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译文: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
2、这首诗写于卢纶的人生和仕途都极为不顺时。早年间他多次应举不第,后经元载、王缙等举荐才某的管职。朱泚之乱过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提拔卢纶为元帅府判官。这是卢纶边塞生活的开始,在军营中,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故而创作了这首边塞诗。
3、昔:一作“当”。长:一作“龙”。
4、这首边塞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
5、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6、【诗文解释】
7、平沙:广漠的沙原。
8、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9、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
10、[唐]王昌龄
11、诗的前两句描写事件的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上半部分:时间为深夜,地点山林里。事件为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吹得摇摇晃晃,蛙人起落处津津乐道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拉满弓一箭射出。后两句写事件的下半部分,将军在天刚亮的时候就去寻找箭,但是已经深深地陷入石头的边角中。
12、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惊得刷啦啦起伏抖动;蛙人起落处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疾手快,拉满弓一箭射出。
13、《塞下曲》这首诗的诗意是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14、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15、到了五月,天山依旧是白雪皑皑的,虽然没有鲜花,只有地冻天寒。
16、扩展资料:
17、沉寂的夜晚昏暗的树林里,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摇晃晃,飒飒作响,将军夜晚连忙开弓射箭。等到天亮去寻找那只白色羽毛的箭,但是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18、诗句赏析:
19、“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
20、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
2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2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卢纶的古诗作品《塞下曲》,这两句诗的意思如下:乌云蔽月,没有月光,天边的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趁着夜色悄悄潜逃。这句诗交代了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背景,点明了时间,烘托出交战前的紧张气氛。
23、作者简介
24、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25、足:一作“漏”,一作“是”。
26、此诗是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通过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将军的勇武。
27、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28、全诗如下:
29、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30、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31、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像傅子介那样为国家除害,努力消灭敌人。
32、夜里林深草密,忽然刮来一阵疾风;是猛虎吧?将军从容不迫搭箭引弓。
3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34、《墨梅》是一首题画诗,借墨梅自喻,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大意是:梅花生长在池水边,那朵朵开放的梅花上都点染着淡淡的墨痕。“洗砚池”化用王羲之的典故,诗人与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墨梅的形态,一个“淡”字刻画出墨梅的朴素淡雅,令人耳目一新。后两句打情言志,大意是:墨梅不要别人夸赞颜色好看,只愿留下一股清香弥漫在天地间。这两句正是诗人自我志向的表白。王冕自幼家贫,苦读成才,却不愿巴结权贵,只是作画为生。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不媚俗、坚守内心追求的志向和品格。
35、《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36、全诗是: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7、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战斗,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
38、塞下曲(其二)
39、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40、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41、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4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3、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44、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5、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46、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47、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表达了爱国之情。
48、意思是: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这是一首描写守关将士夜追逃兵的诗,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敌军首领带领着残兵败将,趁着风高月黑的夜晚慌乱溃逃。唐军轻骑列队而出,准备乘胜追击。虽然天寒地冻,但将士们却不惧严寒,个个斗志昂扬,信心十足。全词语言简洁,作者以雪的寒冷更加衬托出将士们杀敌的热情
49、天明搜猎去,寻找白羽装饰的箭杆。发现整个箭头,深嵌入一块石棱中。
50、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
51、《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是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52、古诗《塞下曲》的意思是:
53、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54、石棱:石头的边角。
55、黯(àn)黯:昏暗模糊的样子。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临近洮水得名。秦筑长城,西起于此,故有“昔日长城战”之语。
56、作品简析
57、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58、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59、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60、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6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62、《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诗人描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戍边将土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大意是: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大意是: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带着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从天而降,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但让读者感受到敌人的败局已定,仿佛瓮中之鳖,只需少量轻骑追剿,即可手到擒来。这首诗的景物描写,对于烘托战场的气氛起了很好的作用。比如,“月黑雁飞高”的景象,把“单于夜遁逃”的紧张气氛表现出来了;“大雪满弓刀”,“大雪”的寒气和“弓刀”的寒光,写出了战场上的肃杀之气。
63、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64、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65、《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66、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67、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68、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
69、塞下曲·其二
70、《塞下曲》的译文:
71、蓬蒿:蓬草蒿草之类杂草。
72、唐代:卢纶
73、创作背景
74、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75、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76、唐诗塞下曲中没有羌笛一词,应该是指《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意思是唐代边塞上常见的一种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77、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78、饮(yìn)马:给马喝水。
79、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80、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
81、这是李白的诗,本诗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戍边战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他们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爱国之情,同时激励我们要不断向前,一定要爱国。
82、《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