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问候语 > 古诗词大全300首小学生优选131句

古诗词大全300首小学生优选131句

时间:2024-11-25 06:34:03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目录1、江南2、敕勒歌3、咏鹅4、风5、咏柳6、凉州词7、登鹳雀楼8、春晓9、凉州词10、出塞11、芙蓉楼送辛渐12、鹿柴13、送元二使安西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5、静夜思16、古朗月行17、望庐山瀑布18、赠汪伦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0、早发白帝城21、望天门山22、别董大23、绝句24、春夜喜雨25、绝句26、江畔独步寻花27、游子吟28、江雪29、寻隐者不遇30枫桥夜泊31渔歌子32塞下曲33望洞庭34浪淘沙35赋得古原草送别36池上37忆江南38悯农(一)39悯农(二)40山行41清明42江南春43乐游原44蜂45小儿垂钓46江上渔者47元日48泊船瓜州49书湖阴先生壁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51饮湖上初晴后雨52惠崇《春江晓景》53题西林壁54夏日绝句55示儿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57四时田园杂兴(选一)58四时田园杂兴(选二)59小池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61春日62题临安邸63游园不值64乡村四月65村居66墨梅67石灰吟68竹石69所见70己亥杂诗后面的就不清楚了···

3、咏鹅(唐朝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寻隐者不遇》贾岛·唐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7、《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静夜思》

9、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13、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24.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简析]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尽”“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两不厌”,表现了诗人与敬亭山感情上的投契。“只有”,并不意味着太少,而是一种“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骄傲与满足。  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简析]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确是独步了。  26.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简析]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27.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简析]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28.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边:天边。  2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解说]  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安史之乱。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哭。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  30.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31.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闻?  [解说]  这首诗前二句写成都音乐繁盛,日日奏个不停,乐声到处飘传。后二句一转,说此种音乐只有天上才有,人间难以听到,从而赞美了成都音乐的高超优美。对于音乐名曲,后人常引用此二句加以称赞。小说《彩云归》中,当秀兰唱了他丈夫入选的曲子后,陶冶之说:“今夜是珠联璧合,叫人一曲难忘!咳!难怪古人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了!”  3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即指此诗)。”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开首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岐王宅”“崔九堂”是开元时期京都长安的王侯第宅,是他们两人的相逢之地,“寻常见”“几度闻”写两人相会的频繁。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可见对这首诗的评价是较高的。  33.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简析]  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  颈联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雨过后的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

14、[作者]吕洞宾[朝代]唐

15、《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16、《宿建德江》

1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8、《望庐山瀑布》

19、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0、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21、《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2、有很多,以前发的报纸上的背过好多。

23、隐娘说: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全诗纯用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无华,格调清雅淡静,却具有悠远的意境与无穷的韵味。

24、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25、唐代:王之涣

26、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2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8、李白[唐代]

2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30、《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1、我国唐代被称为大唐盛世。唐代是一个国家兴盛经济发达的鼎盛时期。其中涌现出许多诗人作家,包括:杜莆、王维、李白、骆宾王等等诗作名扬天下。其中罗宾王的幼儿唐诗作品: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就是典型的3—6岁幼儿唐诗三百首无言绝句。

32、【唐】李白

33、【唐】王之涣

34、望天门山-唐代·李白

3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6、【唐】孟浩然

3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8、《凉州词》王翰·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9、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0、《近试上张籍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41、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42、山村咏怀

43、《相思》

44、隐娘说:本诗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中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45、《登鹳雀楼》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46、(凌寒:冒着严寒)

47、赠汪伦-唐代·李白

4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0、隐娘说: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

51、《红豆》王维·唐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2、隐娘说: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诗中叙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想要看得远,必须登得高。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诗中所体现的积极的进取态度,使得这首诗多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53、隐娘说:《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54、【唐】刘长卿

55、【唐】王维

56、《焚书坑》

57、唐诗三百首,是小学生必读书目,起码1到5年级100首要读。

58、、《静夜思》

59、《晓日》

60、《枫桥夜泊》张继·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1、隐娘说:此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全诗语言通俗、质朴,音节明快、上口,流传极广,妇孺皆知。其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中国传统的“治家格言”,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度,珍惜劳动成果。

62、《宫词》张祜·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63、[作者]刘禹锡[朝代]唐

6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6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3.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已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7.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8.夜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9.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0.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7、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68、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9、隐娘说: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并直述自己的感受。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70、《八阵图》杜甫·唐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71、《送别》王维·唐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72、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7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4、隐娘说:《江雪》是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75、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6、隐娘说: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77、《出塞》王昌龄·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78、【唐】贾岛

79、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80、《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81、《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8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83、《江雪》柳宗元·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84、《寻隐者不遇》

85、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86、《锄禾》

87、《春晓》

88、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8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90、《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唐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11、《伊州歌》益嘉运·唐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91、梅花(宋朝王安石)

92、唐诗三百首4-5岁幼儿必背古诗,例如:

9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

94、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95、隐娘说: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

9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97、早发白帝城-唐代·李白

98、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99、《登乐游原》

100、唐代·李白

101、《哥舒歌》西鄙人·唐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102、《早发白帝城》李白·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03、——从儿童的视觉,用比喻手法写鹅的外形与动作。

10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5、、《登鹳雀楼》

106、《江雪》

107、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108、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10、【唐】李绅

111、《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12、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13、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14、《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1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1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17、宋之问[唐代]

118、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19、《登鹳雀楼》

120、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2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22、《杂诗》王维·唐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123、【唐】柳宗元

124、唐代:李白

125、《夜宿山寺》

126、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27、《鹿柴》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28、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29、【唐】李商隐

130、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3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