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晓之以喻【43句文案】

晓之以喻【43句文案】

时间:2023-03-15 16:03:09

晓之以喻

1、【示例】: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不如作~之《水浒》《西游》文字也。★胡适《逼上梁山》

2、一、指代不同

3、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4、喻之以理、喻水染水

5、这篇家喻户晓的文章是鲁迅写的。

6、君子:像这种君子与小人截然二分并且完全对立的说法,在《论语》多次见到。事实上,我们所见的几乎都是二者之间的人。因此,在理解时,要有“动态人生”的观点,就是把“君子”视为“立志或努力成为”君子的人,小人则是“无心或放弃成为”君子的人。只有这样理解,才可进而主张:君子若是懈怠,可能沦为小人;小人若是上进,可能改头换面。如此一来,孔子的教育工作才有实质的作用与效果可言。

7、接着,把烧毁债据的事说了,孟尝君听了非常生气,但也无法挽回了。时隔一年,孟尝君遭了大难,被免去了相国的职务,只好迁居到薛地去。到那里后,看见百姓们欢迎。孟尝君非常感动,对缝宣说:“你给我买的‘义’字,今天我才看见呀!”

8、喻之以理:喻:晓喻,开导。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

9、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门下有一个食客叫冯谖。有一次孟尝君叫他去薛地讨债,冯谖问:“收完后买什么东西给您呢?”孟尝君回答说:“我缺什么你就买什么吧!”冯谖来到薛地,把债户召集起来说:“孟尝君不要还债了。”

10、喻水染水: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通过山势走向与坡岸曲折或与水有关之物以形容水之存在。

11、【近义词】:妇孺皆知、众所周知【反义词】:默默无闻、闻所未闻【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广为流传【成语故事】:唐文宗时期,御史中丞李孝本因他人事发受到株连被杀后,他的女儿被召进宫,右拾遗魏暮认为这样做有违人伦,就上书劝阻,皇帝接纳他的意见并放了李孝本的女儿,皇帝在诏书中辩解说:“收李女入宫是为王子打扫宫殿,这不是家喻户晓的事。”

12、比喻:用相似的特点来更好的说明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出自《论语·里仁》。

14、家喻户晓【拼音】:jiāyùhùxiǎo【解释】: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出处】:《汉书·刘辅传》:“天下不可户晓。”

15、二、引证用法不同

16、出自《礼记学记》

17、譬喻:晓譬劝喻。

18、家喻户晓[jiāyùhùxiǎo]: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19、譬喻:把一个事物的特点加在另一个事物上。

20、譬喻:秦牧《花城·思想和感情的火花》:“人们把牡丹譬喻为‘木芍药’,把芍药譬喻为‘草牡丹’,把煤譬喻为‘黑色的金子’。”

21、譬喻,汉语词汇,拼音pìyù,释义比喻,打比方。晓譬劝喻。亦作“譬谕”。写作时,运用联想力,找出与所要描写的对象有类似特点的人,事,物来比喻说明,这叫做譬喻修辞法。

22、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23、君子行事因为按“义以为质”,所以能做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处有,可处无”“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正由于君子建立起了自己的内心标准——义,所以能够“泰而不骄”“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等等差别,都源于行事时这一点用心的不同,而君子小人立分。

24、喻之以理。解释:喻: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出处:宋·洪迈《夷坚志·丙志》第14卷:“然此妇见鸷兽不怖悸,乃能言之有理,亦难得也。

25、出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心思想的存在。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做什么不做什么君子都是“义之与比”后才为之的。君子转物。

26、小人以外在的东西作标准、作参照,并且主要以利来衡量,其行事时不按义、不按该与不该,而按有利没利,利多利少。小人受物所转。

27、譬如,拼音是pìrú,汉语词语,释义是比如、与其。出处:《周礼·考工记·弓人》:“恒角而达,譬如终绁,非弓之利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人毁君,君亦毁人,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三国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8、具体含义:指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29、近义词:妇孺皆知、众所周知、尽人皆知、人所共知、名闻遐迩、声名远播、举世闻名、誉满天下、远近驰名、赫赫有名、家见户说。

30、债户们喜出望外,把债据全部烧掉了。冯谖赶着马车回来了,孟尝君问他:“怎么样?”冯谖回答:“全部收完。”“买什么东西回来了?”冯谖回答:“您叫我买您没有的东西,珍珠、宝贝、马匹、美女您有的是,所缺的就是一个‘义’字,所以我给您买了一个‘义’字回来了。”

晓之以喻

31、关于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故事

32、喻之以理喻:晓喻,开导。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

33、比喻: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二:“你的比喻不对!男人是不能够拿花来比的。”

34、◎易解: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也明白教育之所以衰落的道理,然后就可以为人师表了。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只引导而不强迫,使学习的人容易亲近。教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得以充分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使学生能够自己思考(以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亲近又能自动思考,这才是善于晓喻了。

35、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喻)户晓。”

36、扩展资料

37、反义词:默默无闻、闻所未闻、鲜为人知。

38、比喻:打比方;用某些相类似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

39、三、侧重点不同

40、符合条件的成语只有家喻户晓。

41、喻以利害。解释:把事情的利害关系给人讲清楚。出处:《北齐书·薛修义传》:“遂轻诣垒下,晓以利害”。造句:此事非同小可,应对他喻以利害。

42、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43、在淳熙八年(1181)﹐朱熹曾请陆九渊登白鹿洞书院讲堂﹐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章﹐他用“义利之辨”来讲儒释区别,以说明自己为学的理论根据。听者都十分感动,至有泣下者,朱熹又请陆九渊书写讲义《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将讲义刻于石以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