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色随春焙茶烟碧,凉入晨烹灶火残——宋·冯时行《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其一》
2、五代梁时的契此和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名叫《插秧诗》。契此和尚,又叫布袋和尚,唐末至五代后梁时期明州奉化(现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僧人,号长汀子,是五代时后梁高僧。手里拿着秧苗,一撮一撮地插满了水田,插秧时低头就可以看到水田中倒映着的蓝天和白云。
3、“手把青秧插满田”出自南北朝时代的布袋和尚的《插秧诗》,全诗是: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4、次两句通过自己的感觉来写景物。眼前是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诗人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春风与杏花、杨柳结合,展示神态,重点放在“欲湿”、“不寒”二词上。
5、此诗第一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古木,老树。阴,树荫。系,拴。短篷,有篷的小船。意思说:我在一棵老树荫下拴住小船。它告诉我们,作者是乘船出来春游的。而且这个地方有树有水,是个好去处。古木成荫,又乘带篷的船,暗示了春来天暖,并会有风雨。
6、欲将十二真,千载恨君行。
7、第二句“杖藜扶我过桥东”。杖藜,藜杖,藜是一种草,茎很坚硬,用它作的拐杖。“杖藜扶我”,实际是“我扶杖藜”。说藜杖扶着我,将杖拟人化,突出了藜杖的作用及我同藜杖间的感情。
8、这首诗以布袋和尚在禅修时的心境为题材,表达了他对禅修生活的追求和对世间纷扰的感慨。
9、露华生袈裟,风露落斋经。
10、上两句主要写春游经过,于春游兴致中初步透露出春光的美好,那么春光到底怎样美好呢?作者在后面进行了具体描述。
11、契此和尚是从现实劳动中退步插秧的情境来阐述参禅的境界。这首诗告诉我们退步也是向前的,退步的人更是向前,更是风光的。古人说:“以退为进”,又说:“万事无如退步好”,在功名富贵之前退让一步,是何等的安然自在!
12、这首诗告诉我们: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也可以当作进步;就是要我们虚怀若谷低下头来,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13、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元·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14、扩展资料
15、红泪洒梧桐,青云近槛楹。
16、布袋和尚原名为契此,五代梁时明州(今浙江宁波)的游方僧人,号长汀子。他经常肩上背一个布袋并手拿锡杖及佛珠,身材矮胖,面容慈祥,笑容可鞠,大腹便便,因此又被称为布袋和尚。
17、客病消茶碗,禅心醒石床——明·潘之恒《游楞伽山》
18、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清·曹雪芹《第二回回头诗》
19、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唐·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20、何物堪留客,烹茶成雪芽——宋·留元崇《茶园》
21、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22、全诗意思:
23、意思说:我扶着藜杖来到小桥东面。这句写作者下了船,又扶杖步行,表明作者虽然年纪老了,但游兴很浓。其实在乘船途中,他已经在欣赏春天美景了,现在又徒步游赏,可见春天景色的迷人。
24、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25、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欲染著的时候,才能与道相契。
26、插秧时表面上是边插边后退,但却是一直向前的。
27、出处:《绝句》是南宋僧人志南(法号)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记述了作者一次游览的过程,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春风的柔和温暖,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28、今日谁能留下马,古人犹自酹先茶——宋·牟巘五《和任东律山长》
29、是《题都城南庄》。这首诗写于明代,是明代禅僧布袋和尚的作品之一。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30、竹坞无尘水,茶甕煮秋声。
3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2、东西南北中央佛,共饮乾坤一碗茶——宋·释印肃《颂十玄谈·还源》
33、布袋和尚的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农人插秧时的见闻觉知,而实际上已经将修道时的内在境界和奥秘全部含摄出来。
34、“欲湿”,表现了濛濛细雨似有若无的情景,又暗表细雨滋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花显得更加娇妍红晕。“不寒”二字,点出季节,说春风扑面,带有丝丝暖意,连缀下面风吹动细长柳条的轻盈多姿场面,越发表现出春的宜人。
35、茶烟午灶,听击棹、歌声笑语迟——宋·熊禾《婆罗门引·送张监察出闽》
36、全诗译文:插秧人手里拿着秧苗,一撮一撮地插满了水田,插秧时低头就可以看到水田中倒映着的蓝蓝的一望无际的天空和朵朵白云。所插的秧苗需要“根须”清净、没有腐烂,将来才能长成“稻(道)”,插秧时表面上是边插边后退,但却是一直向前的。
37、《插秧诗》是南北朝时代的布袋和尚在游化民间的时候,曾经和一些插秧的农人在一起,为了度化他们而作。
38、飞仙不可呼,野僧意甚真,煎茶清樾下,童子拾堕薪——宋·陆游《自小云顶上云顶寺》
39、这样表达,使整个画面色彩缤纷,充满着蓬勃生气。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