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见》——清·袁枚
2、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所见;清代: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3、(译: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4、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5、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6、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7、;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牧童;唐代:卢肇;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山中;唐代:李涉;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8、前四句侧重描写牧童放牧的辛勤,诗人运用时空的转换扩大诗歌的内蕴。后四句着重描写放牧时的情趣:春雨绵绵,牧童穿行于林中草地,稍有闲暇,便吹响悠扬的芦笛,一会又胡乱地在腰间插满野蒿,恰似利剑,显得英武洒脱,这样就再也不怕猛虎欺负牛犊了。这种奇思漫想,生动地表现了牧童幼稚、天真的精神面貌,令人忍俊不禁。
9、《牧童》——唐·吕岩
10、卢照邻没有写过牧童古诗,李涉有《牧童词》的古诗。
11、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1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3、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4、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5、《牧童词》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写出了牧童放牧生活和情趣。
1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7、;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唐代:刘驾;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18、(译: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19、(译: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20、牧童作者是吕岩!!!!!
21、牧童mùtóng(唐)吕岩(Táng)LǚYán草铺横野六七里,cǎopūhéngyěliùqīlǐ,笛弄晚风三四声。dínòngwǎnfēngsānsìshēng归来饱饭黄昏后,guīláibǎofànhuánghūnhòu不脱蓑衣卧月明bùtuōsuōyīwòyuèmíng
22、;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23、(译: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24、《牧童诗》——宋代·黄庭坚
25、袁枚的有关牧童的诗是《所见》。原文如下
26、(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27、不是李言而是吕岩,《牧童》全诗:
28、(译: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29、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
30、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