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问候语 > 古诗《苔》原文及译文【优选36句】

古诗《苔》原文及译文【优选36句】

时间:2024-11-23 23:33:48

1、《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五言绝句,这是一首人生励志的小诗,苔虽然在阳光不能照到的地方,又那么渺小,悄然的开着,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彩。但是它仍然那么执著的开放,毫不自惭形秽,在逆境中有勇气实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认真的把自己最美的瞬间,毫无保留地绽放给了这个世界。

2、再游玄都观

3、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4、刘禹锡〔唐代〕

5、原文:《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青恰日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6、译文: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苔藓仍旧长出绿意来。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

7、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苔藓仍旧长出绿意来。

8、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有眼光!

9、但:只。

10、赏析:《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诗歌。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独到。

11、出自:清代·袁枚《苔》

12、牡丹花有国色天香之骄傲,但是它和苔藓一样,都是大自然里不可或缺的生命之一。

13、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

14、印留麋鹿野禽踪,岩壁渔矶几处逢。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华春映柳阴浓。石桥羽客遗前迹,陈阁才人没旧容。归去扫除阶砌下,藓痕残绿一重重。

15、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16、译文: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苔藓茂盛的生长着。苔藓的花如米粒般细小,却争得和牡丹一样开放,同样欣欣向荣。青青:代指苔藓,用青青的颜色借指苔藓。

17、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8、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

19、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20、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21、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2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3、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24、诗意:作者用平淡的话语,赞颂了极其平凡的生命——苔藓。苔藓的生命看似卑微,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它也有自己绽放的美丽,它渺小但不自卑。

25、春天明亮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照常在蓬蓬勃勃的生长,即使那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一点也不自暴自弃,一点也不自惭形秽,依然象那美丽高贵的牡丹一样,自豪地盛开。

26、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哪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27、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28、出自唐代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

29、「白日不到处」,是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恰自来」,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

30、作品原文:

31、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32、王维〔唐代〕

33、作者:徐夤

34、清代:袁枚

35、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花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36、返景(jǐng):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