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信大家可以去看中高考满分作文,有没有八股文的感觉。很多满分作文简直是八股文的感觉扑面而来。
2、因为满分作文都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写成的,问题更是在所难免。
3、到初二下学期和高二下学期再看,其实一点也不迟。
4、这段时间就是看优秀的文章,然后自己写。也可以说晨读暮写。
5、在中考满分作文和高考满分作文中,以中考满分作文的问题最大,因为套作的痕迹太过明显。
6、早晨,每当人们从梦中醒来,放着天空,心想:太阳还没有出来吗?可能还早吧!公鸡却叫了起来,仿佛在说,太阳公公快起床吧!已经很晚了!这时太阳公公来了,他非常害羞因为他来晚了,所以躲在云先生的背后,不好意思出来。大公鸡一叫,太阳一下子就跳出来了,发出了万丈光芒洒下大地.
7、因为满分作文也是中学生写的,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8、可是有些老师和同学对满分作文非常顶礼膜拜。
9、很多人觉得背了那么多好词好句,可是到写作文的时候用不上,如果仔细读满分作文,你就知道为什么你用不上。
10、还有我也数不清的作文是写考试失利,然后看到风中的小草、雨中的小虫、门口的竹子……后,就重拾信心的心路历程。
11、三、满分作文正确的打开方式——用于启发思路而非模仿
12、例如林清玄的《好雪片片》是写善良的,拿来当中考作文没有问题,这篇作文如果打分打到10分,中考满分作文只能打到5分——6分。
13、所以关键的是要找到那些篇幅短,适合考场要求的好文章。拿来或读、或模仿,两相宜。
14、读完满分作文,很多时候是笑笑,更大的感觉是味同嚼蜡。
15、当然不是满分作文里没有好文章,满分作文其实差距也很大,其中也有一些非常优秀的文章。
16、当然初一和高一的学生买满分作文看,也可以。但是一定不能作为阅读材料的全部,而应该作为辅助材料来看,去研读满分作文里的优缺点。
17、这些文章,大多不是课文,也不是文言文,需要老师给学生总结。
18、当然这些满分作文的水平比大多数的学生水平要高,但是把这些拿来当作文的范本是不行的。
19、还是不建议高一、初一的孩子马上就买满分作文看,因为有些孩子会因此闭塞思路。
20、二、满分作文只是辅助材料,不应该成为主场
21、每一次太阳一露脸,小鸟们就会非常高兴,唱着歌迎接太阳。可是,林先生却把太阳公公给遮住了,鸟们非常失望。因为,他们享受不到太阳公公发出的光芒,感受不到太阳公公的温暖,看不见太阳公公的笑脸了。这时,风婆婆来了,轻轻一吹,云先生像有大事儿似的,急忙飘走了。于是,小鸟又可以跟太阳在一起了。
22、一、如果对满分作文顶礼膜拜,那你注定输了
23、换句话说,现在的满分作文只是相对较好而已。
24、心中的太阳
25、可是那些摘抄非满分作文中经典句子段落的文章,却观者寥寥。而这些文章比满分作文中的句段不知好上多少倍。
26、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学生的进步还很大,如果过早地看中高考满分作文,就会过早地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27、很多人觉得写作文无话可说,如果你去细心看看满分作文,你就不这么想了。因为满分作文里的素材往往你也知道,只是没有想到怎样用。看满分作文时,要多注意这类文章。
28、在知乎上,看到那些摘抄满分作文里的句子和段落的文章,总是能有高赞。这样的文章,我在工作的间隙,一天至少可以写10篇。
29、还有一些满分作文切入点非常独特、巧妙,这会给你以很好的启发。这类满分作文可以仔细分析。
30、适合学生模仿的一定是那些又适合考场作文,又打到9分、10分的文章,而非满分作文。即使说,你能学到5分的效果,也是满分作文水平了。而如果学满分作文呢?那也只是原来水平吧。
31、一些满分作文确实可以启发思路。
32、而且要对满分作文进行遴选,选择10篇最优秀的足够了。
33、例如说,我在一本中考满分作文选里就发现了3篇作文大同小异。都是写去买东西没带钱,卖主说,算了吧,下回再给,我从此感受到陌生人之间的温情和信任。3篇作文从叙事到主旨一模一样,唯一的不同在于,等一个人去饭店没带钱,第二个人买瓜没带钱,第三个人买水没带钱。
34、再有满分作文大都编辑成册,再去模仿大有套作嫌疑。近年出了一些中考作文被判为0分的情况,就是因为套作满分作文。
35、因为你满分作文当成范本,当成师傅,注定你是很难超越师傅的,那么你的水平能有什么进步呢?
36、冬天来了,太阳像个苍白无力的老人一样,放不出美丽的光芒。
37、高考满分作文的情况比中考满分作文好很多,但是广泛存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问题。
38、中考满分作文:创新,我们的“形象代言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学生也许每日只需扎进课本,“两耳不闻窗外事”,父母也常说,只要考进大学,就不愁没有饭吃。因而,那时的中学生书包一天比一天沉,眼镜片一天比一天厚,整日挣扎于枯燥的公式里,只为熬过考试。可事实上,像这样学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多半没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只会死守教条,毫无应变能力。经济体制一改革,“铁饭碗”被打破,他们就成批成批地失业了,只能再学习,寻找再就业的机会。究其根源,原因至少有三点。第一,是学生、家长的观念陈旧,从未考虑创新的价值,认为只要死读课本就够了。事实上,中国现代150年来,正是这一思想作祟,才逐渐落后于西方。第二,教育体制的陈旧,过去一味强调应试教育,大大扼杀学生的创新机会,以致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新社会的要求。第三,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价值导向有偏差。认为好学生就是“高分”,一味追求片面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正因为这些,国家也看到教育的问题,大胆而及时地改革,“减负”出台,创新教育的推行,都反映出社会对中学生新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首要的就是要富有创造性,要培养创新精神。事物的更新,历史的推进都离不开创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都离不开创新。创新能带来鲜活的动力,能扫除迂腐的陈见,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课本是基础,扎实的课堂学习是孕育创新的摇篮。有了一些知识和思维方法,我们才能去思考去创造。每年,全国都有数千件发明出自中学生之手,这正是他们创造的结晶,且不论其自身的价值,这种创新意识正是社会大力提倡的。20世纪初,热血沸腾的中国青年发动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吹响时代进步的号角。我们处在2l世纪之初,应继承这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在学习中培养创新精神,在以后工作中创造更大的价值。创新,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发展的灵魂。我们要抓住时代给我们的机遇,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自主地去创造,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尝试,都会让我们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我们要让创新成为新时代中学生的“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