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名言精选 > 古人医【精选101句】

古人医【精选101句】

时间:2024-11-22 21:56:09

1、(二)汉朝医学成就

2、(四)明朝医学成就

3、东汉华佗是当时的名医,被誉为“神医”。他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他精通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并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他还发明了五禽戏,即虎鹿猿熊鸟,是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4、罗知悌虽为河间弟子,但旁通张从正、李东垣之学,故将刘河间、张从正、李东垣、王海藏诸家之书授予丹溪,使朱丹溪旁通当时名家之说,开拓了知识范围。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朱氏自创新说,自成一家之言,创立了有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并于杂病提出了以气、血、痰、郁的辨证治疗方法,于医学理论的发挥及杂病的治疗作出了贡献,被誉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5、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6、又称序,以下便是医效,祗侯等。后世的人,因为大夫是医官最崇高的职位,

7、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望闻问切,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脉学之宗。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因此,医学界说他是“中国的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被世人尊为医祖。

8、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江苏吴县人,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一六六六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叶天士少承家学。他的祖父叫紫帆,名时,父亲叫阳生,名朝采,都精于医术。白天,他从师读经书;晚上,他父亲就教他“岐黄学”。因此,他从小时就自《素问》、《难经》及汉唐宋诸名家所著书,无不旁搜博览。

9、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10、葛洪(284~364)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

11、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

12、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

13、孙思邈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著有《千金方》,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14、青囊:借指医术、医生。

15、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写了扁鹊传记。因此,扁鹊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被写入正史的医生。

16、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17、齐桓公听了,很不高兴地说:"别瞎说,我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了以后,齐桓公笑着对左右的官员说:"医生总是喜欢挑毛病的,明明你没有病,他偏说你有病,好显示他的医术高明!"

18、《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并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千金要方》还流传至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19、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约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一O三二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年)。钱乙的一生,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

20、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其中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

21、汉又有所谓谏议大夫,唐代有御史大夫,但都不是医官。

22、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

23、证的医生,却称为郎中。所以后来人们称呼医院的医生,多数叫大夫,而不

24、军中也是叫大夫,郎中。

25、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注意运用比较方法,所以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氏,名越人(秦越人),又号卢医,传说为齐国卢邑(今山东长清)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人们借用了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26、《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

27、悬壶济世”出自《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成语的来源跟一位叫费长房的驻马店人有关。

28、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29、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

30、又过了五天,齐桓公果然浑身骨头痛。这时候,他才相信扁鹊的话是对的,可是已经晚了。过了几天,齐桓公就死了。

31、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唐高宗时期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32、一、中华“医祖”扁鹊

33、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千金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要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34、费长房是一名市场管理员,有天碰见市场上一位卖药的老翁,用一个大葫芦悬挂在杆头招徕生意,傍晚罢市,因费长房对岐黄之术一向有兴趣,便悄悄跟着这位鹤发童颜的老翁。待行至隐蔽处,突然,老翁将葫芦放到地上,跳到葫芦里去了,大家都没发现,只有躲在后边的费长房瞅见了。这个费长房知道自己遇见高人了,麻溜准备了酒食过来,比后来“程门立雪”的杨时还虔诚,要拜师学艺。老翁眼看这个小费心挺诚,就说你明儿再来吧。第二天,长房掂着礼品又来拜师,老翁便带着长房一起跳入葫芦中,嚯,那场景就像孙悟空到了天宫,眼见玉堂华丽,美酒佳肴应有尽有,两人海吃痛饮而归。

35、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等。此外,流传有关丹溪之书亦很多,其中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最有代表性,但均非丹溪本人所著,系后人将朱氏临床经验整理而成。

36、到了宋朝,开始设置大夫以下的官阶。医官中最高级是大夫,其次为郎,

37、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汉族。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

38、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

39、隋唐时期

40、“医”究竟起源于何时,无法可考。一直以来,对“医”字的探讨见仁见智。有人分三部分来拆解“医”字,也有人分上下两部分来拆解、解释。无论如何,“医”的含义即是医生治病的时使用的工具及其方法、理念等。

41、《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42、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43、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内邱县),战国时代名医。

44、明清时期

45、不过,在我国古人的习惯上,不论笔记或小说里,大夫和郎中也略有区

46、我国中医理论的奠基者,他以自己的实践首创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诊断体系,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他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

47、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48、所以把大夫作为医生的尊称。又因为医官中也有郎中一职,因而也有把医生

49、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有:《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50、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内邱县),战国时代名医。又家于卢国(今山东长清一带),因名之曰卢医。《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

51、《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被列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医学之祖”“医之始祖”之称。

52、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53、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句成语,叫作"讳疾忌医",意思是说:明明有病还不肯承认,不愿意医治。用来说明一个人有了过错,别人给他指出来,他还不承认。

54、此外“医”还有一个从“巫”的异体——“毉”。古语云“巫医同源”,远古时代巫就是医。巫用符咒来降神驱邪除灾,也用药草等为人治病。周朝以后,人们渐渐摒弃巫医,以至于后来保留了更多的从“酉”的“医(yī)”。

55、叫郎中,就是这个缘故。

56、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齐桓公。他看了看齐桓公的脸色,说?quot;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再不治,会更加厉害的!"齐桓公没有理他,他只好走了。

57、《本草纲目》由明代李时珍撰写,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58、东汉张仲景被称为“医圣”。他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该书论述四诊疗法,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被称为“万世宝典”,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59、有一天,扁鹊去看齐桓公(这个齐桓公叫田午,和春秋时代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不是一个人)。他瞧了瞧齐桓公的脸色,说:"您有病,病在皮肤里,要是不早治,恐怕要加重起来的。"

60、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相传扁鹊曾医救虢太子,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于今永济市清华镇东。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

61、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

62、战国时候,齐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医生名叫秦越人。因为他治病的本领特别高,人们都管他叫"扁鹊"(传说扁鹊是上古时代一位有名的医生)。他原来的名字,反倒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63、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齐桓公。这回他一见齐桓公,扭头就走。齐桓公觉得挺奇怪,马上派人把他追回来,问他:"为什么这一回你一句话不说就走呢?"

64、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65、东汉时期

66、大夫,古代是一种官职,春秋时代的大夫,有上、中、下之分,到了秦

67、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

68、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

69、著作:《汉书·艺文志》载《扁鹊内经》、《扁鹊外经》,均佚。现存《难经》系后人托名扁鹊之作。

70、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

71、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72、(三)唐宋医学成就

73、朱震亨,字彦修,生活于公元1231~1351年。元代金华(今浙江义乌县)人,家居于丹溪,故后人尊称为丹溪翁,亦称为朱丹溪。自幼好学,师事朱熹的再传弟子许谦学习理学,精通文哲,至四十岁才开始习医,首先自学《素问》,而后又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门下。

74、《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仍是临床常用药;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达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这也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

75、宋朝法医宋慈所著《洗冤录》又称《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它比国外最早由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00多年

76、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

77、杏林: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释义:你不住在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使人重疾病痊愈的,使栽杏五株,轻的一株,如果这十年,计算得到十万余株,悠远成林。

78、西汉时期

79、华佗到处走访了许多医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药物,经过多次不同配方的炮制,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觉,再剖开腹腔、割除溃疡,洗涤腐秽,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因此,华佗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

80、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齐桓公。他皱着眉头对齐桓公说:"您的病已经蔓延到肠胃里去了,再不治,就危险啦!"齐桓公还是不理他,他只好又走了。

81、称为郎中。

82、唐高宗时编《唐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具有国家药典性质的本草

83、医和它的繁体本是两个不同的字,简体的医(yì)是会意字,从矢在匸(xì,一种容器)中。本义是盛弓弩矢的器具。它的诞生与战争有关,古代人打仗经常会用到弓箭,受箭伤的士兵就不少见了。取出所中的箭,然后放到一个容器里,这个容器便是“医(yì)”。为士兵取出箭的人,就是“医生”。“医(yī)”就据此而来。

84、当然如果皇宫中派太医、御医的话,就只叫尊称(也就是叫太医、御医之类,不叫大夫、郎中)

85、岐黄:指黄帝和岐伯,传说是中医的始祖。古代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多用黄帝和岐伯问答的形式写成。后来用“岐黄”作为中医学术的代称:~之术。

86、郎中:称中医医生。

87、到了篆文阶段,医(yī)成为从“酉”声“殹(yì)”的形声字。“酉”就是酒,古代许多种酒可药用,也可消毒。也有人认为是代表中医药的符号。此外有人认为“殹”还可以拆分为“医(yì)”和“殳(shū)”。“殳”是一种兵器,从“殳”的字大都与打击、击毁有关。意思是说像打仗一样对抗疾病。

88、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

89、别。一般设馆治病的医生,都称为大夫;至于草药店或上街高喊包医奇难杂

90、讳疾忌医

91、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著有《针灸甲乙经》、《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92、显庆三年(658),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阳公主废府。翌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属之。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93、《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94、医人》唐代苏拯

95、悬壶:指行医。

96、先秦时期

97、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隋大业(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

98、首先是名医,也就是被大众所熟知的,如果按着时间脉络来算,这些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家,在中华名医录中也有他们的功绩介绍

99、《医方经》是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记载了几百个药方。

100、扁鹊回答说:"病在皮肤里,用热水一焐,就可以治好;病在肌肉里,扎扎针,就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吃几服汤药,也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就难办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到骨髓里去了,您想治,我也没有办法了!"齐桓公听了,还是不大相信,只是笑了笑,就叫扁鹊走了。

101、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