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的宇宙,人生的哲理。即:永恒--短暂,时空无限,生命有限,诗人的心灵与自然有了一种神性的交流。充分体现了中国诗人所特有的“宇宙意识”.
2、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3、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4、《春江花月夜》原文及赏析
5、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6、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
7、白云、青枫浦等托物寓情,明静的诗境中融入了哀伤,可谓是一种相思两地离愁,回环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诗人以飘泊无定的愁心来想象“扁舟子”而思家念妻,意蕴探广,情韵悠扬。
8、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9、朝代:唐代
10、“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杨广此首借题生义,一扫艳媚。
11、黄昏远眺长江岸,暮霭沉沉,江水浩淼。“平不动”是水波不兴。江面平坦宁静,江边春花如火,开得满满当当。他写春夜潮生,江水滔滔。“将月去”,“带星来”将水波激荡,月星交辉的情景写得极宏大,于写景的壮阔中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寥寥四句诗,将春江花月夜收纳其间,绘出一幅江月胜景图。“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缓缓读来,如欣赏清秋月夜之画,风致婉然。此句好在平实,一个“将”字,一个“带”字,都是比较虚的动词,不会破了月明星稀的安稳美感
1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13、参考资料
14、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15、《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16、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17、春江花月夜的原文
18、◆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9、这美丽的画卷一打开: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意象阔朗明丽、清新出尘、神秘朦胧、气势宏伟。一轮明月从春江上冉冉升起,不禁让人遐想联翩,一个“生”字赋予明月与潮水生命的活力。
20、春江花月夜
21、作者:张若虚
22、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3、唐张若虚
2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5、诗人的丹青妙手轻轻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巧妙地接引出“春江花月夜”的题面。月光精致地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辉色,巧妙地创造了一个神话般幽美恬静境界。
26、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27、《春江花月夜》
28、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29、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30、语文网:
31、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32、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33、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34、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传世名作《春江花月夜》,全诗内容为:
35、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36、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相似一作: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3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38、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39、江水流春去欲尽,江谭落月复西斜。
4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41、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42、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4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44、张若虚一生仅留下两首诗,也正因为这一首诗,使张若虚“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这首诗中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瑰丽奇妙的艺术境界。全诗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诗篇题目令人心驰神往,全诗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诗的全文是:
45、https://yuwen.chazidian.com/xiangxi-293337/
46、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47、这几句诗很巧,诗人没写自己的思念而写想象中的爱之人如何思念自己,对思妇的怜爱和歉疚溢于言表,这种深情是多么感人,多么投入,多么执着,既肯定了生存价值也体现了生命意志。
48、作者简介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49、◆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50、诗人羡慕月夜回家的游子,想象中温暖的家园,诗歌以写景结束,景中含情。“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作结笔,可以说既是写月落亦是说同情。让诗情、画意、哲理三者共同塑造出一个空灵邈远的魅力意境。
51、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5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53、昨夜闲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逞家。
54、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55、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56、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57、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58、这首诗歌以月为线索,以春、江、花、月、夜为明珠的链式结构,是很明显的。更何况清代的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早已阐述:“起用出生法,将春、江、花、月逐字吐出;结用归消法,又将春、江、花、月逐字收拾。……此诗如连环锁子骨,节节相生,绵绵不断,使读者眼光正射不得,斜射不得,无处寻其端绪。”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各各照顾有情。”由此可见,月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月在一夜之间:升起--高悬--西斜--落下。这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不言自明的。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了九韵。庚韵--霰韵--真韵--纸韵--尤韵--灰韵--文韵--麻韵--遇韵。前呼后应地切合诗情的起伏让五种诗歌的意象丝丝入扣,和谐地构建诗歌的意境美。
59、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60、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61、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6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63、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64、家,是最令人情思摇曳的向往与归宿,以春、江、花、月、夜点染烘托,想象中的实境中蕴含着梦境,这样的时空叠合、虚实相间、婉转悱恻的写法真的是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65、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66、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67、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68、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69、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70、张若虚别开生面的翻陈出新,轻巧的把诗歌的基调定在“哀而不伤”的境界。宇宙永恒,江月常在,人代代相传。自然地由景到人,蕴含深意。又巧引出下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之情。
71、“春江潮水连海平,”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一首名诗《春江花月夜》,全诗如下:
7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73、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74、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75、唐·张若虚
76、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yàn)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tīng)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pàn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古字中读xiá,xié是近代编入的声调)。 斜(xié)月沉沉藏海雾,碣(jié)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