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示例1: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三国演义》这部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动词“塑造"”与宾语中心语“事迹”不能构成动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3、示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4、(4)两面对一面(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
5、主客颠倒
6、附加成分残缺
7、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力即使再强,也不能委以重任。(“即使”应移到“能力”的前面)
8、动宾搭配不当
9、应改为:他做了丈夫喜欢的两个菜。
10、例4.全运会结束后,运动健儿们凯旋而归。
11、例如: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另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有两种改法:①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②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12、结构错误:包括句子成分缺失、句子成分冗余等。
13、例如: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14、句式杂糅,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意纠缠。
15、从语法角度来说,病句就是一种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语法的不合理不通顺的句子,在这六大病句类型中,有的(前四种类型)是属于语法方面的病症,有的(后两种类型)是属于逻辑方面的病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修改。
16、(2)主谓搭配不当
17、例如: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的过程。(“世界”怎么会是“过程”呢?应在“世界”后面加上“的发展”)
18、应改为: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19、例5.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歧义。大家“气愤”的是什么?是护林员揭发问题这件事还是护林员揭发出来的问题?如果在“揭发”后面加上一个“的”字,歧义就消除了。)
20、例1.经过志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主语残缺。这是1992年全国高考题第4题的D项,因为多用了一个介词“经过”,使得原句主语变成了状语,造成主语残缺。)
21、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旅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22、例4.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这样”指代不明。)
23、示例2: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和国家领导人心系灾区,不仅亲临现场指导救灾工作,还派人给灾区群众送来了各种各样的救援物资和食品。
24、例句:台下所有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李明的身上。(掌声不能集中)
25、语序不当,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26、例3.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壮丽画。(既然“放眼大海”,后面所呈现的画应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可将“大海”改为“辽阔的大地”等。)
27、多项状语的次序不当
28、一、语序不当
29、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又去说另一句,造成前后脱节。
30、强加因果
31、成分残缺或多余: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或出现多余的成分。
32、例句:为了建设好班级,班干部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逻辑上应先征求后接受)
33、解析:“一些”与前面的“略加”重复,可删掉一个。
34、分句位置不当:例: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宁愿自己吃玉米面,也要献出大米。”)
35、如: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应是“付出艰辛的劳动”)
36、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我们班干部严肃地研究了同学们对班委工作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老师们的意见。
37、双重否定
38、虚词位置不当
39、如: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以后,中国的革命就在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中国人民”怎么样了,没接着说下去,却用“中国的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以后”)
40、高考常考的六大语病类型是指: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子杂糅,成分残缺或多余,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41、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②指称代词或数量词;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42、(“严肃”作状语,不能修饰限制“研究”,可改为“认真”、“慎重”等。)
43、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种情况:句子成份顺序不当、定语状语词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分句位置不当。
44、所谓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够清楚、不明了,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
45、示例2:窗外的暴风雨突然渐渐地停下来。
46、例句:如今,开发集审美、文化和实用价值为一体的文创产品,基本完全成为许多博物馆的共同选择。(基本完全语义矛盾)
47、解析:这里是前后不照应,前面是双方面,后面是单方面,应该在“取得”前面加上“能否”或去掉“是否”。
48、示例:到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将是新技术伴随下的阅读时代的复兴。
49、例如:我喜欢他,而他们很喜欢我。(主谓人称不一致)
50、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不合逻辑、表意不清的句子。中学语文教学中通常将病句归纳为八种类型:
51、示例1:通过特级教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52、解析:“姹紫嫣红”不能修饰“梨花”。
53、例5.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人人恩怨有关。(双重否定失当,句意正好相反。可删去“不是”。)
54、语病主要有以下六大类型:
55、解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很多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56、例5.经过广泛的讨论,反复的修改,新的奖酬金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介词多余。“诸”在这里本来就有“之于”的意思,再加上介词“于”,就重复了。)
57、(一)语序不当
58、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所以不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应改为“他是多少个遭遇灾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59、二、搭配不当
60、例3.作为一个员、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可去掉“从”改为“以”。)
61、②赘余:主、谓、宾语多余;修饰成分,附加成分多余。
62、应改为:博物馆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年前的文物。
63、缺谓或多谓:句子缺少谓语动词或使用了多个谓语动词。
64、如:我们向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提意见”和“向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了,应删去“我们”)
65、例句: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茄子、辣椒、黄瓜、西瓜和西红柿等。(西瓜不属于蔬菜)
66、例2.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宾语残缺,这是1997年高考第6题的A项。句中“推广”的宾语应该是“经验”,而不应是“喂猪”;在“喂猪”后面加上“的经验”句子就通了。)
67、五、不合逻辑
68、例1.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与常理不符。“防止”和“不再”不合逻辑。)
69、1.搭配不当:句子中主谓、动宾、主宾等成分搭配不当。
70、例句: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关系。(好成绩“一面”与是否“两面”搭配不当)
71、第五种:成分赘余
72、示例1: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
73、语感觉察法: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
74、句子成分残缺
75、例6.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原因”与后“因为”重复,应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76、主宾搭配不当
77、例4.今天下午,我们班的任务是扫地、拔草、垫道和搞校园卫生。(分类列举不当。扫地、拔草、垫道都是“搞校园卫生”的具体内容,不能用表并列关系的“和”来连接。)
78、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
79、解析:“只要”改为“只有”。
80、示例2: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81、示例2: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
82、句子成分赘余
83、表意不明,就是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清楚,不明了。造成歧义的主要原因有数量词语的位置不对、并列短语关联不明确、省略不当、停顿不当等。
84、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或者出现重复多余,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罗嗦。常见的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85、她爱唱歌、跳舞和画画。(多谓)
86、主客颠倒: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于许多日本企业家是不陌生的。(应改为:“许多日本企业家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不陌生的”。)
87、例3.学习写作是否一定要多读多写呢?从前人的写作经验来看,这是一条必由之路。(“这”指代的内容未说明。)
88、如:第二课堂的活动推动了同学们积极自学的热情。(“热情”不能“推动”,应把“热情”改为“积极性”,或把“推动”改为“激发”)
89、例句: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忍不住和情不自禁重复)
90、五、表意不明
91、例如:昨天下雨。(缺谓)
92、(五)表意不明
93、词序不当:这种病句是由于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使得句子不符合语法规范或不合逻辑。例如:“我们的学校,美丽极了,书室、实验室、操场。”这个句子词序不当,应改为“我们的学校有书室、实验室、操场,美丽极了。”
94、词汇错误:包括词语搭配不当、词语误用、词语遗漏等。
95、如: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首先,它主语残缺,应在“被”前加上“他们”。“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是游击队。应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
96、解析:作者是加拿大华裔,而不是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97、病句的八大类型有:
98、两面对一面
99、语法错误:这是最常见的病因类型,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混乱、语序不当、词性使用错误等。
100、提取主干法: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以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
101、搭配不当,如:微风吹拂着树叶、街道,发出阵阵响声。
102、第一种:搭配不当
103、语句不通顺,前言不搭后语,比如他长着一双大脚,戴着一副大手套!
104、(3)成分残缺;
105、例3.南堡人民经过苦战,一道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该句缺谓语,句中主语“南堡人民”和状语“经过”,而没有谓语,若把“经过”一词前置句首,“经过南堡人民”便成为状语,“一道大坝”便成为主语,“屹立”成为谓语,这样的句子成分就不残缺。)
106、指代不明
107、六、表意不明
108、例2.两三百人,上千只眼睛,盯着落水者,居然没人下河救人!(两三百人怎么会有上千只眼睛呢?不合事理。)
109、如:采访这位先进工作者的是三个报社的记者。(“三个报社”还是“三个记者”?应该把“三个”放在“记者”前,或把“三个”改成“三位”或“三家”)
110、解析:“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态度”与“转变”搭配。
111、例句:用忘我奋斗的姿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新时代前边加“证明”)
112、句式杂糅: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句式混杂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
113、例句: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许多放在灿烂前边)
114、(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115、例2.地对于人类、特别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黄土对于原始社会极其落后的初级农业尤为重要。(“黄土”究竟是什么,句子并未说清,语意不明。)
116、如: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推广”的应是“经验”,应在“为了全面推广……喂猪”后加“的经验”)
117、这些类型是语病中比较常见的,通过对这些类型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修正语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