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还有要说的就是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了。
2、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
3、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4、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
5、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
6、作者笔下的贾宝玉,他摈弃功名利禄,既不“留意于孔孟之间”,也不“委身于经济之道”,不但不“留意”不“委身”于此,而且对此予以激烈的抨击,每遇人劝他读孔孟之书,“谈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他就“只笔批驳诮谤”,说热衷于“读书上进”的都是“入了国贼禄死之流”。他背叛他的阶级,他的父祖为他选定的人生道路,宁受死打也不回头,然而他只希望“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琪,作来吟诗……”。
7、宝玉出生前,兄贾珠就去世了。黛玉既出于嫡妻,又克死亲弟,从而有机会读书识字,宝、黛二人一样命硬,一个克弟,一个克兄!此乃天之作,非人力所能左右。
8、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
9、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
10、一部清朝晚期一个地位显赫的家族的兴衰史。
11、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
12、<<红楼梦>>第二回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贾雨村到“智通寺”的事。那青埂峰下的一僧一道已经分头行动,各自忙着度脱可以度脱的情鬼去了,所以我认为在智通寺煮粥的老僧,便是青埂峰下的那位僧人,是前来度脱贾雨村的。贾雨村在门口看到对联之时,也曾有过疑惑,却终不明白这两句“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是为点醒他而作。对比着想起第一回甄士隐出家前的那一幕,甄士隐“本是有夙慧的”,故听到了“好了歌”及道士的言论,“心中早已悟彻”。可见能否被度脱,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是否有僧道前来度脱,而是内心是否有“夙慧”,正所谓“佛渡有缘人”是也。
13、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
14、有人在官场失意后,愤世嫉俗,而雨村被参后,还力谋盐政林如海的西宾,成了黛玉的老师,仅仅是因为盘费不继吗?他是在制造机会与权贵接近,结交!事实证明,他后来确实是通过林如海重返官场谋得要职。结果是,吃一堑,长一智,做出了过河拆桥之事。
15、我读了《红楼梦》后就非常佩服曹雪芹,他写出这么好的作品来,能把里面的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说明他的写作功底十分深厚,里面的人物个个好像站在我的眼前,同我说话似的,让我跟他们共同欢笑,共同悲伤,共同成长.
16、大凡读书人,骨子里都有一个自视甚高的通病,有人受挫后愤然离职,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有人在挫折中改变初衷,沦为虚情假意,尔虞我诈。每一种游戏,都有它的游戏规则,明白自己改变不了游戏规则,便只好改变自己了。“雨村被参后,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这种心态是常人难以做得到的,可见是大奸!
17、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终,依然那么难过。
18、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
19、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
20、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
21、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22、我的感受是震撼,感动,羡慕。
23、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
24、中年的时候,看过了,吓过了,最后,我不得不服,曹雪芹是一个忘记了自己深深的热爱这个民族,热爱着后人,以自己全部的才学写一本警世的书,而《红楼梦》里所有的故事,都是爱情,都没有希望,唯有“报国”才是人生正道。这是这本书中没有一句话写的,却是安排好了的。这个文学家!
25、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开朗,这是嫉妒。
26、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27、雨村初入官场,恃才侮上,被上司寻个空隙,参他一本,这是官场常见的现象。雨村因此被革,为他日后重入官场时“随乡入俗”,乱判葫芦案铺垫了心理上的因素。
28、如果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亲身经历的描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个失去至爱的男人的痛苦。
29、可待到读完,听甄世隐说着什么"兰桂齐芳"
30、有幸,在父亲老年大学带回家的一篇文章上,又看到南京大学文学系,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写作者曹雪芹的一些故事,并推理了一些事,因为当时,曹雪芹生活的地方,有四个姓氏很多,其中就有王姓,薛姓……
31、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
32、其实贾雨村也非寻常之辈,他能识宝黛二人,能在多年后不忘娇杏当年的回头;甄士隐家破后,连岳父都瞧他不起,贾雨村这个外人却还不忘用钱及物对甄家娘子一谢再谢。我看到这些段落,就觉得贾雨村日后的飞黄腾达都是顺理成章的。只是他肉眼凡胎,所见所想都逃不开俗世的纷扰,即使度脱之门已向他敞开,他走进去了也仍会走出来,因为他实在是不智不通。这一点,想来,那老僧也看出来了,所以任凭贾雨村问什么,只装聋作哑不作答,任他去沉浮吧.
33、红楼梦读后感仅凭三十字是概括不了的。总的来说,读完红楼梦,为大明王朝一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木石前盟,盟者,明也。
34、我在隐隐之中对宝玉产生了醋意。
35、林黛玉也是一个性格多样化的人物,她孤立无依傍的少女,向敌对的社会环境挑战追求和捍卫自己的爱情,表现得那样勇敢刚强,可又那样胆怯脆弱。
36、书中的主人翁贾宝玉与林黛玉,无疑是寄寓了作者的初步民主主义理想的人物,是作者塑造的正面人物,肯定人物,但是,作者又表现了他们性格中非理想的、非下面的方面,非肯定的方面。客观地、全面的写出了人物性格的正反侧面的多样化。
37、荣国府年纪最长,也就是最高统治者是史老太君贾母,是不是作者出于对女性的偏爱?
38、震撼是因为曹雪芹先生太有才了。他的红楼梦写服装,写医学,写饮食,写建筑,写景色,也写人性。据说书中有500多人是有名字的,但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形象特征,这些多么难得。真让后世写小说的人汗颜!
39、在书中,人物的性格塑造一大特色是正邪交赋,善恶相兼。正中我们常说的人无完人一样。它一般来说不表现纯粹的“善”人与纯粹的“恶”人。它的“正面人物”并非一切皆“善”,它的“反而”人物关非一切皆“恶”。
40、读红楼梦有感
41、羡慕是因为书中这些人有才有貌,有一段时间尽情恣意生活。不要说她们不能自主不自由,谁的人生是那些完美啊?人这一辈子能有一段时间的高光时刻就不错了,是不是?
42、《红楼梦》的感受如下:
43、“翻过筋斗来的”一说,自然而然的想到唐僧的高徒孙悟空。
44、这次看文章,我又吓了一大跳,原来,贾宝玉他不姓贾,贾即假,他就是姓曹,是曹雪芹写书,把自己的一部分思考还有思想,还有经历,还有诗啊,谒啊,前世,来生,全是他一个人编出来的。原来,那个最没出自己的浪荡子,害女性的美男子,原来是个文学家!
45、读完《红楼梦》让我见识了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让我懂得人们之间并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肮脏与丑陋的灵魂.
46、娇杏在这一回有了“人上人”的好结局。她是书中第一位女性的结局,体现了作者对女性良好的祝愿。丫鬟命运两济,后面的女主人儿却是一个两个空余恨。雨村娶了娇杏,还送了不少礼物给甄家,此时的贾雨村,尚知报恩。
47、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剧的起因,还不如把责任轨道万恶的封建社会以元春为首的封建集团无情的扼杀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
48、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
49、不知是为了什么。
50、感动是因为书中的亲情与爱情。就拿宝玉挨打来说吧。如果贾政不是真在乎儿子,怕他学坏能下死手吗?
51、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
52、《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读完它感触颇深.它讽刺了我国古代封建恶势力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
53、说来也真是惭愧,但是有几个男性看到一个纨绔子弟的周围无缘无故的缠绕着数不胜数的美女而不心酸呢?说到这,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
54、在书中,我感受到了人性格的复杂化,多样化,它真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55、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
56、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
57、一部红楼梦,反复阅读,每次都有不同感悟.作者透过对贾家这个封建大家族的盛衰起伏的描写,向我们呈现出了世间百态,沉沉浮世,贫穷富贵,情情爱爱,真真假假.皆无常态!真实和虚枉一念间,正义与罪恶一念间,最重要是把握,然而最是这“把握”二字最难,毕竟世事总关情.我觉得这本书在我心中,其实并不如他人所说的那般是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有着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历经沧桑,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
58、交代完雨村成为黛玉老师的事情后,书中出现了一副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两句,是黑官的心理浓缩:有利可图,挡不住诱惑,一朝东窗事发,命也不保住了,便想着那怕是回家种田也好啊!这副对联,在冷子兴说荣国府前出现,相当于进入某个城市之前的路碑吧?
59、地狱的烈火在身边燃烧,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静止不前,这不是切肤之痛,却是切肤之爱。
60、林黛玉是绛株仙子,用眼泪回报贾宝玉前世神瑛使者的灌溉之恩。绛是红色,绛株之泪就是血泪,就是国破家亡后哭悼大明覆灭的血泪。红楼梦背后隐藏着的,是一段家亡人散,白骨如山忘姓氏的家国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