是人所共求的。春风送暖,夏风送雨,秋风送凉。但在夏秋之交的风,多是送雨的,七月就是由夏交秋,但七月已属秋季,所以说七月秋风起,七月秋风雨。
37、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
38、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39、如果八月在立秋前就不是农谚语。
40、在这个北回归线穿城而过的地方,二十四节气简直就是谜一样的存在。处暑时节,依然热成狗。离开空调到室外,就是从冰柜到烤箱的节奏。阴历七月末了,是起了点风,在早晚。但只是风而已,丝毫没有凉意。街上,打赤膊的爷们,低胸露背的姑娘没少见。每间冰店晚间依然人满为患。
41、白露种高山,秋分种河湾。
42、谷雨前后撒花种豆。
43、白露秋分头,棉花才好收。
44、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45、头伏有雨伏伏有雨。
46、白露种的早,就怕虫子咬。
47、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48、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49、是的!都是古人或者老辈人说的!慢慢的就成了人们用来形容八月份的天气已经开始慢慢的由热转凉了!进入秋天。“雨窝”:不是一场雨,而是阴雨连绵,雨水不断,就像鸟窝一样,下蛋很多,比如出现连续阴雨天气。
50、淋了伏头晒伏尾。
51、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人勤地不懒。
52、农谚,是指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
53、瑞雪兆丰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54、禾耘三道仓仓满,豆锄三遍粒粒圆。
55、田间开条流水沟,旱了涝了都能收。
56、蛇拦道大雨到。
57、这句谚语,是我们这里对阴历七八月份气候的描述。不知其它地方有没有类似的说法。
58、如果八月在立秋那天就算是农谚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