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说说文案 > 孔子关于孝的名言警句及出处-摘抄144句

孔子关于孝的名言警句及出处-摘抄144句

时间:2024-11-16 03:08:08

孔子关于孝的名言警句及出处

1、——(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2、名言:“敬父兄,无忧其疾;敬子孙,无忧其贫。”出自《论语·季氏》。这句话强调了对于父母、兄弟和子孙的敬重与关爱,以及这种行为所带来的无忧无虑。

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7、(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8、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说话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做到这些之后,还有余力,就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

9、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最新版】

10、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原文】2·7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1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4、《论语》一书中,孔子论孝的经文很多,今列举两章如下,仅供参考。

15、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1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1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是说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18、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要说他学习过了。

19、孔子关于孝道的名言【经典版】

20、)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21、孔子论孝的经文很多,今选其一例。

2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3、【译文】

24、有子(1)曰:“(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25、是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

26、”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7、论语孔子论孝原文翻译

28、)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29、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30、【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

孔子关于孝的名言警句及出处

31、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

32、孝道的名言和故事:

33、孔子论孝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4、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

35、【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36、)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37、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

38、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39、)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40、这些典故和名言展示了《论语》对孝道的重视以及孔子对于家庭伦理和个人道德的教导。这些教导至今在中国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41、”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

42、)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43、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

44、”樊迟曰:“何谓也。

45、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4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47、)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48、)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49、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

50、(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5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2、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5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54、)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55、)”【评析】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

56、服劳即服侍。

57、)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58、孔子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

59、”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60、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孔子关于孝的名言警句及出处

61、(2)无违:不要违背。

62、(2)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

6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64、)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65、(5)孟孙:指孟懿子。

66、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7、【原文】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

68、(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69、(4)御:驾驭马车。

70、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以他们的高寿,自己长大了而高兴,一方面因为他们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而忧惧

71、《论语》是一部古代中国的儒家经典,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和思想教诲。对于孝道的典故和名言,下面是一些《论语》中与孝道相关的典故和名言出处:

72、名言:“孝子不见君三日,怨言遂至于父母之耳。”出自《论语·为政》。这句话强调了一个孝子应该时刻怀有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即使在与君主分离的时候也不应发出对君主的怨言。

73、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僎,曾是以为孝乎?

74、名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论语·学而》。这句话强调了孝子应该在父母身边,不到远处旅游,并且旅游的时候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

75、)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7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77、疾,病。

78、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79、)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80、(2)养:音yàng。

8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82、)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83、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X年底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子钜惠我,我对曰:‘无违’。”

84、论语为政第二【原文】2·5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

85、【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评析】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

86、”【注释】(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

87、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

88、”【注释】(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

89、在这章经文中,孔子着重讲了孝敬父母,最难的是长期有喜悦的表情。这不是一句空话,这需要内心有恭敬,才能在面上有表现,这种喜悦不是刻意表现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是最难的。

9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孔子关于孝的名言警句及出处

91、伺候父母,对他们的过错要稍加规劝,如果自己的规劝没有被听从,仍要尊敬他们,不加违抗,担忧他们但不怨恨他们

92、)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93、【原文】

94、《论语为政篇》中。

9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96、)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97、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98、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

99、多年不改变忘记父亲的教诲,就可以说尽孝了

100、)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0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102、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03、)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104、南北朝梁朝杨都光宅寺法云法师,阳羡(江苏宜兴县)人,七岁出家,拜庄严寺宝亮法师为师,长得英俊清秀,才华出众。曾在妙音寺开讲法华经和维摩诘经,很多学人从四方聚集来听。云法师性至孝,服侍父母很殷勤。有一天母亲逝世了,悲哀过度,好几天没吃东西,瘦得不成人形。

105、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06、在这章经文中,孔子提出孝顺父母,最难做到的事情是长期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色难两个字,体现了孝的最高境界,也给我们这些为人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虽难之,也要尽力践行。

107、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10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09、(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

110、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

111、【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

112、(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113、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11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15、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6、(2)服劳:服,从事、担负。

117、)首孝弟,次谨信。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18、《论语学而篇》中。

119、”【评析】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

120、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注释】(1)色难:色,脸色。

孔子关于孝的名言警句及出处

121、如今说的孝,只是能够养活父母。说到狗、马,也都能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和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122、)1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23、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注释】(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124、武是他的谥号。

125、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评析】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

126、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7、这些名句都表达了孔子对孝道的理解和重视。

128、难,不容易的意思。

129、)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30、翻译: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131、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32、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13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34、)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35、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

136、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137、典故:“孝经”典故出自《论语·为政》。当孔子被问及如何治理国家的时候,孔子回答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群情之所钟,行天下之民心焉。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这里孔子强调了孝道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138、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

139、)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40、——《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141、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142、【原文】2·6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143、孔子关于孝的名句有很多,以下为其中一部分:

144、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