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峙将军
1、不是。刘峙是国军将领,老蒋嫡系。
2、年8月25日夜,发生了孙传芳军与北伐军之间最激烈、最具决定性的龙潭战役。此时刘峙拟到杭州休整部队。26日凌晨,孙传芳军抢渡乌龙山成功,白崇禧在无锡车站就近指挥驻扎沪杭线的2师火速增援龙潭。刘峙即令副师长徐庭瑶先行率部迎击,自己从杭州起程,率第4团赶往战场。8月28日,刘峙在行军途中,所乘火车与另一火车发生相撞事故,死伤200余人,但刘峙只是负了轻伤。他带伤指挥部队转入防御。30日凌晨,刘峙正要部署2师全面进攻,孙传芳的反击就开始了。刘峙正在不支之际,桂永清率援军赶到,帮刘峙打退了孙军的进攻。
3、月,刘峙率2师入江西作战,9日进抵南昌城下。12日傍晚,蒋介石来到南昌城外2师阵地,黄埔系将领信心十足,出现轻敌麻痹情绪。当天夜间,孙传芳军组织敢死队蜂拥而至,打了2师一个措手不及。直到天亮刘峙才稳住阵脚,一查点,发现部队损失大半,装备物资大多丢弃,2师5团团长文志文、第6团团长张汉章等阵亡。但蒋介石只是责骂同样惨败的第1军副军长王柏龄、第1师副师长王俊“根本不是带兵人才”,反命另设总预备队,归刘峙指挥。
4、王耀武:第九名将,第74军长,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5、因此,两人不是一个人。
6、李宗仁:第二名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7、第一名张自忠将军,第二名李宗仁将军,第三名薛岳将军,第四名 杜聿明将军,第五名孙立人将军,第六名王耀武将军,第七名卫立煌将军,第八名张灵甫将军,第九名王耀武将军,第十名胡琏,对于上述这些蒋介石麾下的十大悍将,不管其结局,只要他为国家和人民做作出过一定的贡献,都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
8、刘峙和刘炽不是一个人。
9、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我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孙立人排名略显靠前。
10、国民党上将刘峙在国民党军中被称为“福将”。一般来说,此外号出现于北伐时期。1926年2月26日,国民革命军2师师长王懋功因涉嫌“图谋不轨”被蒋介石免职,作为蒋心腹的刘峙被升为师长。国民政府宣布北伐后,刘峙率2师由广东韶关入湖南作战,后配合友军攻击武昌。9月2日,北伐军开始攻击武昌,第2师炮兵自小龟山向武昌城轰击,步兵向攻击目标前进,黎明时才到达攻击准备位置,部队因伤亡较大,于早6时许全线停止攻击。9月5日凌晨3时许,第2师进至距武胜门三四十米处,因炮火压制不住吴佩孚军而无法前进。不久因粮草不济,武昌吴佩孚守军投降。
11、刘峙(1892年6月30日-1971年1月5日),字经扶,江西吉安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历任黄埔军校教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参与北伐、中原大战等多场战事,甚为蒋介石赏识。
12、刘炽(1921年3月10日~1998年10月23日),男,原名刘德荫,曾用名笑山,陕西西安人,电影作曲、歌曲家。历任抗战剧团舞蹈演员(舞蹈班副班长),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教员,研究生,助教,东北文工团作曲兼指挥,东北鲁艺音工团作曲兼指挥等职。
13、黄百韬对顾祝同抱怨说刘峙是猪是大决战第27级。刘峙在国军中被誉为“猪将军”,因为长得肥头大耳,做事又比较平庸,还贪财好吃,所以得了个“猪将军”的绰号。淮海战役中正是刘峙的昏招让黄百韬的第7兵团等44军一起撤退耽误了两天时间,导致黄百韬兵团被包围歼灭。
14、北伐军攻占临淮关后,因敌我双方情况不明,一时指挥混乱,北伐军部队奉命向后撤退。而刘峙的2师在临淮关向北警戒,没有得到退却命令,于是继续向蚌埠前进,在长淮卫与准备退却的北洋军张宗昌残部遭遇,竟很顺利地击溃了敌人,占领了蚌埠。国民党军中何应钦等高官对刘峙在北伐中屡获好运的经历无不称奇,又见刘峙如此得到蒋介石的青睐,遂称他为“福将”。
15、戴安澜: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位长官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令人感慨不已。
16、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17、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个人感觉,现在网上对杜聿明有些神化。
18、刘炽是一个作曲家。
19、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20、自忠:第一名将,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
21、张灵甫:第十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22、黄百韬在顾祝同面前抱怨刘峙是猪是大决战第27集。刘峙长得肥头大耳,军事指挥上又昏庸无能还贪得无厌,黄百韬率领第七兵团西撤徐州时就是执行了刘峙要等44军一起走的命令而错失了最佳撤退时机,结果被解放军包围后全军覆灭,黄百韬也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