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问候语 > 叔本华【优选36句】

叔本华【优选36句】

时间:2024-11-26 17:23:40

1、叔本华对康德是充满赞美之情的。在对康德哲学批判的附录标题上,他引用了伏尔泰的话: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错而不受责难,这是他们的特权。

2、那么,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并非是什么好兆头。

3、亚瑟·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别名亚瑟·绍佩纳尔,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毕业于哥廷根大学,德国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唯意志论的创始人。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其思想对近代的学术界、文化界有深远影响,创作了《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等作品。

4、从智力和道德的角度考虑,这可是一个糟糕的迹象,它预示这个人属于庸俗粗鄙之辈。

5、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叔本华

6、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叔本华

7、一是表象和意志虽然是同一的,并且共同构成世界,但意志是决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

8、《叔本华人生哲学》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9、(6)知识也是意志的工具。

10、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叔本华

11、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叔本华

12、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叔本华

13、作为一个著名的悲观主义者,他的生活却并非完全隐遁,并且有些被常人所认为的自私。他谈过恋爱,也曾被称赞为一个诙谐且能侃侃而谈的人。他每天阅读伦敦的《泰晤士报》。

14、“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在我们穷的时候,需要买车、买房、养家糊口,所以往往充满了痛苦,只有通过努力奋斗,才能改变结束痛苦。而当我们有钱了之后,这些身外之物也再也不缺了,当自己的欲望被满足,反而会感觉到无聊。正如叔本华说的那样,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15、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叔本华

16、惟有对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价值有着坚定不移之确信的人才能称之为“骄傲”。任何想假装高傲的人不一定就能骄傲,他多半会像其他人一样,很快地丢弃掉这个假装的个性。——叔本华

17、(2)动物的各种活动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18、二是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

19、叔本华最经典的十句话,最有深度的是第一句。

20、叔本华的意思是,年轻人过早的处事圆滑,会失去探究世界的好奇心而流于世俗,结果限制了自己的成就。

21、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叔本华

22、(1)人的躯体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现。

23、(5)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

24、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叔本华

25、叔本华哲学思想中表象(presentation)的含义:

26、脾气火暴,曾把一个女裁缝推下楼梯(因为受不了她的吵闹并且多次劝阻都没有效果,他为此还特意写过一篇论噪音)并造成她残疾,因此叔本华需要按季度付给她终生补偿。

27、(4)整个大自然以及无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

28、他的生活受人诟病,与他的哲学在常人看来相悖更让他人鄙薄。罗素在他编写的著名的西方哲学史中这么说:假若根据叔本华

29、如果一个人少年老成,诸练世故;

30、叔本华指出:康德的最大功绩不是他的认识论,而在于他划分了表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别。他指出:康德错误地假定知觉包括想象,将直观和思维混淆起来。康德构造了将感性直观和知性十二范畴共同构成经验对象的理论。叔本华发现若按照这种理论,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观又是思维,既非直观又非思维的东西。而且这样一来动物要么就具有思维,要么就连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没有了,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31、(3)植物的活动也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32、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33、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们转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它,我们将不能生存。——叔本华

34、人的躯体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现;动物的各种活动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植物的活动也受生存意志的支配;整个大自然以及无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知识也是意志的工具。读书必须思考,否则将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构建于两个基础概念之上:

35、如果他很快便掌握交际之术并进入社会,仿佛早已成竹在胸;

36、康德指出:因果律是先验的,所有的经验知觉都是处于主观之上,不可能区别或认识物自体。而叔本华指出:仅用直观就能获得经验对象。关于物自体的知识,是通过理智这种内在感觉而获得的,它只在时间的形式中被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