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日本人攻占青岛,一些仁人志士以及文人墨客,学界泰斗,学生及工人纷纷打起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严惩卖国贼。”等口号,上街游行,以唤起人民的爱国之心,有的学生甚至不惜让军警抓走,所以还我青岛是1919年的口号
2、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3、是1919年,五四运动时提出的口号。
4、三.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4.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5.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5、五四运动之《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6、五四运动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7、中国新旧革命的分水岭是———(五四运动)
8、五四运动的口号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五四运动从形式上的意义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9、“五四运动”后,哪个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
10、他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
11、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12、“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13、五四运动主要口号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等。
14、年国统区学生运动的口号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15、“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6、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开会,史称“巴黎和会”。由于国力衰弱,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失去了山东青岛的主权。消息传来举国震惊,全国一片反对声浪,北京大学的学生在5月4号这天上街游行示威,喊出了外争主权内惩奸贼的口号,给北洋政府施压,不让中国代表团在和会上妥协。迫于压力,北洋政府的代表最终没有签字。
17、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的反对。从而激起青年们的“五四运动”。抵制日货,买国货!
18、五二〇血案后,在中共组织的引导和推动下,学生斗争进一步发展为“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这一运动席卷武汉、重庆、广州、杭州、长沙、昆明、福州、南昌、桂林、济南、开封、沈阳等60多个大中城市。社会各界以及上层爱国民主人士,以各种形式支持和援助学生运动。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教授,纷纷罢教或发表声明,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谴责国民党政府,要求释放被捕学生。
19、反帝反封建是五四运动最明显的特点
20、"誓死立力争,还我青岛”是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中北京大学等高校的爱国学生喊出的口号。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进行的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21、口号是“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和"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3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22、年5月4日下午,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最早到达天安门。
23、特点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到运动中。(注意:此时还没有农民阶级!只有部分农民阶级参加了)
24、年10月以后,国统区学生爱国运动的主要口号是(反迫害)。
25、五四运动的口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头可断,青岛不可失"、“抵制日货”等。它的特点就是简单、直接、明了、有力量!
26、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
27、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国统区人民反对美蒋反动派的斗争日益高涨。为了正确领导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1947年2月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在白区对国民党的对策》,提出“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口号。
2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1919年5月的伟大的五四运动。
29、五四运动的特点主要是:
30、二.五四运动的口号五四运动的口号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31、外争主权内惩奸贼是指“五四爱国运动”。
32、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
33、年5月4日,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上海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提出“要饭吃,要和平,要自由;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34、一.五四运动的内容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合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35、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提出的三条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21条)
36、特点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这典型地表现为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改造抢到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37、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3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
39、五四运动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40、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第一人是——(李大钊)
41、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42、年在国区爆发的运动口号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1947年在国统区爆发大规模的爱国学生运动,口号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游行发生在5月20日,史称五20爱国运动。学生运动得到社会各界及上层爱国民主人士的支持和援助,把反对美蒋反动派运动推向高潮。
43、“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