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平仄
1、对联要求仄起平收,所以区别上下联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是从看平仄。上联末字应该是仄声字(包括上声和去声),下联末字应该是平声字(包括阴平和阳平)。
2、上联: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3、西望瑶池降王母(仄)
4、对联有仄起平落之说,上联末字为仄声,下联末字为平声。
5、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上联最后一个字以仄收,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以平收。
6、一、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
7、对偶和对比的区别
8、在这一副对联里,上联的词组是:书山、有路、为径;下联的词组是:学海、无涯、作舟。抓住词组的最后一个字,就是要求山和海、路和涯、径和舟一定要平仄相对。这里除了径和舟因为是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上仄下平外,其他字的平仄只要相对就行,看,这副对联是做到了这一点的。除了词组最后一个字外,其他的字可平可仄,请看书和学、有和无、为和作,有的是平对平,有的是平对仄。
9、阵字为仄,洋字为平;人间(平平)/门第(平仄),间字的平对第字的仄。
10、范围大小区分。一般情况下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如常见的“家和国”之类词语。
11、东来紫气满函关(平)——李鸿章
12、平仄以拼音的声调来区分,第一、第二声属于平音,第三声第四声属于仄音。
13、上、下联中最后一个字的要求应该严格。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增”声字,也就是仄起平收。例:
14、首先,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另外,对联除了对仗等要求外,一般应上仄下平,就是上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上声和去声,下联结尾字的音调应该落在平声.
15、下联: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16、上下联的区分:
17、平仄和谐
18、(2)做到上下联的平仄是相反的、上下联各自句中的内容平仄交替,才能做到平仄和谐。
19、对联是“上仄下平”,也就是“仄起平收”。
20、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和烦琐。但按照现代汉语的分法(古代汉语中的比较复杂,我们使用的是“偷懒”的办法。),只需把读音中的一二声(如清:一声。明:二声。)视为“平”,把三四声(如马:三声。力:四声。)视为“仄”就可以了(诗词中的平仄也与此相同)。这样,可以使读者读起来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之感,从而朗朗上口。
21、平表示上联最后一字读音的音调为四声,仄表示下联最后一字读音的音调为二声。
22、平仄方法区分。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的最后一个是三声和四声的话,那就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的话,那就是平声。
23、综上所述,归纳到一点,就是在节奏点上,平仄一定要严。
24、上联的平仄字符,与下联对应的仄平字符正好相反,也有一些专属的字符不用和音节对应,这就需要专门去背一下了。
25、对联在平仄上有两个最最基本的要求,即①上联一定是仄声字收尾,下联一定是平声字收尾;②上、下联中对应词组后一个字的平仄必须是相对的(相反)。例如:
26、春联用平仄来分上联和下联的方法是:联句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的是上联,联句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 一般情况下,对联要求“仄起平收”:仄(声调第三声、第四声)起,平(声调第一声、第二声)收,也就是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 如果两联同平或同仄,不算完美的对联。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何确定? 一是看谁更平(平分阴平、阳平);谁更仄(仄分上声、去声); 二是按内容前因后果,“因”在前,“果”在后; 三是按时间先后,一般是先说早的,后说晚的; 四是看内容空间,一般是先说小的,后说大的,先说近的,后说远的。总之要意思联贯才为正确。 贴对联,因古人书写习惯是右起竖写,且以右为上,所以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
27、学海无涯苦作舟。
28、词组是中国文字,也是对联文字的基本单位。词组大多是由两个字组成,也有由三个字组成的。例:
29、贴对联的时候你面对着大门,上联贴在右手边,下联贴在左手边
30、对联平仄以声调决定的。对联最末一个字平声即(一二)声是下联,对联最后一个是仄声(即三四声)的是上联。
对联怎么分上下联平仄
31、上联在右面,下联在左面。
32、意思就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第三、四声音调),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第一、二声音调)。
33、现代区分平仄,通行的是:现代拼音的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和去声为仄声。
34、一般地,对偶句在上下句中同一位置上的字不能相同,而对比句则可以。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都是对比句。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则是标准的对偶(也叫对仗、对联)句。
35、二、词组的最后一个字。
36、一般地,同一半联中的平仄要相连出现,而两个半联中的平仄要分别与另半联的平仄对应出现。比如,上联中如果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则下联中相对应的位置就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37、(1)首先要了解平仄的意思,才能做到平仄和谐。在普通话当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第三声、第四声是仄。而在古声当中,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是仄。
38、张贴方法区分。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古代人写字都是从右往左写的。
39、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平声),如下联:兴xīng一声是上联,旺wàng四声是下联。
40、上联的末字,无一例外地都是“仄声”字。下联的末字,无一例外地都是“平声”字。如前例中的“柳、绣”(上联末字),“天、图”(下联末字)等。
41、按照上下联中的时间顺序分,时间在前的是上联,时间在后的是下联。如果人正对大门,按传统习俗上来说,上联应该贴在大门的右边,下联贴在左边,横批书写从右到左。
42、从平仄上分,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现代汉语中的三声和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现代汉语中的一声和二声;
43、上下联的平仄是相反的具体内容为:对联的上下联的尾脚或联脚是平仄相反的,就是做到上联是仄,而下联为平,正如平时我们所说的仄起平收。
44、三、长联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
45、如:烽火连三月,读做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读做平平仄仄平。
46、上下联的区分与位置
47、总的来说,上联最后的那个字一定是仄音,下联最后的那个字一定是平音。在现代汉语拼音中,一、二声为平音,三、四声为仄音。
48、书山有路勤为径;
49、长联由很多的句子组成,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平仄相对,这实际上是扩展了的词组的要求。这一点我就不细说了。
50、按照古书读法,上联在右,下联在左。现在有不少门上的对子和柱子上的对子,很多都贴反了,往往都是把上联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了。有时,贴反了不易被察觉,因为有的对联先读哪一联对意思的影响不大,而绝大多数都不行。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1、对联分上下联要看最后一个字的平仄音,仄音是上联,平音是下联,贴对联要上下工整对称,面前方右手边是上联,左手边贴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