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孟子明确提出人性本善说的,出自《孟子·告子上》,大致内容是公都子询问孟子关于人性论的观点,孟子予以解答,具体提出人性善的观点.依据是:①性无善无不善也②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③有性善,有性不善④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也。5、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6、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7、或相倍蓰而无算嗜,不能尽其才者也8、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2、三字经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运,就是人生下来时,不店是谁,没有善恶之分,由于后天的教育,使得人的习性相差很大,其实善与恶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有善就一定有恶,比喻说一个人经常做好事,别人叫他好人,一个人经常似坏事就被叫恶人,有对比才有善恶之分。
3、性恶论则不同。普遍看法以荀子为性恶论的鼻祖,其实不然。荀子的性论,称为“性朴论”更为合适,有些接近西方洛克的“白板说”。这点在此不做过多解释,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一下相关资料。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因为世间的确有很多恶人,他们作恶多端,屡教不改,没有同理心,便认为这些坏人,性本恶
4、人之初始,至善的本性无非就体现在饿了要哭,饱了对父母笑。待慢慢长大后,则能体现在孝顺父母、忠信友人、造福社会。这都是善萌芽和成长的结果。若是不懂得浇灌至善这颗种子,任由私欲和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便会滋生出很多恶来。
5、人性本善是指善良是人的固有属性,是对人静态的评估。人性向善是动态地评价人的变化。向善这种趋势还需要外在力量的参与。
6、人性向善是指人的本性有求善的内在驱动力。
7、小屈原看见家乡的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沿街乞讨,伤心地落下了眼泪。
8、人性本善,出自《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说的是人刚出生时,都是善良的,善良是人的本性,只是因为以为家庭教育不同而出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9、荀子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10、我认为不合理。
11、所以,“人性本善”,是指人性的本体是至善的,不代表后天所作所为都是至善的。对普通人来说,保持至善本性的方法便是克己守礼,致良知于事事物物。
12、这时,屈原的爸爸发现自家粮仓中的大米越来越少,他很奇怪。有一天夜里,他发现小屈原正从粮仓里往外背米,原来是屈原把自己家的米灌进石头缝里。乡亲们知道了真相都很感动,纷纷竖起大拇指。
13、人性本善作者:孟子
14、从此,屈原读书更用功了。后来,他终于成为了一个有学问的人。楚国国王看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当官,管理国家大事。
15、有一天,屈原家门前的大石头缝里突然流出了雪白的大米。老百姓把米背回家,个个脸上乐开了花。
16、而人性向善说的是不论什么人,即使是无恶不作的大坏人,也都有向往善良的潜意识,人心都有向善的美好愿望,这是二者的不同点!
17、人性本有善和恶两个方面,它们是对立统一的。人性本善,是善待自己,并且有人性向善的特点,最终发展成善待他人,善待一切。此外发展了的人类是动物界惟一具有利他行为的动物。人性本恶,通过恶待他人以达到善待自己,但会用理性克制自己,不让自己的欲望无节制的扩张。人性本有善和恶,不恶则善,以及至善。
18、屈原石缝填米
19、大家都知道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可是你们知道吗,屈原小时侯就是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
20、首先,教育是反人性的。这句话就暗含着人性本恶,人性本恶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21、性善论,顾名思义,是认为人性本善的思想理论。性善论根于孟子,就是孟子所说“天之所以命我者”。性善论所说的性,乃是天命之性,是天理流行注入形体之后,直接成为一物的属性和规律,成为一物之性体。这种性,直承天理,也就是《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所以是至善无疑。因此说人性本善。
22、父亲没有责备屈原,只是说:“咱家的米救不了多少穷人,如果你长大后做了官,把我们管理好,天下的穷人不就有饭吃了吗?”
23、人性本善,指人生下来就是善良的。是不需要学习和受后天环境的影响的。
24、人性本善,只是有一些人,他最早,他的性格可能是比较善良,他在经历了社会的一些毒打之后,可能就开始黑化了。那么一个人从一开始可能是善良的男的事,他不可能一直都保持善良,很多人中间都黑化了,要法律就是阻止他们去做一些违法的事情,或者伤害别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