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歇后语的由来典故

歇后语的由来典故

时间:2023-05-04 13:52:44

歇后语的由来典故

1、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

2、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

3、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4、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5、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6、歇后语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

7、歇后语的分类

8、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堪称天下一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刀削面起源于元代,是山西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面食,因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而得名,以刀功和削技的绝妙而被称为“飞刀削面”,功艺精巧的厨师削出来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鱼儿跃”。刀削面中厚边薄,棱角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配浆汁、蘸陈醋同吃,极具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是中国五大面食名品,在北方广为流行。

9、第二,喻事类。

10、谐音歇后语是一种汉语歇后语的变体,其特点是语音相近或谐音。据考证,谐音歇后语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清代,当时人们流传着一种称为“小曲”的文艺形式,这种形式以中国民间音乐为基础,结合了吟唱、编故事等多种表演方式。

11、猪八戒摔耙子,不伺候(猴)。

12、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13、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14、谐音歇后语是歇后语中的一类,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15、谐音类。

16、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

17、前后两部分用“——”(破折号)连接。

18、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19、沙和尚挑担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20、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

21、《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

22、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23、历史由来

24、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25、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

26、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27、第一,谐音类。

28、关公面前耍大刀--自讨没趣。

29、故事类。

30、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歇后语的由来典故

31、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32、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

33、刀削面传说,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十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一天中午,老汉取刀切面,结果刀被别人取走,老汉只好返回,拾得一薄铁皮,遂让老婆婆用铁皮切面!一片片面片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晋中大地。

34、歇后语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

35、孙悟空进八卦炉,窝火带憋气。

36、喻事类。

37、这种幽默形式在古代文学和文化中十分普遍,在许多三字经、四书、歇后语等经典著述中都有体现。谐音歇后语广泛地应用于生活、教育、文学、戏曲、小品、评书等领域。它不仅可以引人发笑,而且可以借用一句谐音歇后语来传递深刻的道德教育和生活智慧。

38、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

39、小曲的主要特征是节奏明快、动静相宜、押韵和谐、语汇丰富,加之流传广泛,引起了人们的热爱。

40、谐音歇后语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形式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民间传说、神话、宗教典籍等等。它们常常以一个或几个字为音韵相近或发音相似的谐音词为基础,构造语言幽默。

41、老鼠上街——人人喊打

42、唐僧喝了子母泉的水,心怀鬼胎。

43、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44、后来,一些地方的人们将这种语韵变幻的特色引入到歇后语中,创造出谐音歇后语,成为了一种有趣的语言游戏,深受人们喜爱和流传。

45、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

46、孙悟空的金箍棒,称心如意。

47、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48、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49、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50、第四,故事类。

51、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

52、面食故事——刀削面的历史由来

53、唐三藏念经,一本正经。

54、猪八戒吃人参果,没尝出啥味。

55、快刀斩乱麻--一刀两断。

56、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

57、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

58、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9、至今,晋中的平遥、介休、汾阳、孝义等县,不论男女都会削面。后来,“凤阳”出了朱皇帝(朱元璋)统一了中国,建立明朝,这种“砍面”流传于社会小摊贩,又经过多次改革,演变为现在的刀削面。刀削面柔中有硬,软中有韧,浇卤、或炒或凉拌,均有独特风味,如略加山西老陈醋食之尤妙。

60、歇后语的小故事有:

歇后语的由来典故

61、了解了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62、喻物类。

6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64、二郎神的哮天犬,下黑口。

65、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66、第三,喻物类。

67、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68、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