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昆曲诗词演唱集优选汇总59句

昆曲诗词演唱集优选汇总59句

时间:2023-04-08 19:52:06

昆曲诗词演唱集

1、孙云青年时,家中遭到一次大的劫难。1900年夏,八国联军侵入天津。清直隶提督马玉昆率部抗击八国联军,曾在北仓孙家借住。清军与民团奋起杀敌,不幸败退。北仓一带遂遭敌寇洗劫,侵略军放火烧了孙家,家产十之七八被毁。孙云与其兄孙洪伊带着母亲离家避难,其弟孙仲华被法军击伤而死。孙云回家后,亲睹世代居住的家园已是一片残砖碎瓦,这一空前浩劫和民族被辱之惨景,深深刺激了她,使她痛感清廷的腐败和无能。孙云将国恨家仇埋在心底。

2、闲凝眄兀生生燕语明如剪,

3、至性至情气朴不华

4、其诗集中有几首是写孙洪伊的。如《怀兄》云:“萧条日晚独凭楼,万里关山正暮秋。普地干戈人尽避,不知何处泊行舟。”《病中忆兄弟》云:“星汉西流夜欲阑,病躯不耐五更寒。穷愁苦闷皆抛掷,欲解相思两字难。”诗前有小序云:“时兄在南京,弟出北口,皆不知其往址。”《省兄归途中作》云:“昨夜同兄话,今朝各一天。魂销无若别,眼倦不成眠,草色牵入恨,山形送客还。身随车北上,心在大江边。”《喜闻伯兰长兄有北上之说》:“未见归鸿消息来,又闻传语说君回。民心近已思新政,朝议终须用大才。讯寄平安修竹报,香生晚节菊花开。欲谋洗盏人应笑,且向闲庭扫绿苔。八载光阴似水流,新春一别忽经秋。传言似有归来意,转虑前途又滞留。”这些诗深深表达了孙云对兄长的思念,也体现了她对孙洪伊的理解与支持。

5、《梦仙诗稿》及《梦仙诗稿续集》,是孙云的诗歌作品集。《梦仙诗稿》于1924年刊于都门,共载诗302首,内含其长女罗真如诗21首、次女罗沛如诗31首,林纾、郑孝胥、蒋兰畬、王新铭作序。另附画作12幅,其中有孙云自己的作品,也有夫妻合画的作品,有的画上还有林纾等人作的题跋。《梦仙诗稿续集》1925年刊于都门,共载诗117首,其中有孙云诗21首,其余为罗真如、罗沛如诗作。诗集反映了母女三人的思想情感、艺术成就和生活经历。

6、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不久,身处官场险途的汤显祖慢慢消减了其经世致用的雄心壮志,上疏贬官事件后,汤显祖告别官场,将满腔报国热情投注于戏曲创作之中。

7、牡丹亭之游园

8、《牡丹亭》又名《还魂记》,为明朝汤显祖所作昆曲传统剧目。讲述的是杜丽娘梦想自由恋爱、死而还魂的故事,共五十五出。

9、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10、孙云热爱自己的家乡。诗集中既有她描绘津门景物的作品,也收入其身处异地的思乡之作。她生在天津北郊,深深爱恋乡间的田园生活。其《村居》诗云:“乡居无一事,市远不奢华。门外临溪水,篱边放野花。歌诗娱父母,学画写桑麻。无限田园乐,何须仕宦家。”《北仓村外晚望》云:“市散渡头喧,蒙蒙野色昏。春潮生潞水,夜火上津门。犬吠烟中郭,人归月下村。渔翁犹打桨,晚报见河豚。”《自潞河乘舟返津》云:“一帆风送下天津,绿柳环河水自春。舟泊铁桥回首望,夕阳红照渡头人。”《津第落成》云:“浩劫烟中旧业空,十年辛苦宅成功。家临潞水春潮上,里对津门小市中。待月庭宽先见影,种花溪近易施工。温凉堪益慈姑寿,僻静无违逸士风。”

11、孙云的诗歌创作可概括为八个字:关注现实,淳朴自然。作者善于选择生活中的典型事件,进行艺术概括,精于细节描写,形象真实生动,风格多样。蒋兰畬认为:“其诗亦无所效法,并无意求工,一出至性至情,其辞拙而不巧,其气朴而不华,诗家不敢为,亦不能为也。”王新铭说,孙诗纯“发之天籁”,且“不以琢饰为工”,然却“适合乎兴、观、群、怨之遗”,虽“为性情之流露”,并非有意为之,而又“不失其正”。

12、作为母亲,孙云十分注重家庭教育。她对子女的关爱和悉心教导尤其令人赞叹。她教孩子们习字作画,让长女真如、次女沛如从蒋兰畬先生学诗,从林纾先生学古文。1927年出版的马鸿翱《桑梓纪闻》中有《母女唱和》一文,其中写道:“孙梦仙女士云,天津人,伯兰先生之女弟也。性慧多才,工绘事,少就外传,学于海阳蒋香农先生。博通经史,习礼明诗,著有《梦仙诗稿》。长适同邑罗君云章,有贤声。事姑至孝,抚犹子慈,经营内政,井井有条。暇日犹不废吟咏,女公子真如、沛如,林琴南孝廉女弟子也,诗笔宛肖其母,一时传为佳话云。”

13、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14、忧国伤时,反对内战,是孙诗的主体和核心。1920年7月直皖战争,孙云以此为题作古风:“两军血战各先登,阵云惨惨日黯黯……可怜兄弟别多年,此日相逢生死路。又闻对阵哭声哀,父子叔侄各相遇。哭声哀怨遍前军,诸将茫然互相顾。”原来都是自家亲人,却被征来充当炮灰互相残杀。因此她接着写道:“疆场一将振臂呼,我辈同胞休自愚。莫为他人争势力,一家骨肉相冲突。”

15、林纾认为孙诗“多近体,而五律尤肖谢茂秦,实则发源于杜”,谢茂秦即明代文学家谢榛。其后他又说:“茂秦自茂秦也,夫人之诗无心与相类。”照此看来,孙诗还是取径于唐人杜甫,大概是偶与谢诗相近罢了。她的五言律诗虽然有谢榛之诗风,但却不一定是有意识地去学习谢榛,故谢还是谢,孙还是孙。

16、年,作品《春朝》在中国美术报发表。

17、孙云诗歌的题材颇为广泛,主要包括: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表达其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反对列强侵略,表现其爱国主义情怀;思念亲人,表现其情感世界;描述家乡美景与山川名胜;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题画诗、咏物诗,表达作者的艺术见解和文化情结。

18、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19、【皂罗袍】

20、《居庸关》《桑干河》《吕祖庙》《颐和园》《登燕京西城楼》《滹沱河》《长城》等,描写的景物或雄奇,或绮丽,大都是对大自然和历史古迹的吟咏,抒发个人情怀,畅叙内心感悟。《长城》诗云:“欲遏胡人马,长城筑大藩。军民防绝塞,盗贼起中原。已画阴山路,犹凭渤海门。至今余白骨,岂独尽征魂。”她游居庸关,回顾往事,有“国乱弃天险,前朝事一班”之叹。她写的是十三陵及其周边景象,对“庸君误国,生灵涂炭”发出深深的感慨。

21、孙云是位极富感情的女性。她的《哭曹氏先嫂》《哭张雁宾姨姊》《甲子正月九日车过法国医院因思表妹》《赠义姊刘善卿》《挽商叔贤女士》等诗作,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其《别弟》诗云:“坟前同祭扫,相送倍凄其。恋别人行慢,吞悲语出迟。回看父母墓,难诉女儿私。最是伤心处,归来只弟知。”诗前小序云:“洪宪之乱,举家皆避,惟弟守故宅,余归扫墓,与弟同行,即别。”

22、王新铭则认为,按“诗主性情,其旨温柔敦厚,故于女子尤宜”的说法,“闺中诗画代有传人,即如西谷、南田一门多艺,亦世所恒有。惟求之事亲能孝,教子有方,相夫惟勤,治家以法,凡女德之所贵,即美善而无遗。而又善画能诗,若夫人之才德具备、福慧兼全者,往往难之。此夫人之诗,所以与他闺阁之吟哦固自有别也”。这才是对孙云诗歌及其本人客观完整的评价。

23、“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既是赞叹花园春天的美好,也是反诘不肯走进自己生命欣赏自己美丽的人,具有着双重的意味。杜丽娘抒发了古代待嫁女子普遍的幽怨,在古代诗词中这种主题非常多,“劝君惜取少年时,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感叹形成了女子“伤春”的传统。

24、用今天的话讲,孙云是位知识女性,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贤妻良母。孙云孝敬自己的亲生父母是出了名的。对婆婆,她亦是尽心伺奉,无微不至。婆婆年迈有病,饮食起居皆由孙云照管,颇得老人欢心。孙云的几个侄子早年失去父母,孙云子女虽多,她还是主动担起侄子们的教养之责,而且不分亲疏,爱同己出。

25、《牡丹亭》的作者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26、年,作品《花涧》在香港“中国当代名家画展”展出。

27、【皂罗袍】是本折的高潮,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心态变化。郁郁寡欢的杜丽娘到了繁花似锦的花园中,花园中的勃勃生机激发了杜丽娘心中被压抑的人生欲望。杜丽娘看到花园里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禁不住由衷地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赞叹中夹杂着深深的伤感,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样多姿多彩,然而却无一人走进来。

28、《咏瓶中芍药》《自来水》《秋柳》《莺》《蝉》《夹竹桃》《荻花》《板桥砚》等均属咏物诗范畴。如《秋柳》云:“萧萧黄叶落秋声,又见西风满蓟城。记得离亭人击马,淡烟微雨正清明。”《自来水》云:“山泉河水总相同,管静沙沉处处通。能使一溪分万派,何当引取助农工。”《迎春花》云:“小倚阑干玩物华,黄金妆点主人家。千红万紫都无色,独占春前第一花。”各诗皆不直接咏物,却内蕴丰富,万物尽活,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29、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30、孙云生活的年代,内忧外患,自幼造就了她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其《感事》一诗云:“革除年代兆干戈,奈此生民涂炭何。王子作宾朝玉马,孤臣忧国泣铜驼。黄河难俟澄清少,沧海横流变故多。大地残灰轮自转,茫茫陈劫几回过。”七绝《伤乱》云:“连天烽火奈何情,秋夜初长梦屡惊。因极思眠眠不得,风吹败叶打窗声。”

昆曲诗词演唱集

31、孙云善画,多才多艺,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力甚高,《杏林春燕图》《题杨晋牧牛图》《题王靖节秋山行旅图

32、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33、《捉人捉骑》《诸将》两诗生动记述了军阀发动战争而造成的平民百姓走投无路的悲惨景象,对军阀的穷兵黩武、祸害百姓进行了无情的揭露。笔者在《孙云作诗反内战》中曾论及这两首诗。

34、孙云精于绘画,尤善花卉。蒋兰畬说,其“如曹溪参禅,深得无师之智”。也有人称其画宗寿平,尤善摹前人旧作。林纾说:“夫人初以画名,余方之南楼老人及恽冰,每读所作,辄为倾倒。”南楼老人即清初女画家陈书,恽冰是清初另一位女画家,恽寿平之后。林纾对这两位女画家的作品情有独钟,他从孙云的画中看出陈书、恽冰的风韵,故对其画作更是推崇有加,每读所作,尤倾倒之。客观地讲,孙云作画确有深厚的传统根基。她除了汲取恽寿平等人的绘画精华,也深受天津张兆祥、马家桐画风的影响。但她“师古人”,更师“造化”。与孙云同门的王新铭尝言:“夫人精绘事,最好写生,纯师造化,人得片纸为珍。”孙云本人也多次提到,她不仅在家中院内对景写生,还曾带着她的女儿前往香山等地写生作画。孙云的画作清新典雅,又富生活气息,这与她注重写生有直接关系。

35、甲午战争,清廷以失败告终,派李鸿章出使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眼见得国土沦丧,孙云悲愤地写下《闻台湾失守有感》:“长空飞雁去悠悠,怅望天南独倚楼。军国何关儿女事,深闺犹抱杞人忧。戎狄凭陵患已成,诸君无术致升平。北洋门户亡天险,不独澎湖委去轻。”后来她又写下《登望海楼》一诗。诗的开头说:“辽海茫茫路几千,水军曾此驻戈船。登楼东望疑无地,触目伤心忆昔年。”她想起“牙山战血同儿戏,海门天险嗟无地”。诗的结尾借南宋名臣胡铨《上高宗封事》中的话,愤怒地说:“吁嗟乎!怒涛千丈冲天起,何时涤尽和戎耻。尚忆前朝胡邦衡,奋身欲蹈东海死!”端午节,她想到屈原,但国贫民弱,作诗慨叹:“潮水难招青史魂!”

36、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37、那牡丹虽好,

38、关注民生忧国伤时

39、诗境之妙闺秀所无

40、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41、就在《梦仙诗稿》刊行的这一年,孙云遭遇到莫大的不幸,她竟连丧二女,先是在4月,刚刚10岁的罗婉如病故,10月,年仅24岁、能诗善画的长女罗真如也病故。孙云悲痛至极,怀着巨大的心理创伤,写下多首痛忆亡女的诗篇。其《甲子仲冬余携子女辈回津痛忆亡女真如成此三绝》云:“遗稿犹存何忍看,此行无意反长安。于今多少伤心事,欲释情怀触目难。”其他相关诗作亦被收入《梦仙诗稿续集》中,如《观亡女真如哭其妹婉如诗》。其《思真如》有云:“哭妹吞悲劝母时,临终犹作慰亲辞。柔肠倍结千回转,此日伤心汝不知。”

42、年,作品《引鸣》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办的“首届全国中国画展”。

43、他春归怎占的先?

44、那荼蘼外烟丝醉软,

45、在罗、孙夫妇的培养和引导下,孩子们个个德才兼备。其子罗沛霖为两院院士。他于上海交大毕业后奔赴延安,抗战胜利后,被党组织派赴美国深造,获博士学位,为新中国电子技术开创者,中国工程院创始人。他通音乐、书法、诗词、昆曲,著有《罗沛霖文集》。孙云的另一个儿子罗泽霖曾留学日本,亦为博学多才之人。留日期间,孙云曾作《岁朝图》寄给泽霖,并作诗云:“远隔重洋路,遥怜寸草心。画图为尔寄,同此岁朝春。”可见母亲对儿子的关心与疼爱。

46、孙云相夫教子更是传为佳话。今仅从孙云《外子晚归闭户以待》一诗即可见夫妻感情之笃:“沉沉斜日入低廊,寂寂无声夜气凉。闭户待郎即不返,炉烟已尽又添香。”闲暇之时,常常是梦仙作画,云章题字,夫唱妇随,珠联璧合,伉俪情深。林纾曾经感慨地说:“吾友云章一家团圆之乐,真旷代所稀。”王新铭慨叹:“罗子云章得专心职务,更有余暇怡情书画,亦莫非夫人善理家政有以使之,然世称贤内助,当莫夫人若。”

47、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48、年,作品《水乡岭》在《作品与争鸣》杂志发表。作品《秋渚》被中南海收藏。

49、年,作品《宿雨初霁》在日本“中国北方山水画展”展出。

50、年,作品《寒香》被文化部收藏。

51、《长辛店面佣妇》是一首长篇纪事诗,全诗以对“新雇一仆妇”因战争和内乱造成其家破人亡的惨剧,控诉社会的黑暗。诗的最后说:“六人已死一身存,痛苦全家遭此难。我劝老妇莫伤情,国家多故民命轻。不见西南各行省,十年争战未休兵。”

52、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园惊梦》就是用该曲牌演唱的。

53、工书善画相夫教子

54、良辰美景奈何天,

55、孙云这位满怀爱国襟抱、情感世界丰富而又极具知识素养和艺术品位的女性,今天我们了解她,认识她,确有其特殊的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位几近淡出人们视野的女诗人和女画家,会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愈加为当今的人们所推重与钦佩。

56、孙云从小好学,幼时从刘士瀛启蒙,饱读经史。后来问业于滦州名儒、爱国志士蒋兰畬。孙洪伊曾和蒋兰畬合办天津河东中学,蒋任校长,孙为董事长。蒋乃饱学之士。王新铭(亦为蒋之门人)于《寿云堂诗集后序》称:“先生平日讲求有用之学”“诗古文辞皆自成一家之言”。其诗“往往感于心而托于言”(孙洪伊《寿云堂诗序》)。蒋兰畬教孙氏兄妹“以学问用事”“能施于事,有补于时”。孙云作诗亦在很大程度上得之于蒋先生的导引。蒋兰畬老无所依,被孙云接至家中,颐养天年。

57、汤显祖辞官回乡后,在生活中耳闻目睹了一些青年男女的爱情遭遇,这些经历激起了他的创作感情。于是开始了《牡丹亭还魂记》的写作。

58、孙云能诗善画,多才多艺,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力甚高,《杏林春燕图》《题杨晋牧牛图》《题王靖节秋山行旅图》《杨香打虎图》等为她的题画诗。这些诗作大都婉丽而含蓄,于幽雅清淡中有所寄寓,展现出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透出的是深刻独到的人生理念。如《题画》一诗云:“何处芬芳春色浓,行行且欲问山农。寻春才入桃源路,谷口云生又几重。最羡山居远俗氛,每当晴日益欣欣。老翁负手观泉处,童子闲随扫白云。”

59、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