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足即富
2、事前要思免后悔。——元·关汉卿
3、器度决定高度
4、能源从哪里来的?是从静态来的,从空来的。为什么我们忙碌到夜里就要睡觉呢?因为人也需要静态,脑筋不休息是不行的。……人的生命常常忘记了静,反而尽量用动态去消耗自己。
5、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6、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
7、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8、人生最高境界是什么呢?是多少人一生都在追求的,多少人真正追求到了呢?因为每个人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都不一样,都会有一些偏差,但都是人的生活一种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人生最高境界,没有人是向往差的,都是向往好的。
9、意思是人活一辈子挣亿万家财没有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要瞎折腾了,好好享受生活就好。
10、南怀瑾老师《中庸》的全文
11、没有什么会一直拥有
12、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练心
13、所谓修行——修正自己
14、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
15、世间一切东西存在都有存在的道理,人为破坏,就会遭到天谴和惩罚,这便是道家所提倡的,人应像大自然一些树木一样,无为而生,无为而活,那样世间万物才能和平相处。就不会有什么天灾人祸。
16、本分做人
17、有时候处理一件复杂困难的事,百思不得其解,忽然自己的思想说,这样做可以解决问题,这就是静态的作用。所以你要处理复杂困难的事,一定先要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你越想就越是把自己的脑子转了起来,所有的神经都转起来,最后不死即病。
18、心态好,世界才会美好
19、多跟有益自己的人交往
20、慎重对待问题就是智慧的一半。——英国
21、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南怀瑾
22、不要对任何人都敞开你的心胸。——《圣经后典·便西拉智训》
23、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24、南怀瑾认为在舒适环境中的人格修养,不是真正的人格修养,只有在艰苦环境中或困境中做到自得其乐的、追求简单快乐的生活的人格修养,才是一种充满浩然正气与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的精神在很多中国的古代士人身上都能体现出来,他们以十分坦然的心态,面对社会分配极不公正的难题、困境。
25、凡是好的大家都希望它不要变。像人类的感情,我们都希望爱河永浴,希望它不要变;年龄也希望不要变,永远青春等等。可见人永远都是那么愚蠢!如果我们懂了这个道理,知道天地间没有不变的事物,变是当然,不变?没有这回事!
26、以信仰约束自己
27、靠别人永远没出息
28、多跟人格成熟、品行可靠的人往来,帮忙你成长,急难的时候可靠。多和老年人往来,可以学很多经验学问。
29、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
30、我告诉你们一个经验:当夜深人静时,一个人跑到高山顶上或大沙漠里,非常宁静,自己的眼泪就不晓得怎么会流下来。这不是悲伤也不是喜欢,那是一种无比的宁静的舒服,身体每一部分都自然打开了,心里的痛苦、烦恼什么都没有了。就是古人所谓的“空山夜雨,万籁无声”。只听到空山里雨水拍打树叶的声音,别的什么都没有。那是寂寞的享受,不是钱财能够买得到的。
31、儒家的表在哪里呢?儒家的表在中庸,何为中庸,中庸是指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可想做人都离不开儒家的中庸,也就是做人的基础,一个人没有道德标准,那么他就会没有什么可以约束他,他就会去作恶。
32、空灵才能自在
3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34、每个人的气度、知识、范围、胸襟,都不同。你要成大功、立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器度,像大海那样大。
35、如果你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能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能不断地去掉我执,这就是修行,否则修什么呢?
36、知道自己的本分,也懂得时间和形势,尽本分之后听天命,做人做到这样,这才像一个人了。
37、越是难,越要缓
38、南怀瑾认为,追求简单快乐的生活,寻求一个寄“身心性命”于物外又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理想境界,是儒学士人所向往的“孔颜乐处”。比如他举例说孔子对颜回“贫而乐”的境界十分赞赏,孔子说颜回:吃粗饭,喝凉水,蜷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在其中了。孔子又说,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就如浮云一样。孔子还说:颜回真贤德呀!一碗饭,一瓢水,别人不堪其忧,颜回却不改其乐。颜回真贤德呀!
39、谨慎的人脑后有眼。——威·罗伯逊
40、事前的谨慎包含着事后的宽恕。——德国
41、我发现一个有思想信仰的人,他的成就绝对不同,一个人没有什么管到自己的时候,很容易就是失败的开始。
42、大家都知道道家都是讲究天人合一的,万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人只有遵循了万物的规律,才能做到天人合一,回归大道,归根复命。如果说给我们现代人来听,就是不要随意破坏大自然,不要移山填海去搞房子,不要肆意去扑杀任何一种动物让其灭绝。
43、事前谨慎总比事后补救强。——爱·科克
44、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对境界历事炼性,对人炼心。……不要怕遇到违缘障碍,它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
45、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道为骨
46、永远谨慎乃是至高无上的价值。——马克·吐温《夏娃日记》
47、寂寞的享受
48、成大事者必变通
49、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尉缭子
50、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
51、“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达到至诚的境界,人就自然有前知了。不需要求神通,这叫做神通。用方法了、看光了,打起坐、划个符、念个咒……搞了半天脸都搞红了,然后还看到人家的灵魂,那自己已经是神经,神通的兄弟——神经那一边。真正神通就是一念至诚。至诚是什么境界呢?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这个境界。都给你讲得很清楚。所以至诚之道是可以前知。
52、南怀瑾尾句也是值得大家去学习,去深思,一个人想活出人生最高境界,必然要有一技之长在手上,还要有生存能力在身上,更要有三思而行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用一种从容的心态来过生活。
53、凡事不要只考虑自己,要为对方考虑。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自爱,你才能够自在。……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
54、忘记己恩,不忘人恩
55、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56、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
57、谨慎此其余任何智能使用得更频繁。日常生活中的草率事件使它发挥作用,对微小的事情产生影响。——塞·约翰逊
58、其实,人与人的交往,人际事物的交流,势利是其常态。纯粹只讲道义,不顾势利,是非常的变态。物以稀为贵,此所以道义的绝对可贵了。
59、南怀瑾先生千古名言完整句子:世事循环望九州,前人财产后人收。后人收的休欢喜,更有收人在后头。
60、言为世范,行为士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61、浅河要当深河渡。——日本
62、拥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心的人,他们处处都懂得谦让,更是一种不争,拥有慈悲为怀的心,我们就拥有了道家的上善若水之心,利万物而不争。拥有慈悲为怀之心的人,他如果发达了,有钱了,就还会布施给需要的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很有爱心。
63、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宋·胡宏《胡子知言·文王》
64、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经办衣》
65、读书是为做人,而不是谋生
66、头要冷,却要热。——日本
67、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礼记
68、作人做事要留余地,好事、便宜不要多占,多占会有麻烦的,所谓“知足者富”。
69、摘自南怀瑾《论语别裁》
70、世事循环望九州出自南怀瑾先生的千古名言。
71、“功业见乎变”……历史上的伟人:第一等智慧的领导者,晓得下一步是怎么变,便领导人家跟着变,永远站在变的前头;第二等人是应变,你变我也变,跟着变;第三等人是人家变了以后,他还站在原地不动,人家走过去了他在后边骂:“格老子你变得那么快,我还没有准备你就先变了!”
7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
73、人只有求助于自己,任何人都不可靠,世界上没有可靠的人,连你的父母,连你的儿女都不能靠,只有靠自己。……如果自己不站起来,指望别人依赖别人,永远是没有出息的人。
74、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
75、严谨慎重,智慧之母。——德国
76、人们唯一的防御力量就是谨慎。——玉外纳
77、南怀瑾这段语录,简直是把儒释道三家合为一体了,这样的境界,无疑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而且后面几句也是字字精辟,句句经典,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78、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儒为表
79、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器度不空灵,那就完了,等于拿个杯子在小坑的水里当船,永远动不了。有高远的、空灵的境界,才可以在这个人世间,这个宇宙里,自由自在地飞,才能得到逍遥。
80、南怀瑾人生格言
81、展开全部
82、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慎,即贻百年之患。——清·玄烨
83、叔本华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时机成熟,条件允许,人人都是想作恶的。而道德的标准,就让很多想作恶的人感到条件不允许,不然很多人都会成为大家眼中讨厌之人,也就是专门做坏事的人。
84、生命的能量来自“静”
85、佛是什么样的心呢?佛是慈悲为怀的心,一个人只要拥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心,他就不会作恶,他就不会有邪念,活在这个人世间上还算是一个人。拥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心,他不会去算计别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去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
86、“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这两句话对我一生影响很深,都是佛家、儒家、道家的精神。帮忙了人家,好处给了人家,心里记都不要记,要丢掉。“受恩”,得人家一点好处,要永远记住。
87、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怕一辈子太享福,太顺利,太平安了。没有忧患意识,象吃了毒药一样,把自己毒死了。
88、人的势利,很正常
89、《中庸》原文: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90、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