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bó,最早见于西周中期金文。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博”字基本含义为多,广,大。如:广博、渊博;引申含义为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如:博奕、赌博。
2、读音:jìjìnhūdào
3、技进乎道,意思是: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接触到了“道”,即天地规律。
4、“达”的基本含义为通,如四通八达、达德;引申含义为通晓,如洞达、练达;遍,全面,如达观;引申含义为通晓,如洞达、练达。
5、出自《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6、在日常使用中,“达”也常做动词,表示到,如到达、抵达。
7、作者魏源:魏源(1794—1857年),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县(今在隆回县)金潭人。其祖父魏至顺,因变卖家产救邵阳县全县灾荒而使家道中落。魏源在幼年时代家境已经贫寒,这就使他与中下层社会有较多的接触,了解更多的民间疾苦。
8、达读da,二声。则读ze,二声。兼读jian,一声。济读ji,四声。天读tian,一声。下读xia,四声。
9、博雅达观繁体字:博雅達觀。
10、dǎzéjiānjìtiānxià
11、原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意思是天地间的生命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
12、《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部编版高中语文上册
13、“天”的基本含义为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如天空、天际;引申含义为在上面,如天头。
14、沧海一粟拼音:cānghǎiyīsù英文:adropintheocean解释: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微不足道的事示例:丁玲《牛棚小品》:“我们只是~,不值得哀怨!近义词:九牛一毛、太仓一粟、微不足道反义词:恒河沙数歇后语:麦粒掉进太平洋里
15、在日常使用中,“天”也常做名词,表示人的头顶,如天灵。
16、出处:技进乎道,出自魏源“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意思是,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接触到了“道”,即天地规律。
17、相关句子: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
18、在现代汉语中,“博”字还有用自己的行动获得的含义。如:博取、博得。
19、指天地间的生命,渺小得如同一粒栗米,短促得如同只能活几个小时的蜉蝣。用来感叹生命的短暂、人的渺小。
20、大智若愚读音 dàzhìruòyú若:好像.才智出众的人在处理很多日常事情上显得很傻,很迟钝,很吃亏,但是在事关自己的根本大事上却做的很出色,很成功. 《词源》里的解释: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人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理上之悟,是一悟,已近‘愚’之境界;事上之悟,事事悟,时时醒,持守如一,乃一大智者.大智者,愚之极至也.大愚者,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外智者,工于计巧,惯于矫饰,常好张扬,事事计较,精明干练,吃不得半点亏.内智者,外为糊涂之状,上善斤斤计较,事事算大不算小,达观,大度,不拘小节.智愚之别,实为内外之别,虚实之分.出处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有智能的人不露锋芒. 关闭示例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二·骆文忠公遗爱》:“自有诸贤拥护而效其长,岂其~近义 大巧若拙、虚怀若谷、不露锋芒.反义 深藏若谷、锋芒毕露、不可一世、愚不可及.歇后语 扮猪吃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