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中心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3、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8、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9、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10、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11、您好,很高兴为您答疑解惑。
12、《四时田园杂兴》
13、宋范仲淹
14、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15、晋陶渊明
16、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17、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18、宋范成大
19、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0、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2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22、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23、儿童会被周围环境中某些有趣的、引人注目的特征所吸引,从而注意局部,忽视整体,对能引起他强烈感受和他感兴趣的事物,会留下相当稳定而持久的印象。
24、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25、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6、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27、《乡村四月》
28、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29、唐秦韬玉
30、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31、如有的名家喜欢画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小品,这恰恰与幼儿经验相吻合,齐白石画的昆虫、小虾;吴作人画的熊猫等均深受幼儿的喜爱。
32、《蚕妇》
33、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3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35、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36、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37、、《锄禾》
38、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9、《归园田居》其三
40、唐白居易
41、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42、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43、儿童用象征性符号来代表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他们通过感觉动作获得经验,并开始形成表象符号和运用语言符号。
44、本诗是南宋诗人雷震晚年描绘的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他以诗代画,生动地展现了夕阳西下,牧童晚归时的悠天真的童年情趣。
4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46、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47、唐孟浩然
48、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49、在一个长满水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5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2、同时,儿童艺术与民间艺术在对生命的自然追求和艺术表达的纯朴稚拙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因而适宜于儿童欣赏。至于手工艺术品,由于它具有立体性、可操作性,很适合幼儿欣赏。
53、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5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55、为儿童选择艺术欣赏作品必须遵循高度艺术性与儿童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原则上要用名人名作,或者是为社会公认的、有艺术欣赏价值的作品。同时,又要考虑儿童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使之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根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接受能力,本课程以中国画、西洋画、民间艺术、雕塑与建筑四个领域为主,选择接近儿童日常生活的题材,用名人名作向儿童作系列介绍。
56、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57、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5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59、《游山西村》
60、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61、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62、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63、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曲。
64、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65、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66、符号功能的掌握
67、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突然岸上踏歌。
68、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69、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70、村晚雷震〔宋代〕
71、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制度都在为社会制造以旧换新的零件,却始终难以塑造出独立健康的人格。那种以为自己家孩子会背诵些诗词歌赋,就在饭局中显摆的家长,其所做作为,不过似乎认为艺术能把自己家孩子改造成比隔壁孩子更好的零件,成为社会大机器上的一颗合格的螺丝钉。“教育”,仅仅被理解为一种训练,以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权力和财富的技能训练,所以在许多人的脑子里,艺术“教育”关乎“输赢”。前日微信里,看一艺术家晒自家孩子涂鸦之作,问为何不去学素描水墨,艺术家回复说,什么年龄干什么事,你让一个小孩画水墨他也不懂也不爱,他就应该随便画,玩得快乐就好。我要为这位艺术家点赞,他懂得了大多数家长没弄明白的简单问题:艺术不重要,快乐健康才重要。一、学前儿童美术学习特征
72、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73、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74、《江上渔者》
75、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76、在艺术思维方面,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作品的体验与认知,依赖于知觉运作和已有经验的直接推理。他们对美的要素的各个层面的理解尚存在一定的困难,缺乏整体性的分析判断能力。由此,我们假设大班儿童是有可能接受美术欣赏教育的。
77、《贫女》
78、唐韦应物
79、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8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81、根据对5~7岁儿童的美术作品所作的调查和观察,我们发现这个年龄的儿童存在着欣赏作品的某些潜力。他们能够较长时间地注视作品,并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在观察作品的内容方面,儿童对作品主题具有一定的知觉敏锐性。他们主要凭借直觉感知,对局部的物象观察得比较仔细,能够描述某些细节,对非具象的图画往往从具象的角度加以猜测。对作品的形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潜在的爱好,一般来说,他们容易接受色彩鲜艳、形状逼真的图画,对色彩对比、形状轮廓、疏密关系、构图、比例等美的要素有所关注,并能作出某些简单的判断。
82、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83、其中,中国画以现代名家作品为主,作品的内容则以动物、风景、儿童生活题材为中心,使之与儿童生活方式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84、您好:根据内容画,画得生动点,个人建议画《采莲曲(其二)》,画点荷叶荷花还有采莲女,比较好画!!
85、《田园作》
86、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87、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88、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89、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90、儿童常常把自己见到的看作是别人见到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觉。
9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9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3、唐雍裕之
94、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95、《农家望晴》
96、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97、要给孩子推荐美术作品,首先要考虑儿童的艺术能力。
98、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99、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100、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01、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2、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3、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04、《观刈麦》
105、《卖炭翁》
106、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107、附上梵高作品《星月夜》以供参考。
108、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109、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110、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11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112、行动受知觉支配
113、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114、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115、西洋画以色彩鲜艳、不断流动变化的现代派作品为主,以其新鲜与多变的特点吸引儿童的好奇心和注意,如凡高的《星空》、马蒂斯的《舞蹈》、蒙德利安的《红黄蓝构图》等非具象的、无定形的作品,符合幼儿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追求,容易为孩子所接受。民间艺术作品因其原发性、恒常的主题、功利的色彩极易为儿童所接受;
116、《观田家》
117、《归园田居》其五
118、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19、《悯农》
120、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121、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122、学前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大体上经过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等几个主要阶段,按照皮亚杰的观点,2~7岁儿童正处在前运算时期,在美术活动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23、诗人就是借这山色烂漫、色彩渲染的村庄晚景以及牧童横卧牛背,信口吹笛的生活情趣,表达自己对这种悠闲、自由的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对牧童调皮天真的生活情趣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