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孟浩然《清明即事》
2、宋代:高翥《清明日对酒》
3、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6、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7、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
8、——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9、白居易儿童古诗五:问刘十九
10、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11、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12、——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13、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的郊外杨柳一片青翠。
14、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
15、——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6、壬戌清明作》、《清明夜》、《寒食野望吟》、《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和《清明即事》等等。
17、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18、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19、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20、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21、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22、白居易儿童古诗二:望月有感唐代
23、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遇客踟蹰立,寻花取次行。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
24、棠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
25、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
26、——张镃《寒食》
27、路上行人欲断魂。
28、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29、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30、《清明》杜牧
3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32、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33、明代: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34、借问酒家何处有,
35、,寒食东风御柳斜。
36、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37、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8、——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39、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
40、牧童遥指杏花村。
41、——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42、——孟云卿《寒食》
43、——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4、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
45、寒食野望吟》
46、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47、唐代:杜牧《清明》
48、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49、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
50、《寒食野望吟》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著,是一首七言律诗。该诗出自《全唐诗》,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扫墓情形,生动的描绘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51、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
52、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53、清明时节雨纷纷,
54、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55、寒食野望吟
5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宋·志南
57、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58、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59、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60、《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
61、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62、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6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竹枝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
6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66、《寒食野望吟》,原文:
67、白居易儿童古诗一:忆江南
68、白居易儿童古诗一:池上唐代
69、清明怀思的意思:清明时节,怀念先人先贤。
70、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7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72、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
7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74、——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75、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喝着聊着。
76、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77、译文及注释
78、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79、唐代: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80、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寒食野望吟》唐·白居易
81、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82、花开了草都长了出来,鸟儿在飞蝴蝶成双成对在嬉戏。
83、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最精彩的词句是“欲断魂”,凭吊的人那种悲伤之情跃然纸上。后人还将这首诗以不同的断句方式改编成情景短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4、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85、白居易〔唐代〕
86、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
87、《寒食野望吟》白居易
88、白居易儿童古诗三:寒食野望吟唐代
89、《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90、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91、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92、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93、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94、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95、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
9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97、白居易儿童古诗四:夜雪唐代
98、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99、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100、清明思念亲人的诗句有杜牧、白居易,不是朱自清。
101、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擅长用描写来渲染氛围,那随风而吹的纸钱,那一座座古墓,都给人萧杀之感,也让人顿生幽古之情。棠梨白杨本是风景所在,但在白居易的眼里,“尽是生死离别处”,道出了人生之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