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礼仪知识精选152句

礼仪知识精选152句

时间:2024-11-24 21:48:34

1、⑴态度诚恳。与人交谈时,神情应专注,态度应诚恳亲切。表示祝贺时,表情应热情,如果仅是嘴巴动听,表情冷冰冰,就会被认为是敷衍,甚至讽刺。与人交谈时,神态应专注,如果东张西望、漫不经心、答非所问,就很失礼。

2、不仅仅是提前时间,以防意外,更是提前整理好心情,进入状态。

3、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善待人

4、【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

5、⑵拱手(抱拳)拱手礼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礼节,而且它既可以避免人数众多时握手的不便,又可以不受距离的限制,特别适用于春节拜年、单位团拜、亲朋好友聚会或向别人祝贺时。

6、不乱涂,乱贴乱画。

7、学会安静

8、【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夜,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这天要点灯、放灯,所以又称“灯节”。除赏花灯外,吃元宵是重要习俗之一。

9、无论是上司、长辈、参观服务员或者是路边的拾荒者

10、【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饮,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11、古代礼仪指的是中国古代的礼仪。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12、【重阳】民间传统节日。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除夕】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13、如果主次不分,没大没小,反客为主,不是别有用心,就是贻笑大方。人是社会的一分子,行为举止就不可能为所欲为。特别是官员、军人、教师等类型人物的行动就显然不大自由。特殊人物的举止格外令人关注,其效果也与众不同。

14、礼仪包涵礼貌与礼节,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规范,这种规范与准则是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

15、不说脏粗话。

16、主动帮忙,乐于助人

17、⑶起立这是向尊长、来宾表示敬意的礼貌举止。常用于上课前学生对老师,开会时对重要领导、来宾、报告人到场时的致敬。平时,坐着的位低者看到刚进屋的位尊者,坐着的男子看到站立着的女子,或者在送他们离去时,也都要用起立以表示自己的敬意。

18、⑵不可说假话、空话、大话狼来了”只能捉弄人一回、两回,第三回就必然受惩罚了。栽赃陷害、出口伤人、诽谤他人,是对人的极大伤害,挨打的皮肉之伤易愈合,被冤的心灵创伤难平复。  说空话、大话者,可能会迷惑人一时,但绝不能哄人长久。在这种情况下,“日久见人心”,所见的是浅薄之心,不可信赖之人。

19、【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八个字。旧时迷信认为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

20、与人相处讲究界限感

21、袒胸赤膊,随意吸烟,不乱穿马路,闯红灯,翻交通护栏。

22、不吝付出

23、【肃拜】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行礼时,双膝着地,两手先到地,然后拱手,同时头低下去,到手为止,所以又称“手拜”。

24、坐姿——讲究稳重感

25、【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

26、基本礼仪常识——仪表篇

27、最容易表现体态特征的是人处于站立时的姿势。社交场合中的站姿,要求做到“站有站相”,注意站姿的优美和典雅。女性应是亭亭玉立,文静优雅;男性应是刚劲挺拔,稳健大方。正确的站立姿势应是:端正、庄重,具有稳定性。站立时的人,从正面看去,应以鼻为点与地面作垂直状,人体在垂直线的两侧对称,表情自然明朗。

28、对于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不足,要虚心接受、虚心请教、及时改正。

29、【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天。

30、礼仪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31、【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方;三公面向北方,以站在东方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西,以西为上。

32、【端午】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33、⑵善于聆听。当对方说话时,我们应认真听,并经常有一些交流的体态语,如点头等,这样可使对方觉得自己受到重视。千万不要表现出不感兴趣或去打断对方的话语。

34、不占道经营,私搭滥建,乱牵乱挂。

35、点滴小事,守信重诺

36、不乱丢垃圾,乱倒污水,随地吐痰。

37、递物——讲究安全、便利、尊重

38、仪表容貌。

39、⑵要顾及他人。俗语讲“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因此,说话者要顾及他人的情感,不要在无意中刺伤他人的自尊心,令人尴尬难堪。要考虑到听众是否听得懂,因此要尽量说大家都能听懂的话。要将心比心,说话要有善意。还要注意在聚会场合,不要冷落那些社会地位低、长相欠佳、有自卑感的人。

40、注意餐桌礼仪

41、【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老、故、逝、终等。

42、⑶注意区分客套语和反语在日常生活及社交中,还有一类“言不由衷”的现象,是出于特定的需要和惯例,则不能视为虚伪和失礼。  在社交场合的客套话,如“久仰大名”、“幸会”、“光临寒舍”、“蓬荜增辉”等,显然有点言过其实,但令对方感到舒服,觉得受到尊重,已是约定俗成的社交客套话,是不失礼貌的表现。  在亲友,尤其是情侣之间,常说些“冤家”、“好恨你”等等,且不必为他们担心,这些带戏谑的反语,与相敬如宾相辅相成,也是一种生活的情趣。

43、多用敬语

44、基本礼仪常识——行为篇

45、【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

46、自立自强,自事自做

47、⑴要有角色意识。说话时应注意自己和对方的身份,主次不分、没大没小,从来都是不礼貌的。

48、【中秋】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49、文明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0、【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

51、跟别人说话要用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52、仪态,指人的姿态、举止和风度,即一个人的表情、行为、动作,也包括人的体态语。它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心理、感情、素养和气质。个人的礼仪修养正是通过一举一动表现出来的。  讲究个人卫生、保持衣着整洁是仪表美的最基本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条件,就必须勤梳洗、讲卫生,尤其在社交场合务必穿戴整齐,精神振作。要正确认识自己,不盲目追赶潮流,注意得体和谐,做到装扮适宜,举止大方,态度亲切,秀外慧中,个性鲜明。

53、【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

54、【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55、不麻烦别人,麻烦别人的事,要积极道谢不强人所难。

56、以礼待人

57、有发现美的眼睛

58、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礼亦称抱拳礼。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礼,表示恭敬。另外,有一种抱拳手式,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内,掐右手子纹(即无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于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纹(即中指上纹),外呈“太极图”形,内掐“子午诀”。这种抱拳形式多用于打坐时,其寓意为“抱元守一”。常行拱手礼或作揖礼时,只需自然抱拳即可。

59、【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60、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从一个人的走姿就可以看出其精神是奋发进取或失意懒散,以及是否受人欢迎等,它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在生活中有的人精心打扮穿着入时,如果走姿不美,就会逊色三分;而有的人尽管服装样式简单,优美的走姿却使他气度不凡。标准的走姿要求行走时上身挺直,双肩平稳,目光平视,下颌微收,面带微笑;手臂伸直放松,手指自然弯曲,摆动时,以肩关节为轴,上臂带动前臂,向前、后自然摆动;身体稍向前倾,提髋屈大腿,带动小腿向前迈。

61、行为举止要考虑到是否有礼貌,是否伤害他人。以日常生活常见的递交物品为例,请把握递交物品三原则:安全、便利、尊重。若递刀递笔给他人,就必须“授人以柄”,千万不要把刀尖、笔尖对着他人递过去,要令人有安全感并使对方很方便地接住,还要等对方接稳后才能松手,这就是尊重他人的表现。端茶递水最好双手递上,注意不要溅湿他人;要讲究卫生,捧茶杯的手不要触及杯口上沿,避免客人喝水时嘴唇碰到你手指接触过的地方。  若递交书本、文件,也要尽量双手递上,让文字正向朝着对方,使对方一目了然,不能只顾自己方便而让他人接过书本文件后再倒转一下才看清文字。

62、仪容——淡妆浓抹要相宜

63、多用“请”、“谢谢”、“对不起”的词汇,小夫子国学馆的课程对于孩子礼仪品行上的影响,说话便是最直观的体现。

64、文明礼仪常识之一--基本礼仪  个人礼仪是其他一切礼仪的基础,是一个人仪容光焕发、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的综合体现,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总的规范为:整洁清爽、端庄大方。  一、仪表仪态礼仪  保持头发清洁,修饰得体,发型与本人自身条件、身份和工作性质相适宜。男士应每天修面剃须。女士化妆要简约、清丽、素雅,避免过量使用芳香型化妆品,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表情自然从容,目光专注、稳重、柔和。手部保持清洁,在正式的场合忌有长指甲。  站姿  挺直、舒展,手臂自然下垂。  坐姿  入座时动作应轻而缓,轻松自然。  离座时,应请身份高者先离开。  走姿  行走时应抬头,身份重心稍前倾,挺胸收腹,上体正直,双肩放松,两臂自然前后摆动,脚步轻而稳,目光自然,不东张西望。  二、交谈礼仪  态度诚恳,表情自然、大方,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  三、服饰礼仪  着装是一门艺术,正确得体的着装,能体现个人良好的精神面貌、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男士着装  男士穿着西装时务必整洁、笔挺。  衬衫的领子要挺括,不可有污垢、汕渍。  领带结要饱满,与衬衫领口要吻合。  穿西装一定要穿皮鞋,鞋的颜色不应浅于裤子。  女士着装  办公室服饰的色彩不宜过于夺目,应尽量考虑与办公室色调、气氛相和谐,并与具体的职业分类相吻合。服饰应舒适方便,以适应整日的工作强度。

65、仪容即容貌,由发式、面容以及人体所有未被服饰遮掩的肌肤所构成,是个人仪表的基本要素。保持清洁是最基本、最简单、最普遍的美容。  男士要注意细部的整洁,如眼部、鼻腔、口腔、胡须、指甲等。要知道,有时“细节”也能决定一切。  风华正茂的学生,天生丽质,一般不必化妆。职业女性,尤其是社交场合的女士,通常要化妆。在某些场合,适当的美容化妆则是一种礼貌,也是自尊、尊人的体现。  化妆的浓淡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来选择。在平时,以化淡妆为宜,注重自然和谐,不宜浓妆艳抹、香气袭人;参加晚会、舞会等社交活动时,则应适当浓妆。

66、善于倾听

67、【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68、行礼——多姿多彩、灵活运用

69、人们约定俗成,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这是现代通俗而简洁的解释,这里的方式分行动型和非行动性,像鞠躬、给老人让座等,就是行动型的,也就是尊重的形式。

70、技巧——说话也要有艺术

71、【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间的礼节。一指禅让,即让位给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72、【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

73、【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74、基本礼仪常识——言语篇

75、“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

76、男女同学之间如果经常靠得太近,未免有“相处过密”之嫌;情侣之间,如果离得太远,就有闹别扭之感。尤其是在社交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的远近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距离75厘米左右是“个人界域”,意为“亲切、友好、融洽”,适合于朋友、同志、同事谈心;距离在45厘米以内是“亲密界域”,意为“亲密无间、爱抚”,适合于恋人、夫妻、母女等最亲近者的交流。

77、过度的抱怨只会把你本该用来解决问题的能量消耗光,语气把时间浪费在焦虑上,不如行动起来。

78、⑷要学会幽默。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因为幽默能使气氛轻松,活跃。

79、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

80、握手——友好情感的传递

81、礼节和仪式:这是传统的解释,“礼”字和“仪”字指的都是尊敬的方式,“礼”,多指个人性的,像鞠躬,欠身等,就是礼节;“仪”,则多指集体性的。

82、⑵有角色意识

83、【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84、⑵高低式蹲姿。下蹲时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腿靠紧往下蹲。左脚全脚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右脚脚跟提起,脚掌着地。右膝低于左膝,右膝内侧靠于左小腿内侧,形成左膝高右膝低的姿势,臀部向下,基本上靠一只腿支撑身体

85、【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

86、走姿——展精神风貌

87、仪态——展示您的教养

88、【坐向】大堂上坐北朝南的位置为尊,内室靠西面东位置为尊。《史记·项羽本纪》中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文南向坐”。这里的“南向坐”的位置最尊贵,“东向坐”也是比较尊贵的位置。

89、“那本书我借你”“下次一起吃饭”...脱口而出的话就是小小的约定,信守承诺会给对方留下真诚、守信的好印象。

90、⑴鞠躬鞠躬是我国古代传统礼节之一,至今仍是人们见面表示恭敬、友好的一种人体语言。和握手相比,鞠躬表达的敬意更深一些,常用于婚丧节庆、演员谢幕、讲演、领奖等场面以及下级对上级、服务员对客人、初次与朋友见面。特别是在大众场合个体与群体的交往时,个人不可能和许多人逐一握手,则以鞠躬代之,既恭敬,又节约时间,值得大大提倡。

91、行为举止应恰到好处。举止三要素:情境、角色、距离。

92、站姿——要有稳定感

93、古代礼仪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又称元旦、元正、新春等。民间有贴春联、舞龙灯、发压岁钱、拜亲访友、吃团圆饭等习俗。

94、【稽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

95、⑶要考虑措辞。直率固然是优良品格,但在许多场合说话则不宜直来直去,否则就是缺乏教养,可能使人误会、难堪。在酒店用餐、出席宴会,你就绝不能讲要去大便小便,非说不可的话,也只能讲去卫生间、洗手间。

96、言谈举止。

97、蹲姿一般以下列两种为宜:

98、蹲姿——别不顾优雅

99、【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100、情感——是否动听的关键  人是最富有情感的高级动物,获得礼遇可满足自尊需要,因此,说话必须讲究情感。

101、公共场合要注意秩序,不大声喧哗、不插队。

102、【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103、心怀感恩,行动所见

104、仪态,指人的姿态、举止和风度,即一个人的表情、行为、动作,也包括人的体态语。它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心理、感情、素养和气质。个人的礼仪修养正是通过一举一动表现出来的。

105、【清明】民间传统节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106、一种传统的见面礼仪,其实所谓礼仪在古代来说都是经过一些表示不会伤害对方的仪式发展而来的,例如:

107、【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108、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过程中表示问侯、致意、感谢、祝贺等惯用形式,如生日祝贺等,礼节是礼貌在语言、行为、体态等方面的体现。

109、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110、要正确认识自己,不盲目追赶潮流,注意得体和谐,做到装扮适宜,举止大方,态度亲切,秀外慧中,个性鲜明。

111、⑷严于律己。说话者要有换位思维,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112、遇事冷静,想办法解决

113、看到父母、老师、邻居等忙碌的时候,可以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114、自己的东西合理支配,别人的东西不随便拿;借别人的东西要好好爱惜,及时归还。

115、为事情发展打提前量

116、未曾说话先有礼,一旦开口更有礼。

117、【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

118、由衷的赞美他人,要想身边优秀的人多学习。

119、【尚右】古代左、右所表示地位尊卑不同。周、秦、汉代以右为上。“左迁”表示降职。如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120、【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

121、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

122、【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123、⑴交叉式蹲姿。下蹲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全脚着地,左腿在后与右腿交叉重叠,左膝由后面伸向右侧,左脚跟抬起,脚掌着地,两腿前后靠紧,合力支撑身体。臀部向下,上身稍前倾。

124、⑴说话时要注意对方心态和时机  就是要考虑对方能否听得懂,是否感兴趣,接受程度怎样。在特殊的日子、特定的时刻,一句由衷的祝贺、一段真诚的赞美,必有锦上添花之效果;在他人陷入困境之时、心情沮丧之日,一句贴心的问候,一番恳切的鼓励,更有雪中送炭之功效。

125、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

126、尽量不要发出声音,不用筷子搅动桌子上的菜。传统文化中“食不言,寝不语”便是国学教育在生活中的体现。

127、言语——体现你的修养水平

128、行为——注意情境、角色、距离

129、哪怕只是单纯的问候和笑脸,先满足对方的枪杆需求,人际交往的实质就是交换和互惠。

130、【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粘脚跟,以示庄重。

131、不酒后驾车,驾驶时打电话,抽烟。

132、一、拱手礼

133、⑶有距离概念

134、讲究个人卫生、保持衣着整洁是仪表美的最基本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条件,就必须勤梳洗、讲卫生,尤其在社交场合务必穿戴整齐,精神振作。

135、坐姿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人体姿态,它反映的信息非常丰富。优美的坐姿是端正、优雅、自然、大方。入座时,要走到座位前面再转身,然后右脚向后退半步,再轻稳地坐下,收右脚。  入座后,上体自然坐直,双肩平正放松,立腰、挺胸,两手放在双膝上或两手交叉半握拳放在腿上,亦可两臂微屈,掌心向下,放在桌上。两腿自然弯曲,双脚平落地上,男士双膝稍稍分开,女士双膝必须靠紧,两脚平行,臀部坐在椅子的中央(男士可坐满椅子,背轻靠椅背)。双目平视,嘴唇微闭,微收下颌,面带笑容。起立时,右脚向后退半步,而后直立站起,收右脚

136、知爱懂爱,能表达爱

137、握手次序应把握尊者优先和女士优先的原则,其次序是:上级、长辈、女士。具体说,在上下级之间,一般由上级先伸手,下级再相握;长辈与晚辈之间,应是长辈主动先伸手,晚辈立即反应;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应由女士先大方地伸手,男士有礼貌地响应。在表示祝贺、慰问的特殊场合,下级、晚辈、男士也可先伸手。主客之间:迎客时,主人先伸手,以示欢迎;告别时,客人应先伸手,表示感谢。告别时,若由主人先伸手,就有逐客之意。

138、二、抱拳礼

139、【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礼节,多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主持。在泰山顶上祭天为“封”,在泰山脚下祭地曰“禅”。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140、【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141、【空首】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行礼时,双膝着地,两手合拢,低头到手,头与心齐平而不着地,所以又称“拜手”。

142、【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143、⑶细微有别。人类的话语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一字之差,所表达的情感就大不相同。如:坐、上坐、请坐、请上座;喝茶、请喝茶、请用茶,就令人明显感受到所获礼遇等级的差别。

144、⑴随情境变化在办公室与在运动场,在教室与在足球看台上,出席婚礼与出席葬礼,朋友聚会与商务谈判……所表现出来的举止神态截然不同,才是正常现象。

145、不要在他们交流或者打电话的时候大吼大叫、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

146、【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

147、亲切随和

148、例如吃了别人给的点心,除了说“谢谢”还要传达“这个味道很好”这样的具体感受,会让对方搞到你得感谢不是一句客套。

149、不要对别人颐指气使,请人帮忙要随和有礼。

150、【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151、仪表整洁大方,着装朴素得体,不穿奇装异服,女同学倡导短发不烫发,男同学理发,理学生头,不留长发,不留坟头,不佩戴饰物,不穿背心和拖鞋进学校。

152、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因此,要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