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出自唐代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题北榭碑》
2、《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4、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5、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6、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
7、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出自唐代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8、君至石头驿,寄书黄鹤楼。——李白《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9、简析:这首诗是李白晚年和朋友在黄鹤楼上听笛声的经历,通过描写诗人怀念往事、西望长安,听到笛声,想起梅花飘零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其中“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流传较为广泛。
10、唐代:李白
11、白话文释义: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阳。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
12、下面一起来看看其中四首比较常见的黄鹤楼诗:
13、望黄鹤楼
14、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5、白话文释义: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16、白话文释义:昔日每次登上黄鹤楼,最爱的就是远眺鹦鹉洲。沙洲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碧绿的江水绕过沙洲缓缓流去。鸳鸯和鸂鶒鸟在洲边水中嬉戏、漫游。在长长的沙堤之上洒满了落日的余辉,金色的沙滩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着熠熠夺目的光彩。岸边船夫正在系紧小舟缆绳,挽起罗裙的浣纱女正在水边忙碌。
17、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1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9、白话文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20、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21、江夏送友人
22、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23、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24、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5、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26、《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7、唐·崔颢
28、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裴回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2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0、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31、《江夏行》
32、李白写的关于黄鹤楼的诗最著名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除此之外还有《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江夏送友人》、《望黄鹤楼》等等,李白曾经多次在登临游览黄鹤楼,留下许多关于黄鹤楼的诗歌作品。
33、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34、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35、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出自唐代李白的《望黄鹤楼》
36、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7、《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38、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39、简析:这首诗是李白和好友孟浩然在黄鹤楼送别时所写,诗中没有描写黄鹤楼的景色,也没有朋友之间离别的伤感,只有诗人对友人目的地的向往和对友人的一片深情。
40、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41、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42、白话文释义: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4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4、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
45、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46、望黄鹤楼李白
47、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48、简析:这首诗也是诗人在黄鹤楼送别友人,诗中将友人比作振羽的黄鹤,自己是没有“琅玕实”的凤,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不舍之情。
49、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50、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51、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李白《望黄鹤楼》
52、李白写过的与黄鹤楼有关的诗很多,下面列举几首:
53、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54、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55、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登黄鹤楼》
56、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57、唐·李白
58、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59、江夏送友人李白
60、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李白
6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出自唐代崔颢《登黄鹤楼》
62、登黄鹤楼这首古诗的作者并非李白,原文也没有黄鹤楼上黄鹤游一句,原文如下:
63、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64、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6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6、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67、简析:这首诗描写的是李白眺望黄鹤山的景色,诗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黄鹤山的景色,描写了神话传说中的白鹤离开之后山上的荒凉景色,诗人也联想到自己一生漂泊,不如再此地结束客居他乡的生活。
68、《望黄鹤楼》
6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1、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7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5、传说在崔颢写下这首七律之后的某一日,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李白也来到此地,趁兴登上了黄鹤楼,远眺眺望汉阳城、鹦鹉洲,兴之所至,欲作诗一首。在读到崔颢这首浑然天成的题诗后,李白钦羡不已,大为折服,为之敛手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竟搁笔而去。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就记载了这则李白登楼欲赋诗却搁笔而去的故事。后人有感于此,乃于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搁笔亭,以志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