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导并严格督促孩子全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越是聪明的学生,越要注意学习的计划性,思维的逻辑性,书写的条理性。培养他们经常反思的习惯。对聪明但容易骄傲、贪玩好耍的学生,尤其不要过多的夸奖,应让他感觉到刻苦学习,取得好的成绩是自己的本分,本就应该这样。
2、然而,小学生、初一学生中,一部分学生贪玩好耍成性,不思进取,学习习惯非常糟糕。造成的原因,是家长总希望孩子能快乐地学习,怕他吃苦,怕他受累;是家长和老师督促、教育不够。
3、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与亲人、与老师、与同学的关系。
4、第二,告诉孩子,不要迷信天才,要相信勤奋。
5、“勤奋”里面包含的内容太多。首先是要有主观愿望,有一个自己去努力的目标,其次是控制力和忍耐力。把主观的愿望,和控制力,和忍耐力融合为一体,就成为一个人的意志力。所以“勤奋”总是和意志力在一块儿。对于刚进初二的孩子,意志力是培养的目标。但是,现在城市里的独生子女们,经常连一点点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都不能承受。培养坚强的意志力,谈何容易!所以,希望孩子勤奋,还是先从忍耐力开始吧!
6、在上个学期,我没有好好去学习,没有好好去理解,所以在上个学期的考试才会考得那么糟糕,那么的差。这段经过不断的反思,在新的学期我要更加努力,我要整装待发,要以一个状态全开的我去迎接这个学期的起点站,奋发图强,永不停步。
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的工夫,一个学期就很快就过去了,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又有新的工作等着我们来学,等我们来消化,去理解。
8、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初二一年的知识量要超过整个小学六年的二倍。这时,不努力是绝对学不好的。
9、要教育孩子爱祖国,树立理想。要爱护、帮助弱小。
10、肯动脑筋,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11、现在初中学生学习成绩好坏主要不是取决于智力因素(智商),而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情商)。
12、由于学生刚进入初二,心理发展不成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困难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自我安慰,自我放弃。
13、意志力和毅力上的原因
14、教育界有句谚语: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15、这样做,是因为孩子是非判断力较弱,又正是理想和价值观形成时期,需要家长帮忙筛选、过滤周边的朋友。
16、一般来说,成天对他人意见一大堆的人,往往比较狭隘、偏激。家长应教导他学会“换位思考”,去缓解心理上的不平衡。以爱心、宽容之心去包容他人,善待他人,体谅他人,友好相处。
17、学习习惯上的原因
18、不要只强调学生的成绩分数,而要看成绩是如何得来的。是靠死记硬背,还是明白了道理?是独立思考,还是仅仅模仿而已?是“形象思维”取胜,还是“抽象思维”的结果?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参与的程度。
19、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有一部分学生较聪明,在小学学得很轻松,所以不需要十分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20、改善学习方式。
21、如何培养孩子刻苦、勤奋的优良品格?
22、理想和价值观的因素
23、为孩子的世界保留一片净土。
24、小学是人的一生比较平稳的时期,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只要学习努力,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取得好的成绩并不太难。在小学时期,“语数双百”司空见惯,90分以下一般就算差成绩了。然而,就在这“美好”的背后,不少学生在小学时期就已经种下了“初二分化”的种子。如:学习方式属于死记硬背的、凭“小聪明”但学习习惯不好的、知识面很窄的等等。这种类型的分化不是“智力分化”,但会造成“智力分化”。
25、若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不勤奋学习是不可能的。明白要成才非学不成。任何的机遇都是勤奋劳动获得的,只有拼奋斗,才是通往成才的桥梁。秋天的硕果从来不属于春天的赏花人,而属于春天的辛勤耕耘者。明白勤奋学习需坚持到底。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只要坚持到底,一定会成功。
26、不是学生不聪明,而是视野太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习惯出了问题。
27、初二分化的实质是深层次思维的缺陷
28、个性与人际关系的尴尬
29、行业公认,初二是孩子成绩下滑的高危期!
30、学习的实质并不在于知识量,而在于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1、知识面要尽量宽阔。
32、细致、扎实、严谨、高效的学习习惯
33、初二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这时的孩子如果没有理想,有不正确的价值观(如拜金主义、虚无、仇视、冷漠等),就会形成人的发展的“价值空白”或“价值邪恶”,以后再也不好教育了。这不仅仅会造成学习上出现分化的问题了,重要的是,他的人生之路怎么走,都让人担忧。
34、这些学生常常会因为聪明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他们错误地以为,取得好的成绩,原来如此简单,不认真不努力也可学好。
35、我觉得写反思,最重要的就是现有一个主题。再写清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件事的发生,又将如何处理,要把自我思考的过程写下来,并明确后面要怎么做。
36、性格比较狭隘、偏激的学生,或内向而不善于交流的学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问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有的因人际上孤独而出现心理疾病,有的会交坏朋友,有的会从不良书刊、游戏和网络上寻找寄托。
37、养成了做事马虎,不求胜解,怕吃苦等不良习气。
38、正文如下:
39、培养孩子
40、又由于学习的长期性,需要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但部分学生缺乏起码的意志和毅力,怕吃点苦,怕受点累,就产生应付的心态,造成学习不扎实,分化下来就是必然的了。
41、关注学习成绩的“智力含量”。
42、关注孩子结交的人,了解孩子交朋友的情况。
43、要做对国家和人民有贡献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家庭和父母有报答的人,对自己负责的人。这些不空洞,都是很现实的。
44、多为他人服务,多帮助他人,多与人交流,多交朋友。心里有事要向朋友向师长倾述。家长要经常和孩子沟通,做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思想动态,及时给予开导。
45、很多孩子在小学、甚至在初一都是“好学生”,怎么一到初二就滑落下去了呢?
46、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47、家长应该做点什么呢?
48、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忍耐力。
49、交什么样的朋友,能反映出孩子是什么样真实状态。帮助孩子结交好朋友,断绝坏朋友。
50、非智力因素即品德、意志、毅力、兴趣、体力,还有习惯等因素。
51、要有大量的课外学习、大量的生活实践作为“背景”。家长要注重孩子的知识积累,为孩子创造课外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环境和条件。
52、对知识的简单应用是“浅层次思维”,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是“深层次思维”。初二的教学内容和以前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为主,变成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为主。学生的“思维准备”在小学没能做好,到了中学仍然按小学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和思考,当然会变得很吃力,于是就被分化下来了。
53、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每个人的学习终身受益,也是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具体指上课习惯、自习课习惯、做作业习惯、预复习习惯、考试习惯、记忆习惯、反思的习惯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就要看每个人的意志、品德等方面,尤其是遇到困难时非智力因素就非常突出。
54、让孩子尽量少接触家长生意场、官场上的朋友。生意场、官场上的好的东西,等孩子长大成人了再学,也不迟。
55、小学时期,由于孩子的智力发育和知识水平都还很低下,弱化“形象思维”的培养是不可取的,过于强化“抽象思维”往往又不适宜。初一、初二,正当时。要注意孩子的以下几点:
56、以上说的这些,让我们看到,决定孩子“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的关键,就在于初中二年级,这个阶段既是成绩下滑的高危期,但把握得好,也可能成为“弯道超车”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