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2、例6:崇尚道家思想、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人向往隐迹江湖的生活,愿与悠闲自在的鸿鸟为友、忘却世间的争斗。陶渊明做官时甚至“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辞官回乡后,则以“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等诗句表现自己的耕读之乐。众鸟安居巢中,诗人爱其庐宇,人鸟之间有种幻化为一的感觉。
3、⊙(1)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
4、例2: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5、鱼古释梦书说梦见鱼表示发财,有时是这样。从谐音上鱼和富裕的裕字同音,所以有些人做梦梦见鱼与富裕有关。
6、莲——爱的象征
7、例4: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中,清泗与淮通。(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8、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9、⊙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10、例1: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11、例3: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12、例1:“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13、⊙乡思、羁旅行役
14、翔鸟高飞云天,行士却羁于徭役;堂前燕子冬藏夏现,兄弟三人却漂泊异乡;入春以来,大雁飞回北方,出使南国的诗人却迟迟不能北返;苏轼将由徐州南下杭州,正与北飞的鸿雁背道而驰……飞鸟依物候变化自然而自由地来去,比照出人世间的无奈与辛酸。
15、间接的又为分:比喻(明喻、暗喻、隐喻)象征。
16、例2: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六首 其十二》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这首诗即明写蝉,暗伤己。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17、它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的,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18、例7: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9、诗人们常以鸟的自由飞翔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
20、例2: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21、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22、主要指老师对学生的培养和塑造,像园丁培育花草。
23、秋蝉——高洁,悲凉
24、例4:“诗佛”王维“开轩临颖阳,卧视飞鸟没”(《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的诗句,与此意境相似。
25、“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26、此外还有黑暗中的明灯、海上的灯塔、启明星等:
27、例3: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28、有人认为《菩萨蛮》从女性角度着笔,是一首望远怀人的思妇词,这也可以解释得通。这位忧愁的女子祈盼丈夫归来,傍晚时分,看到出外觅食的鸟儿回巢,在心中为丈夫暗计归程。家人盼归主题下的诗篇与游子思乡诗形成对应,飞鸟也是其中的主要意象之一,比如“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等。
29、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30、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
31、⊙悲苦、哀怨、凄凉、乡愁乡思
32、例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3、人类从远古以来就有自由飞翔的梦想,曹植有“愿接翼于归鸿,
34、梧桐——凄凉悲伤
35、例1: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36、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37、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38、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39、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40、⊙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书信、消息
41、语出杜甫《春夜喜雨》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来比喻老师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来影响学生,教书育人。
42、例3: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
43、诗人不仅与鸥鸟为友,还要与它们定下永远相守、忘怀世事的盟约。
44、柳——离情依依
45、例5:朱熹的《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客听到蝉鸣而惊,夕阳之蝉,凄恻哀惋。夕阳西下,蝉不得不离白昼而去,在凄寒的夜晚哀鸣,令人感到悲怆,而作者把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蝉”、“客”在一个“惊”字中合二为一,同在夕时发叹,在读者的艺术想象中,两者可以换位,物我感应、融为一体。
46、例2:无名氏的古诗“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步出城东门》),诗人希望化身黄鹄,展翅飞越无法渡过的河水,飞因日夜思念的故乡。
47、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 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等。
48、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
49、例9:“鸿雁长飞光不渡,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0、⊙某种理想、愿望,自由,与自然同一的宁静、和谐,乡愁
51、芳草——离恨
52、例4: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53、例7:“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54、“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骞驴嘶。”
55、例2:“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
56、⊙(3)乡愁、羁旅、漂泊
57、历代表现人鸟和谐相处的诗句很多:
58、羌笛——凄切之声
59、例10:“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
60、⊙(4)书信,幽诉离情之苦。
61、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62、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
63、例2: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乡。(《玉台新咏·艳歌行》)
64、“一个著者的想像只有一部分是来自他的阅读。意象来自他从童年开始的整个感性生活。我和所有人在一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之中,某些意象(而不是另外一些)屡屡重现,充满着感情,情况不就是这样吗?一只鸟的啁啾、一尾鱼的跳跃,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一朵花的芳香,德国一条上山路的一位老妇人,从窗口里看到的正在赌牌的六个恶棍——在黑夜中,在法国一条小铁路的交叉站上,那里还有一辆水车。这样的记忆会有象征的价值,但究竟象征着什么,我们无从知晓,因为它们代表了那种我们的目光不能透入的感情深处。”——艾略特《观点》见(《诗探索》1981年2期第104页)。
65、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66、例2: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67、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这方面的论述很多。如刘勰指出,诗的构思在于“神与物游”;谢榛说“景乃诗之媒”;王夫之说“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直至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实际上只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
68、例3:“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
69、月——思乡,怀人
70、⊙(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
71、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 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72、例5: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3、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74、南浦,长亭——送别之所
75、例5:宋代文豪苏轼“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水调歌头·快哉亭作》)。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自请放外任期间,在诗词中都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心境,但是从“卧视”“欹枕”之语中,我们可以体会他们内心的平静怡然。“没”是一个延续性的动作,表明诗人的目光追随飞鸟,看了很久,诗人精神的翅膀也许正随之自在地飞翔;飞鸟隐没天际,平淡无奇的现象中,体现着诗人与自由的那份和谐、认同之感。
76、有一条警犬每天都在训练场练习翻阅障碍,走钢丝绳,和人亲和,练习闻人血味道,听从训犬员的安排,每天训练4小时。
77、⊙凄清、哀伤、悲凉
78、例6: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79、(瘦)马
80、主要比喻老师的指导力量和感召作用
81、⊙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82、例2:“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83、⊙自由惬意
84、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85、例1: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6、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87、二、自然类意象
88、语出李商隐《无题》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原意是指相恋的人之间强烈的思念和眷恋,现在常用来比喻老师的奉献精神。
89、⊙(1)品行高洁。
90、例1: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91、例5:这类诗中最著名的恐怕当属有“百代词祖”之称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此词相传为李白所做,缠绵悱恻的情感蕴含在每一个景物之中:远树含烟,寒山苍碧,昏暝暮色渐渐笼罩高楼,使登楼望远之人倍增忧愁。他在白玉的台阶上久久伫伫,只见鸟儿迅疾滑过天际,飞返故巢。他不由地想到:自己要是能够回到故乡该多好啊!可是故乡是那么遥远,那一路之上,不知要经过多少座长亭,多少座短亭!
92、例2: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93、例8: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94、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
95、例2: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6、例5: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97、⊙(2)与自然同一的宁静、和谐
98、例8: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
99、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100、⊙(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101、例1: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曹植《情诗》)
102、例7: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103、芭蕉——孤独与忧愁
104、天遥地阔中一只飞鸟,在诗人看来,可能是孤凄无伴、漂泊无依的,而这种孤独漂泊的感情,无疑正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反应:
105、例1: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106、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107、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108、例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109、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 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7、修辞手法 夸张、拟人、比喻、比兴、对偶、对比、借代、烘托(衬托:正衬、反衬)、象征等等。 诗歌鉴赏题答题表述程式: 这首诗通过采用了XXXX(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XX(意象)的XXXX特点,表现(突出)了XXXX思想感情,起到了XXXX作用。
110、⊙(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111、例6: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
112、例2:宴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113、例3: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114、例3:“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为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的境界。
115、例1:“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加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116、⊙夫妇恩爱
117、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 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
118、自然类意象,就是和大自然有关的意象,主要是指天然存在的一些事物。
119、例如: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120、一、动物的意象
121、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122、例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123、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24、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125、例2: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
126、例10:以飞鸟比喻人生,苏轼有一首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127、蜡烛、春蚕:
128、●忧国伤时
129、例3: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寒蝉鸣我侧”
130、例8:“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
131、例1: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
132、例1:汉末《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以双飞的鸿鹄,比喻觅得知音的愿望;
133、例4:北宋黄庭坚的《登快阁》可以说是“盟鸥”诗中最著名的一首:“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在处理完公事之后,诗人于傍晚时分登上快阁,落木千山、澄江映月的壮阔景色,让他生发出乘扁舟、弄长笛、归隐江湖的愿望。
134、例4:李商隐《蝉》:“我亦举家清”。
135、例4:许棠的《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诗中的“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
136、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137、例3:无机终日狎沙鸥,得意高吟景且幽。(李中《思九江旧居》)
138、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139、⊙复仇、奋斗、不畏艰难
140、一般来说,在我们的梦和想象中的动物的象征,一种性格,这个性格和童话中,这个动物的性格是一致的。当然,一个动物的意义不会这么简单,它还可以有其他的一些意义。有些动物的形象似乎可以说成是一个原型。
141、例3:“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
142、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143、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语词: 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怀”。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托物言志等。此外还有欲扬先抑、明贬实褒等。
144、例1: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145、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146、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147、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148、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揭露统泊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149、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150、跳出自身局限、与大化同一的境界,毕竟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芸芸众生有的是烦恼:他们为衣食生存而奔波,因战乱灾荒而漂泊……夕旧西下,薄暮冥冥,飞鸟纷纷返回故林的场景,触动了多少游子思乡的愁肠!在中国古诗中,飞鸟意象经常与乡愁主题联系在一起:
151、例1:“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152、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153、例3: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154、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明白直接的“意象来自他从童年开始的整个感性生活”;而间接的“一个著者的想像有一部分是来自他的阅读”
155、●建功报国
156、例6: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157、⊙(2)悲凉凄切
158、例5: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159、例1: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与。(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160、⊙(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161、苏辙(字子由)原诗有“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之语,苏轼的和诗即从“雪泥”引发,变实为虚,创造出“雪泥鸿爪”的有名比喻,喻指往事在人心中留下的痕迹。雪泥上指痕还在,如诗人心中记忆犹存,然而那只鸟早已不知飞到哪里,保存着昔日记忆的诗人兄弟也已历经磨难。苏轼以飞鸿踏雪,一去无踪,暗示人生偶然无定的感慨,形象优美生动,哲理高妙玄远,让人发悟,也使人惆怅。
162、例1: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163、意象分类意象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一种是间接的。
164、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
165、嗟高飞而莫攀”(《九愁赋》)的感叹,闺中小姐林黛玉哀婉的《葬花吟》中,也曾出现“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高亢之声。生命的缺憾在艺术中得到补偿,中国古典诗歌中反复出现的空灵自在的飞鸟意象,是“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人类借以实现精神遨游的媒介。
166、例9: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陆游《秋思》)
167、⊙(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168、例2: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169、继黄庭坚之后,南宋诗人屡有“盟鸥”之作:
170、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 愉悦、欢快、激动、激愤、沉痛、悲愤、哀伤、伤感、忧愁、寂寞、孤独、烦闷、憎恨、厌恶、不满,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思念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揭露统泊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思乡怀人 羁旅憨思,如:盂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长亭送别 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71、例4:“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
172、例6: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姜夔《庆宫春》)
173、例4: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174、⊙衰败、荒凉、小人、俗客庸夫
175、例2: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176、例3: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177、例6: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178、我单位有8条警犬,每天都在训练场练习翻阅障碍,走钢丝绳,和人亲和,练习闻人血味道,听从训犬员的安排,每天训练6小时。天天重复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