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什么?相信所有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粽子。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过这个问题。
最早的粽子谓之“角黍”,角是它的形状,黍是材料,也就是说最早的粽子是由黍做成的角状食物,可以算是一种“裸粽”。黍是最早生长在黄河流域,因此粽子的起源该是在北方。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黍遗物是在河北武安的“磁山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中发现了已经腐烂的黍,在山西万泉县荆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曾发现烧焦的黍穗。
而关于角黍的最早记载是在先秦时期,主要为祭祀品。在古代祭祀是件大事,周天子祭祀用的“朝事之笾”中,就盛有一种叫“黑”的黍制食品(《周礼·天官·笾人》),所以很可能后来牛角形状的角黍取代了真正的牛,毕竟直接用牛祭祀成本太高。
随着南北方的交流,角黍慢慢的传到了南方,它的原料也随之“因地制宜”,换成了南方常见的作物。而角黍原本就会用于祭祀,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来会用粽子来祭祀屈原了。
《续齐谐记》记载:“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为蛟龙所窃。今若所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五采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曲依其言。”
也就是说懂了东汉的建武年间,人民开始用粽子祭祀屈原,但这时粽子和过端午还未产生联系。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晋代,西晋周处在《风土记》中记载 :“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
《风土记》有关粽子的记载
在晋代,一种粽子的吃法是“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还有“养生粽”名曰“益智粽”。《三十六国春秋》:“﹝晋﹞安帝元年,卢循为广州刺史,循遗裕益智粽,裕乃答以续命汤。”益智,中药名,有温脾止泻摄涎,暖肾缩尿固精之功效。最奇葩的是,以龟肉伴粽。“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秋蓼,名曰俎龟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现代粽子的口味有很多,比如蛋黄粽、水果粽、鱼肉粽等等,但跟晋人的龟肉伴粽子一比,简直弱爆了。
到了唐朝,关于粽子的记载就更多了,尤其是唐诗中。诗人温庭筠:“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九子粽”即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的粽子,唐玄宗李隆基就很喜欢吃九子粽,也作了一首诗:“回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除了“九子粽”还有“百索粽”“蜂蜜凉粽子”。
载于唐代韦巨源的《食谱》中的蜂蜜凉粽子: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
唐朝除了粽子,还有一种类似粽子的粉团,并且当时还有一项娱乐游戏,名曰“射粉团”。
《端阳故事图册》清徐扬,故宫博物院藏
画上题:“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同时当时还有一项关于粽子的游戏叫“解粽”。李清照诗中也有描写:“三宫催解粽,妆罢未天明。”《岁时广记》卷二十一对此做了很好的说明:“京师人以端午日为解棕节,以叶长者为胜,叶短者输。”
目前出土的最早的实物粽子,也是属于宋朝的。在1988年,考古学家在江西省德安县发现了一座南宋时期的墓葬,出土时墓主人右手拿着的一根桃枝,桃枝上吊有两个棱形粽子。就粽子形状来看,民间食用的粽子用大叶植物捆裹,为四角形状。
出土宋朝粽子图
元朝时,统治者虽为蒙古族,但庆端午的传统并没有就此中断。粽子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粽叶上,粽叶由原来的茭白叶变为箬叶、芦苇叶等。
元·吴廷晖 《龙舟夺标》
清朝时,一家粽子百家尝。粽子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吃粽子也并不仅仅限于在端午日。比如由于“枣粽”谐音为“早中”,考生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都会吃上几个红枣粽子,以此搏个好彩头。
同时,粽子的口味出现了明显的南北分化。北方人最喜欢的吃法是在雪白的糯米中裹上几粒大红枣,而南方人的粽子里包裹往往是咸蛋黄、腊肉、火腿等带咸味儿的材料,南北方的“甜咸粽之争”正式走上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