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关礼仪的名言
1、译注: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仪式,(孔子)穿上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
2、解析:孔子在与外邦人士交往时,更是十分重视礼仪细节,请托求人都要拱手相拜两次才行。与陌生人交往,只能以真诚谦恭打动对方,礼仪上的尊重才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3、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4、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5、译注:托人问候在其他国家的朋友,向托付的人拜谢两次为其送行。
6、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7、释义:君子庄重又谨慎,而不与别人争执,虽然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8、饮酒时应该让谁先就座?
9、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释义:君子有九件用心思虑的事,看要想到看明白没有、听要想到听清楚没有、神态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谈要想到是否诚实、处事要想到是否谨慎、疑难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愤怒要想到是否有后患、见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该得。
10、孔子在各种不同场合地点处处以仁德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言谈举止、迎来送往表现出来的礼节、习惯都要符合礼的规定,一举手、一投足都让人觉得谦恭正派,具有谦谦君子的风度。也正是通过这些身教,向弟子们诠释了“礼”的真正内涵。
11、解析:在乡里举行傩祭仪式上,孔子一定身穿正装朝服,恭恭敬敬地站立在东边的台阶上,表现庄重、敬畏。虽说“敬鬼神而远之”,但在乡里人驱傩仪式上还是神态严肃,迎候乡里人驱傩队伍,体现推崇礼制的精神。
12、释义:君子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役使老百姓,老百姓却没有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心;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13、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4、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15、君子尊重贤人,也容纳普通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
16、原文: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乡党》
17、孔子四拜礼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华夏礼仪中最高礼节为四拜,是对天地、君父、先师才有的大礼;拜孔子采用四拜礼,表示孔子地位尊高。
18、译注:乡里人聚在一起喝酒,(先让)老年人出来,(然后)这才自己出来。
19、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英)洛克
20、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21、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要爱民,等等。
22、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23、“不是孔子名言。”以礼待人,以善处事。“虽不是孔子名言,但也是孔子处世的哲学之一。孔子的处世哲学:以礼相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第一)在这里“仁”是“礼”的核心;“礼”是“仁”的途径。
24、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25、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26、祭祀时要穿正式的服装
27、释义: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28、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
29、解析:尊敬老年人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古时就是这样。孔子任何时候都表现谦恭、恪守礼仪,喝酒的时候让老年人先就座,自己才能落座。
3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孔子有关礼仪的名言
31、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32、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33、克己复礼谓之“仁”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礼表现为对传统文化习俗的整理、定型和对社会个体成员道德修养的文明规范。
34、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35、译注:虽然是粗米饭青菜汤,吃前分出一些祭祀祖先,一定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36、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卢梭
37、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38、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39、这样,社会个体成员道德境界的提高与整个社会文明政治秩序的稳定与推进便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过程。
40、释义: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41、解析:古人饭前都要祭祖,就是把饭桌上各样食品都分出少许,放在食具之间祭祀一番。而且表情一定要严肃、恭敬,就像斋戒一样虔诚。
4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
4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孔子
44、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4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7、如果人们都恪守这些关系,履行其道德责任,社会就稳定,反之,秩序受到破坏,社会便动荡不安。
48、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也赋予他们一定的道德责任。
49、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0、我们知道,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
51、原文: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乡党》
52、如何待客?
53、拜孔子的时候,要念诵“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54、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茹贝尔
55、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56、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
57、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58、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59、如何参加祭神仪式?
60、什么样的席不能坐?
孔子有关礼仪的名言
6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孔子释义:君子庄重又谨慎,而不与别人争执,虽然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62、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孔子
63、饮酒时应该让长者优先
6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
65、在一般人的心中,三跪九叩才是最大的礼节,然而三跪九叩是从清代传承下来的,四拜大礼属于明代的礼制。东方圣人——孔子及其倡导的儒家文化所代表的价值、精神、智慧,亦将因之弘扬光大,造福中国千秋万代,泽被世界人类。
66、释义:君子有九件用心思虑的事,看要想到看明白没有、听要想到听清楚没有、神态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谈要想到是否诚实、处事要想到是否谨慎、疑难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愤怒要想到是否有后患、见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该得。
67、原文: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党》
6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孔子
69、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70、吃饭前应该做什么?
71、释义:治理一个千乘之国,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72、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7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
74、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75、译注:地上的座席放的不端正,就不能去坐。
76、原文: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乡党》
77、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78、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孔子君子尊重贤人,也容纳普通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
79、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歌德
80、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
81、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82、释义:君主使用臣子时要以礼相待;臣子侍奉君主时应该忠诚勤勉。
83、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84、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85、端坐于席上
86、四句话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采用四拜礼表明孔子地位之高,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传于后世的著作《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书籍,强调“修身、治家、平天下”,对后世影响深远,逐渐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正统思想。
87、解析:就座的时候,席子摆放不端正,就不能去坐。一定要调整端正了,才能去坐。这样,给人感觉正统规正。
88、释义:君子做事以道义为基础,依礼仪来实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这样真是个君子啊!
89、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
9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孔子有关礼仪的名言
91、就算是粗茶淡饭也不能忘了供奉祖先
92、”以礼待人,以善处事。
93、释义: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94、原文:席不正,不坐。——《乡党》
95、待客之道也应注意细节
96、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97、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98、春秋战国时期各项礼仪制度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完善,所以人们在见面之时都要相互打招呼。臣子觐见君王时应该先下跪磕头,然后才能口称“大王”。得到君王的允许之后才能起身侧立。而根据“礼仪”规定君王见到臣子,一般都不需要主动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