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月光下划船、饮酒和写诗来介绍主客体之间的对话。它表现了苏轼豁达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但不同意将问题绝对化。因此,他也能在逆境中保持一种豁达、超然、乐观和自我适应的精神状态,并能从生活的不确定性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无论是从客人的嘴里还是从紫苏的话里,我们都能听到坚持不懈的感觉。整首诗是文学散文的杰作。
3、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
4、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5、《赤壁赋》,苏轼与客人一起游览黄州赤壁,面对月白风清、水天相接的景色,大家于是饮酒唱歌,本是高兴快乐的。可是同行人,却突然悲痛起来,觉得自己渺小、人生短暂、世事变化无常、理想难以实现!
6、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7、李白写道: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
8、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生死观和人生观,表明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则万物时刻都在变动。
9、赤壁赋中表达人生于世应该豁达,乐观的句子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10、客的人生无常思想其实是很普遍的。比如,“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生死悠悠尔,一气聚散之。偶来纷喜怒,奄忽已复辞。
11、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2、作者这样想着,便完全释怀了,做一个超脱物外的人,是何等地幸福快乐啊!
1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4、苏轼《前赤壁赋》中蕴含的辩证思维包括联系、发展、矛盾的对立统一以及否定之否定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和当代价值。
15、苏轼是被贬到黄州的,按道理他也应更伤心,可是他却当起了倾听人与劝解人。
16、清风明月是大自然的赐予,是供我们享受的最廉价的奢侈品。
17、所以结尾的主客问答,既是苏轼自己面对人生和生命的矛盾观念的表现,也是他对和自己一样有悲观思想人的劝慰与开解。
18、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
19、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0、“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1、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22、通过对赤壁的广泛游历和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论争,反映了作者从假装冷漠到消沉、从消沉到解放的思想历程,表现了作者在“五台诗案”遭遇重大挫折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3、通过虚拟的“主”与“客”的问答,运用水与月的比喻,探讨宇宙与人生的哲理,表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胸襟。
24、他认为从不变来看,世间万物都是永恒的,我们也是永恒的,从万物取用来看,他认为世间万物是可以随便取用,无人禁止,可以一直使用,不会枯竭。他的一番解答与劝慰,最终使同行人又恢复了快乐的心情!苏轼面对困难与不幸,是豁达的、乐观的。他面对被贬的遭遇,仍怀有希望,仍坚强乐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