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陶渊明诗赏析72句

陶渊明诗赏析72句

时间:2023-04-04 14:25:14

陶渊明诗赏析

1、他留下了很多流传千年的诗句

2、诗先说自己老了:“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被”,覆盖。说:白发已布满了两鬓了,肌肤松弛也不再丰满了。这两句写老相写得好,特别是后一句少见有人道出。后面是写儿子不中用:“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总写一笔五个儿子不喜读书,不求上进。下面分写:“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舒是老大,十六岁了,而懒惰无比。“故”,本来,一向。按,“匹”字的字形近于“二”、“八”之合,这里用了析字的修辞法。“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阿宣是老二,行将十五岁了,就是不爱学写文章。“文术”,指文章技艺。按,用“志学”指代年龄,是出自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话。这里语意双关,到了“志学”的年龄而不志于学。“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雍、端是两个孩子的名字,他们都十三岁(可能为孪生兄弟或异母所出)了,但不识数,六与七都数不过来。按,六加七等于十三,这里用了数字的离合。“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通子是老五,快九岁了,只知贪吃,不知其它。“垂”与前“行”义同,都是将近的意思。按,这里用了“孔融让梨”的典故。《后汉书·孔融传》注引孔融家传,谓孔融四岁时就知让梨。而阿通九岁了却是如此,可见蠢笨。作者将儿子一一数落了一番后,感到很失望,说“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杯中物”,指酒。这两句意思是:假若天意真给了他这些不肖子,那也没有办法,还是喝酒吧。

3、(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4、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6、(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

7、陶渊明的诗歌可以分为五大类,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和赠答诗。田园诗和咏史诗是陶渊明的主要创作,也是他成就的代表。田园诗表达的是陶渊明向往追求的田园生活,抒发了悠然自在、知足淡泊的思想情感,体现了陶渊明追求真的人生哲理;咏史诗是陶渊明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在咏史的同时又抒发情怀,展现了一种大气豪迈的特点。

8、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9、陶渊明还是中古时代的一位思想家,他崇尚老庄的自然美学观,同时他又生活在田园之中,很自然地,把田园生活和诗歌联系在一起,成就了中国田园诗歌的辉煌。他以自然为美,以真为美的思想,都突出了他的品格和个性,使读者强烈感受到诗人傲岸不屈,追求自由的人格魅力。千百年来,陶渊明的文学思想,他的品格,他的诗歌,他的田园,乃至他的那份悠然,都对后世诗人与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崇拜和效仿的对象。

10、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11、陶渊明的诗歌平淡自然,无论在叙事、写物还是描景上都是朴质无华的。诗歌的内容贴近生活,思想感情非常的浓厚真切。陶渊明的诗歌题材以田园生活为主,描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寻常小事,虽平平淡淡,读起来却有滋有味。

12、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13、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14、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15、这首诗大约是陶渊明五十岁左右时作。责子,就是对儿子的责备、批评。

16、“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希望能帮助到您,O(∩_∩)O谢谢,祝愉快

17、《杂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

18、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19、诗歌特点一:平淡自然、情真味永。

20、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21、而他对后世的贡献,我觉得分为三点:第一,他创立了田园诗派,第二,他的文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第三,他留下了很多流传千年且脍炙人口的诗词。

22、(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杂诗》

23、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24、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25、用诗来描写儿女情态,首见左思《娇女诗》,唐代不少诗人都写有这方面作品,陶渊明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这对诗歌题材的扩大及日常化是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的。

26、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27、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28、诗歌特点三:语言质朴,生动精妙。

29、这首诗写得很有趣。关于它的用意,后代的两个大诗人有很不相同的理解。一个是杜甫。他在《遣兴》中写道:“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这是说,陶渊明虽是避世隐居,但也并未进入忘怀得失的境界,他对儿子品学的好坏,还是那么关心的。一个是黄庭坚。他在《书陶渊明责子诗后》说:“观渊明之诗,想见其人岂弟(同恺悌,和乐安闲的意思)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杜甫的意见是认为《责子》此诗是在批评儿子不求上进,而黄庭坚予以否认,细味此诗并联系其它作品,似乎杜甫的意见还不能完全否定。

30、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陶渊明诗赏析

31、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32、诗歌特点二:浑融完整,意境深远。

33、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34、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35、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36、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形影神三首》

37、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38、陶渊明生活在东晋将亡、故国南北分裂的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做官的时候,不慕权贵,毅然决然丢下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于是解印辞官,从此归隐田园,成为中国田园诗派创始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人从达官贵人的车马喧扰,官场黑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硬是把生活过成了另一个精彩的样子。

39、诗歌特点四:题材广泛,特点多样。

40、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41、(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

42、崇尚自然是陶渊明的核心思想,在诗歌的著作中当然也不例外。他的语言质朴实在,不娇柔不造作。就如同本人一样,陶渊明在仕途上始终保持着品德节操的纯洁。因人格的坚定与生活体验高度合一,创作出来的诗句就很有感染力。

43、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44、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45、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46、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旦过去便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47、文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48、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49、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50、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51、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52、创造了田园诗派

53、(2)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杂诗十二首其一》

54、(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55、陶渊明的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平淡自然与深厚醇美的统一.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在表现方法上,这些诗歌多用白描手法,语言朴素自然,少见华丽,但这并不意味着平淡无味.在田园诗平淡的描写中蕴含着陶渊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他美好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同时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富有意境,所选的景物多具有鲜明的特征,且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征.陶诗还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使平凡的素材表现出不平凡的意境,这种情,景,理交融形成的意境十分和谐,往往令人神往.

56、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57、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58、陶渊明是第一个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创作出大量田园诗,并创立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他更被后世誉为山水田园诗歌的宗师。千百年来,历代许多大诗人如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无不敬仰效模他,对后世影响深远。

59、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60、人生在世就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

陶渊明诗赏析

61、陶渊明的诗词,足以流芳千年,是因为他的诗词中,可以读到人生哲学,可以感受到他的淡泊悠然,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他的诗词里还有自然之美,平淡之美,生活之美!所以我觉得读陶渊明的诗,不但可以感悟人生,还可以领悟尘世之美,让人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62、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63、陶渊明诗歌丰富多彩,其特点平淡自然、情真味永;浑融完整,意境深远;语言质朴,生动精妙;题材广泛,特点多样。陶渊明的诗歌大都是追求自然美,求真善美,从中体现自我的生活情趣和超脱的心境。

64、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65、陶渊明诗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句子。这些句子用白描和写意的手法,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的诗意盎然,丰富了读者的想象,好像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生动有趣、意境深远的画面。

66、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67、诗题为《责子》,诗中确实有对诸子责备的意思,作者另有《命子》诗及《与子俨等疏》,对诸子为学、为人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陶渊明虽弃绝仕途,但并不意味着脱离社会、脱离文明、放弃对子女教育的责任,他还有种种常人之情,对子女成器与否的挂虑,就是常情之一。杜甫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此诗的。但是,杜甫的理解又未免太认真、太着实了些。批评是有的,但诗的语句是诙谐的,作者不是板着面孔在教训,而是出以戏谑之笔,又显出一种慈祥、爱怜的神情。可以说,儿子的缺点都是被夸大了的,漫画化了的,在叙说中又采用了一些有趣的修辞手法,读者读着时忍俊不禁,可以想见作者下笔时的那种又好气、又好笑的心情。不妨说,这是带着笑意的批评,是老人的舐犊情深。这样看来,黄庭坚的体会又是颇为精妙的。

68、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69、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70、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71、官场失意者,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一个浪漫主义多过实用主义的人

72、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公元41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