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花村,山道湾湾、春雨飘洒,构成了一幅情趣盎然的
5、路上行人欲断魂。
6、节欲借酒浇愁的心情。诗中的行人、酒家、牧童、杏
7、《清明》是杜牧写的,不是杜甫。
8、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9、是杜牧写的。
10、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11、本诗写一个离乡在外的“行人”,在春雨绵绵的清明时
12、清明时节雨纷纷,
13、“清明烟雨画”。
14、牧童遥指杏花村。
15、《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
16、清明——杜牧
17、赏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
18、《清明》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杜牧,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公元803-约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人。(来源:中书省别名紫微省,因此人称其为“杜紫薇”)晚唐时期.唐代文学家,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阿(ē)房宫赋》亦颇有名。
19、借问酒家何处有?
20、《清明》是杜牧写的,不是杜甫。
2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