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说说文案 > 赞美汉服的诗句句子

赞美汉服的诗句句子

时间:2024-11-23 07:06:19

1、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2、吹角鸣弦开玉壶。愿学平原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骊驹。

3、古风汉服,华彩中华。

4、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太常引》(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5、“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6、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壮美河山,层峦叠障,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7、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8、两岸固立,火树银花两相望

9、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10、年代:唐作者:韩翃

11、《其四》国风·邶风·绿衣

12、生为汉人,死为汉魂

13、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1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15、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16、脱帽著鞒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17、当询雅迹自南海,敢问仙居是北州?

18、《明制汉服.求学记》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19、运河桥上,淡看长风逐浪

20、汉人!你知道你说的语言叫汉语写的文字叫汉字姓的姓氏是汉姓你知道你民族的服饰叫汉服么?

21、这是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秦宫诗》,从简单的几句诗句就可以体现出汉服的轻柔唯美。

22、莫是班昭攻女诫,或疑清照赋离愁?

23、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24、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25、豆蔻枝头二月初,娉婷袅袅十三余

26、《水调歌头》(宋)苏东坡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27、人无向上志,念念入涂泥。从善天所命,尔毋迷途歧。  念念循善念,大端为顺亲。何不从亲训,而乃从他人?悖德者自思,何以有此身?  顺亲非面貌,反身诚为主。外顺内悖之,禽兽衣冠伍。魂梦内省来,欺诈速宜去。  诚心顺亲者,作事必识羞。惟恐辱吾亲,戏荡是吾仇。匪人引货色,断不与交游。  识羞知正路,步步学谨慎。守身如执玉,保德保性命。一言不敢妄,矧敢有恶行?  谨慎自勤业,读书真读书。熟读复细思,无处肯模糊。将求古人心,立品与之俱。  凡吾之所言,经传咸已具。古训谁不闻?嗜欲绊乃误。斩欲始作人,失足悔迟暮。  右诗七章,章章相衔接而下,以首章为提纲,以末章为归宿。中五章□顺亲,仁也;诚身,信也;识羞,义也;谨慎,礼也;读书,智也。五常具备,万事万物之理,不出乎此矣。所以不言五常之名目,不依其自然之次序者,以言其理,则名目可不言也。且五常之理,甚大而精,姑言浅近急切之端,以自成其次序耳。  顺亲、诚身,虽非浅近,而小子肯听父母教训,亦为顺亲;肯踏实作事,绝不说谎欺人,亦为诚身,此皆最急之事。识羞、谨慎,皆踏实做工夫处,故即次之。读书,在作人为余事,乃智之一端,故置之后;然非此不能明理以诚其身,故足与上四者相配而立也。总之,先非立志,则善无原;终非斩欲,则恶不净。故首、末二章,尤吃紧也。能率首、末二章之意,而中五章,乃一线穿成矣。  以“作人”二字命题,明从此,则为人;不从此,则为禽兽也。欲为人乎?欲为禽兽乎?如之何勿思?孟子曰:“我固有之也,弗思尔矣。”“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故“思”字最要。思之熟乃能立志耳。程子亦曰:为恶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善矣。一心为善,非立志而何。  知羞能吃苦,踏实自生明(肯吃苦而不寻乐,必是个出色男子)。理义为真我,《诗》、《书》是后天。  聪明而浮游,非有成之材也。鲁钝之质而又有浮游之心,吾不知之矣。  “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尔辈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故视若束缚人之物而苦之也。知其所以当然之故,则不苦之矣。此非思不可也。口讲耳闻,皆当然者也;学也,学而不思则罔,罔则苦也。  讲日记故事,孝子悌弟,便有思齐之心,方是有才情后生。  肯读书者,远到不信道,为下愚。  只要一个真心,“真心”者,耻也。  先求专诚不欺,再讲余事。  天下无一事能假,天下无一人可欺。不能假而假之,其徒假也──可笑。不能欺而欺之,其自欺也──可哀。  浑朴如孺子,微细如鸟雀,而不能欺之言色间,况进于此者乎?  孝弟者,人之元气;廉耻者,人之骨干;忠信者,人之心肝,试思此,有一时可无者乎?  经、史,饮食也,所谓“后天”也,亦不可废也。

28、文言文: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29、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31、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32、意思是少女姿态优美,容易羞涩,她在岁月里没有忧愁。

33、秀水倾天,一袭明月轻摇晃

34、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35、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36、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

37、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

38、千年汉家衣裳,凝聚自力自强,塑我崭新形象,正待当今儿郎。

39、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40、.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41、《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42、人间酒暖春茫茫,花枝入帘白日长。

43、汉服飘逸闻书香,佳人有约人空巷。

44、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

45、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月夜思乡》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46、落日东城闲望时。不见双亲办丰膳,能留五马尽佳期。

47、古人给儿女的成人礼的勉语,作参考:  《示儿长语》[清]潘德舆  ○作人诗七章  作人先立志,志立乃根基。

48、云想霓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49、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50、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51、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2、古诗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52、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陌上长歌,与子同衿。

53、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54、《其二》丽人行杜甫

55、一直以来有个梦想,希望在每个传统节日里,所有的汉族儿女都能穿上属于我们民族的衣服——汉服。衣裾飘渺,不再有遗憾。

56、谁道青娥无德艺,知山识海泛轻舟。

57、秋风送爽,夜儿微凉

5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广袖飘飘,今在何方?几经沧桑,几度彷徨。衣裾渺渺,终成绝响。

59、《赠兖州孟都督》

60、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61、七律——书店见女着汉服读书有句

62、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63、扫堂延枕簟,公子气翩翩。

64、为什么我穿起最美丽的衣衫,你却说我行为异常?为什么我倍加珍惜的汉装,你竟说它属于扶桑?为什么我真诚的告白,你总当它是笑话一场?为什么我淌下的热泪,丝毫都打动不了你的铁石心肠?在哪里,那个信义之乡?在哪里,我的华夏儿郎?我不愿为此痛断肝肠,不愿祖先的智慧无人叹赏,不愿我华夏衣冠倒靠日本人去宣扬。所以,我总有一个渴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拾起自己的文化,撑起民族的脊梁。记住吧,记住吧,曾经有一个时代叫汉唐,曾经有一条河流叫长江,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曾经有一件羽衣——名叫霓裳!

65、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66、《秦宫诗》

67、把酒问?穑罕话追⑵廴四魏危?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

68、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69、人道是清光更多。台湾民谣:《中秋旅思》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70、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71、【唐】李贺

72、江南夜光,玉宇琼楼尽辉煌

73、《其三》陌上桑汉乐府

7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75、书堂辽阔任神游,玉女临阶读未休。

76、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77、少年亲事冠军侯,中岁仍迁北兖州。露冕宁夸汉车服,

78、北场争转黄金勒,爱客华亭赏秋色。卷帘满地铺氍毹,

79、意思是翩然若惊飞的鸿雁,蜿蜒如游动的蛟龙。

80、《中秋》(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81、《煎熬》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汉魏诗1、古诗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82、闲心近掩陶使君,诗兴遥齐谢康乐。远山重叠水逶迤,

83、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84、意思是俊俏美丽如阳春三月的桃花,芳菲烂漫;犹如一片片红霞,清高闲雅如九月菊花

85、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86、下帷常讨鲁春秋。后斋草色连高阁,事简人稀独行乐。

87、楼头曲宴仙人语,帐底吹笙香雾浓。

88、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客观上的汉族人某些历史阶段的民族服装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

89、我愿重回汉唐,仰望浩月明朗,多少成败兴亡,洒落黄河长江。

90、《人间天上》

91、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

92、有美英姿七尺长,桓桓威武孰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