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4、《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5、江枫渔火对愁眠。
6、这首诗的原文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枫桥夜泊》通过写江南夜景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忧愁。
8、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9、答:这首诗通过写枫桥夜泊的夜景和心情,营造了一种幽冷,孤寂,旷远的很意境,有着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
10、夜半钟声到客船。
11、【译文】
12、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13、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14、诗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千古名句。
15、松江岸边枫树下,停泊着几只渔船,劳苦了一天疲惫不堪的渔夫们和衣而眠。生活的愁苦挂在脸上,他们相视无言。远处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16、白话译文:
17、《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18、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19、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20、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译文】: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21、枫桥夜泊译文及注释
22、问题中所问“枫桥夜泊”确实是一首古诗,属于七言绝句。
23、月落乌啼霜满天,
24、枫桥夜泊
25、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26、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教科书也收录此诗。
27、月亮已经落了,乌鸦啼叫,满天的霜气;江边的枫树,渔船的灯火,独自怀着忧愁入眠。姑苏城外幽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钟声,传到了客船。
28、诗翻译过来是这个意思:深秋的夜色,漫天遍野都是白白的霜花,月亮在西边的天际落下去了,偶尔听到几声乌鸦的惨叫,更加感到凄凉。
29、张继〔唐代〕
30、《枫桥夜泊》原文:
3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2、这首诗描绘了寒冷的深秋之夜,停泊于客船上的人,在月已落下的时候听着乌鸦的啼鸣,对着江边的枫树,听着远处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传来的敲钟的声音,对着渔火忧愁而眠的情景。
3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4、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35、关于这首诗,我们需了解下列基本内容:
36、【原文】: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注释】:
37、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8、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年间。其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不少文人逃到江浙一带避乱,《枫桥夜泊》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39、姑苏城外寒山寺,
40、而诗人的那缕愁思仿佛也随着旷远苍凉的钟声弥散开来,充斥着整个天宇。至此,诗人从视觉,听觉,感觉多侧面地烘托渲染了枫桥夜泊古诗词的神韵,引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