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问候语 > 关于物候的谚语【优选35句】

关于物候的谚语【优选35句】

时间:2024-11-23 16:20:03

1、物候知识:在蔚蓝色的天空,有时可看到排列整齐而又紧密的白色小云片,好似鱼鳞,在气象学上叫卷积云。卷积云一般出现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后只能维持几分钟到一个多小时。

2、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3、燕子低飞,出门带蓑衣。

4、候鸟早飞来之年,雪较多。

5、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6、白鹭飞溪河,洪水必然到。

7、【注】立夏刮东风即下雨,麦子就会毁了收成。芒种刮北风,意味着天气干旱,田里的青苗自然也就长不好。

8、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

9、农谚:月亮撑红伞,明天有大雨。

10、【注】中秋看不到月亮,元宵节就会下雪,清明时必然一直下雨。

11、物候知识:青蛙的皮肤和器官对于天气的变化有敏感性。每当风雨天气来之前,它们成群在一处,叫声很大。特别是夏季雷雨天气到来之前,青蛙集中的更多,叫声更大更密。经反复观察证明,青蛙集中成群,并大声密叫的现象,总是出现在大雨到来之前,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天气。(蒙格是彝语,是集会之意)

12、【注】清明最好是晴天,谷雨最好要下雨。如果谷雨没有下雨,那么之后的会久旱无雨。

13、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14、削断麦根,牵断磨心。

15、【注】立秋不下雨说明整个秋天都少雨,白露不下雨,说明三个月里都不下霜。

16、【注】根据惊蛰这天是刮北风还是刮南风,也能判断出未来的天气,还有适不适合耕种。如果这天刮得是南风,耕种就要推迟。如果这天刮得是北风,说明天气会骤冷。

17、物候知识:蜘蛛靠张网捕虫生活。刮风下雨天气,往往冲坏蜘蛛网,同时空气潮湿,蜘蛛网粘性差,往往不易捉到小虫。所以在风雨到来之前,它便躲避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当风止雨停,天气将要转晴好时,才又出来补网和张网,以便捕食小虫。

18、出现这种云,表明该地上空有低压槽移近。影响地面的天气,一般多靠高空的大气运动。因此卷积云出现,是晴天向阴雨天气转换的时候。“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就是风雨的预兆,一般一两天内就会有风雨。

19、【注】麦子需要勤中耕,中耕后可以增产,鼓励人们作好田间中耕工作。

20、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21、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22、农谚:蜘蛛张网补网,天气将转好。

23、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

2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25、晚霞行千里,早霞不出门。

26、【注】有晚霞的话,以后几天都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早霞出现的话天气就会变坏。

27、农谚:青蛙蒙格,有大雨。

28、农谚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关于物候的农谚有:

29、农谚:鱼鳞天,无雨风也颠。

30、农谚:天上赶羊,地下有雨都不大。

31、因此,当看到蜘蛛补网张网活动时,则预示天气将向晴好方面转换。

32、物候知识:“天上赶羊”是指积云在消退过程中,被风吹散产生的白色破碎不定型的散片云,象被赶的羊群一样迅跑。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冬春季节,由于北方冷空气南下靠近本地,且移动速度快,风力大,降雨一扫而过,雨量不多,然后本地受冷高压控制,天气转晴。

33、立夏东风到,麦子水里涝。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

34、九尽花不开,果子压塌街。立春天气暖,雨水送肥晚。清明多栽树,谷雨下春物。立夏点瓜豆,小满不种棉。芒种收新麦,夏至快种田。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白露要打早,秋分种麦田。行下春风望夏雨。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春寒有雨夏寒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三个八。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两春加一冬,无被暖烘烘。内容特点地域性和普遍性农谚的地域性,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例如不同地区作物种类不同,播种、收获季节不同等等。浙江农谚:“麦黄种麻,麻黄种麦”,陕西农谚则为“麦黄种糜,糜黄种麦”,这是作物因地域而不同。华北农谚“七金、八银、九铜、十铁”,“秋收不耕地,来年不能定主意”,这是反映北方冬季休闲、一年一熟耕作制的,在南方就不是这样,浙江农谚“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烂冬油菜旱冬麦”,反映浙江地区冬季不是种绿肥,就是种大小麦、油菜以及蚕豆、豌豆等,很少休闲,更没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备过冬的。地域性差别最大的是播种期,华北种麦的适期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浙江则是:“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种芝麻和小米,华北是:“小满芝麻芒种谷”,浙江则是“头伏芝麻二伏粟”。但在许多农谚里,尽管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却都有类似的说法。如大豆的“干花湿荚,亩收石八”,南北各地都这样说;浙江农谚“割麦如救火”和华北农谚“麦收如救火”一样;“寸麦不怕尽水,尺麦但怕寸水”在浙江、苏北等地都有同样农谚:“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有钱难买大肚黄”等等都是普遍性的农谚。其所以这样,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不论地域性和普遍性,就其表达形式的类似来看,说明当初某条农谚可能发源于某一地区,随着传播开去,各地就按照自己地区的特点(如作物的、耕作制的、季节的、口语习惯等)予以变通,最明显的如播种期,几乎“××早,××迟,××××正当时”成为各地农谚的共同表达公式了。

35、物候知识:月亮“撑红伞”,是指无云或少云的夜晚,月亮戴有一明显的红色光轮,叫“月亮撑红伞”。此种现象表明大气不稳定,水汽、尘埃显著增多,而且质点较大,这是造成下大雨的有利条件,所以月亮“撑红伞”是下大雨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