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诗歌的起源精选好句121句

诗歌的起源精选好句121句

时间:2024-11-20 19:17:01

1、〈因历史原因,故未有明确考证。但此歌亦见于《论衡:艺增》,文字略有不同。〉

2、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3、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4、音曰:“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

5、二、诗的发展

6、辛亥革命成功以后,有国会议员议决以《卿云歌》作中华民国国歌。理由是:

7、②神示说。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开始,就把诗歌的产生解释为神的灵感在诗人身上的凭附。

8、中外关于文学起源的理论自古以来,许多文艺理论家对文学起源的问题发表过见解,比较有影响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9、“帝舜如于侧陋(贫苦),终于揖让,为平民政治之极则。”

10、问题:我国诗歌起源于什么年代?第一首诗歌是什么?作者是谁?

11、“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12、③游戏说。16世纪的马佐尼,在倡导模仿说的同时,披露了“文艺是游戏”的观点。

13、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

14、诗歌作为一种脍炙人口的艺术形式,那么就有它自己的艺术美。

15、勾践后来灭吴,据说陈音教授士兵使用弓弩令越国有了降维打击的优势。

16、有点符合民国时的实际情况,但不是“钟石笙筦变声”,而是武昌起义敲响了大清的丧钟,此时民智已经开启,袁世凯阴奉阳违,清朝统治者无可奈何让出了统治权。清隆裕太后下诏自比”尧舜禅让之心“。遗老遗少们自然想起了《卿云歌》:

17、诗歌的起源古时候,古代信息技术不发达,所以人们从这一个地区到那一个地区传递信息都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将写好的诗编成歌,而诗歌就从人们的口中传递。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18、以上列举的各项见解,均属猜测性的假说,并未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都未能全面占有资料,各自只抓住了问题的一个侧面。今天,在研究文学艺术起源时所应依据的资料有以下几种:①史前考古学资料;②现存原始部族的民族学资料;③古籍中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记述;④可供参考的儿童艺术心理学资料。对比起来看,史前考古学资料最为可靠。但基本上凭借口头流传的原始文学,同音乐、舞蹈等时间艺术一样,极难在史前考古学资料中留下痕迹。因此,在20世纪初还保留原始特征的澳洲土人、南非布须曼人、爱斯基摩人(他们大体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渔猎民族)、太平洋各岛屿的美拉尼西亚人和波里尼西亚人、美洲印第安人(他们大体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农牧民族),以及中国的鄂伦春、鄂温克、佤、纳西、独龙、怒、布朗等少数民族,就成为研究的重要依据。此外,各民族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古歌、史诗,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9、把竹子砍下来吧/把它们接起来,弯成一张弓吧/再把泥土团起来,让弓发出去/兔子倒下了,耗子也傷了/烤一烤,烤一烤,可以分了

20、‘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之谓也。

21、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22、诗歌的意思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23、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

24、“歌曰:刘勰《文心雕龙》云:黄歌《断竹》,质之至也。又曰:《断竹》黄歌乃二言之始。注:黄,黄帝也。”

25、诗从生活中来,它赞美劳动,赞美协作和团结;赞美山林,赞美天地;贊美艰难的生活和人们自身

26、司马迁《史记·乐书》记载:

27、诗歌的起源: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28、一、《断竹》黄歌古代的孝子之歌

29、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击壤歌和南风歌里的劳动人民似乎都生活在快乐美好的时代,就像老子所描述描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无争无为的世界。

30、看内容都早于诗经,一般认为《断竹》最早。

3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现存三百零五篇,是我国诗歌文学的光辉典范。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分别采用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方法,运用复迭的章句、多彩的修辞、双声叠韵的巧妙创作手法叙事抒情,给后代诗歌艺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后代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诗经》是古代诗歌开端,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诗》,《诗三百》,后改称《诗经》,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32、东汉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

33、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民歌:

34、在文学起源的问题上,主要四种学说,即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劳动说”比其他诸说有更大的合理性。

35、三、《南风歌》歌唱劳动人民

36、中国是诗歌的过度,从诗经楚辞到汉代乐府,再到魏晋文人诗歌,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等,中国诗歌丰富多样,浩如烟海,是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部分。中国诗人辈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直到近代诗歌,直到新诗的诞生。

37、原始人类对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如风、电、雷、雨等无法理解,于是统统把这一切归于神明。出于敬畏,原始人类唱歌跳舞地对神明唱出颂歌,表达了人们的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等等。这便是诗的起源。

38、意思是:砍下竹子,做成了弹弓,射出土石弹丸,驱逐鸟和兽。宍通“肉”。要注意的是,孝子做出的不是弓箭而是弹弓,放出的不是箭,而是弹丸,不是追逐鸟兽,而是逐走鸟兽。

39、“乃使陈音教士习射于北郊之外,三月,军士皆能用弓弩之巧。”

40、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41、《新郑县志·艺文志》记载了清朝人的分析:

42、但是,据有史记载,在五帝的唐尧时,即有《击壤歌》,相传有老人击壤而作此歌,词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见《群书治要》卷十一引《帝王世纪》〉。

43、诗歌作者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字里行间飞驰着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

44、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45、诗歌何时称之首

46、古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47、据说虞舜看到了劳动者们工作室的场景,高兴的唱了这首歌:南风清凉阵阵吹啊,可以解除万民的愁苦啊。南风适时缓缓吹啊,可以丰富万民的财物啊!

48、《断竹》、《击壤歌》、《南风歌》、《卿云歌》。

49、(1)巫术发生说:所谓巫术,就是一套约定俗成的有目的和意义的行为方式系统,也可以说是一套前文明的世界观。其特点是总要采用一定仪式,使巫师由人过渡为神火具有神性的人的表征。巫师发证说并不是说文学直接来源于巫术,而是认为无数意义的生产过程对文学创作有某种启发意义,升值,巫术活动的仪式化还为某些文学类型提供了直接的借鉴。如在“金枝”传说中,杀“国王”的仪式就已经有了戏剧艺术的胚芽。

50、在我们看来,《击壤歌》赞美了田园一般的美好生活:

51、⑥劳动说。明确地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实际上始于19世纪晚期的一批民族学家、艺术史家。

52、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分别为:黄帝、颛顼(zhuanXu)、帝喾(ku)、尧(yao)、舜(Shun)。

53、这几首诗歌到底出自什么时候很难说清楚,根据古籍来判断,《断竹》歌似乎是黄帝时期,《击壤歌》传说是帝尧时期,《南风歌》据传是虞舜时期,《卿云歌》说的是尧舜的禅让。似乎《断竹》歌最早,但是这首诗歌的作者应该不是陈音。

54、《南风歌》相传出自虞舜时期,是一首歌唱运城盐池和人民生活关系的民歌。

55、"诗言志,歌咏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最早的诗歌萌芽是奴隶在劳动中喊出的号子声"吭唷,吭唷"减轻劳动压力,逐渐演化成具有节奏感的诗歌。中国最早的诗歌《弹歌》只有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是一首上古歌谣,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句短调促,节奏明快。

56、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57、於是神农皇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58、陟彼三山兮商岳嵯峨,天降五老兮迎我来歌。有黄龙兮自出于河,负书图兮委蛇罗沙。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59、除了上述各种观点之外,19世纪以来,还有其他一些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如:法国艺术史家丹纳认为文学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个要素,他和德国人类学家拉策尔等人被称为“社会学派”;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艺术(特别是音乐)起源于从鸟类动物就有的性的吸引,这种艺术起源上的“性爱说”,如今已被大多数美学家摈弃;当代美国史前考古学家马沙克认为最早的艺术乃是原始人记录季节变换的符号体系,等等。

60、诗歌是人类一种情感的表达与渲泄,最早的诗歌来自民间万物,呓语,叹息。硕鼠为记录之首。

61、清朝的沈德潜在《古诗源》注释说:

62、二、《击壤歌》

63、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64、“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65、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所以算是真正的诗的起源。诗最辉煌的时代是唐朝。词于初盛唐时即已在民间和部分文人中开始创作,中唐词体基本建立,晚唐以至五代,文人化程度加强,艺术趋于成熟。宋是词的鼎盛时期。

66、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67、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直是文学史的主流。

68、东汉学者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记载了勾践暗中谋划攻打吴国的故事,当时的大夫文种献上了破吴“九术”,其中第九种是“利甲兵以承其弊”。

69、诗歌是怎样兴起的?

70、《礼记·乐记》记载:

71、一、诗的起源

72、另有记载:《南风歌》,相传为虞舜弹五弦琴唱此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因以"南风"名篇。见《孔子家语:辨乐篇》。前两句亦见《尸子》。

73、《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74、最早的诗歌与人民大众的劳动,日常生活分不开,人们在劳动中需要劳动的节拍,需要情感的表达,这些需要自然酝酿了诗的产生。

75、当时的议员们把清帝退位,比喻成了尧舜的禅让。那么《卿云歌》为何有如此影响呢?西汉伏生的《尚书大传》记载:

76、在古代,诗歌最初称"篇"或"章",而不称"首"。例如我国最早的《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诗叫"九章",诗歌称"首",最早出现于东晋初年。当时有个名叫孙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个名叫支通的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写道:"聊箸诗一首。"从此,人们普遍称诗为首。

77、诗歌的起源

78、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与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圣贤,莫不咸听。鼚乎鼓之,轩乎舞之。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79、四、《卿云歌》成为第一首国歌的歌谣

80、首先,诗词包括诗和词,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诗词的起源不得不关注诗歌的起源。诗歌是在长期的劳动时间中由抒情和鼓动性的有节奏的`唱和,即民谣,经由文人不断加工逐渐成为一种具有相对固定形式的文体。而词作为一种形式确立相对较晚的文体,与诗具有同样的发展历程,只不过脱离“歌词”限制的过程比较漫长。最早至少可以追溯至敦煌曲子词。

81、在一般的文学专著中,均把《诗经》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作品。

82、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83、勾践当年请了两个世外高人,一个是剑侠“越女”,金庸《越女剑》之名便出于此处。另一个是弓箭专家陈音,陈音给勾践讲了一个弓弩的故事:

84、谢邀,这个问题很久远,要全凭自己的认知去写有点难度,这里我结合一些资料和拓展大致的讲讲吧。勿喷!

85、一般认为,最早的诗歌有以下几首:

86、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

87、先秦。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88、勾践听了大喜过望:

89、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在文字出现之前就有了,诗与歌本来是分开的。

90、从诗歌体裁上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两类,古代诗歌又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又分为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新诗包括自由诗(五四以来产生的白话诗)、散文诗(以散文形式表现抒情诗内容)、民歌(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诗)。

91、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

92、最早的诗歌来自远古,是民间歌谣,可能是炎黄时代就有了。记载了劳动的过程: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是一首南方远古时代的人们描述他们狩猎的过程的短诗,名为《弹歌》。从利用竹子制作弓箭,用石块等物体攻击动物,一个完整的劳动被记录下来。早期诗歌的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

93、①模仿说。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

94、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95、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96、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百”。

97、诗在早期是用来唱的,所以最好有韵,诗歌诗歌,无法吟唱的何以为诗歌?这也是我对现代诗提出质疑的部分原因。

98、“夫舜起匹夫,不私天下,为三千年前在东方之华盛顿。”

99、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吴越春秋—弹歌》)

100、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101、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102、在中国古籍中,也有不少关于艺术起源或原始艺术的记述。中国古籍一致认为文学艺术的起源很早。汉代郑玄在《诗谱·序》中说:“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把“诗之兴”定于传说中的虞舜时代。

103、另外:断竹,续竹,飞土,逐宍’,韵脚都在宋朝平水韵的【入声一屋】,。看来隋朝陆法言他们制订《切韵》的时候,当年语音和远古语音还是挺接近的。这也令人怀疑,这首《断竹》歌真是黄帝时期的吗?

104、⑤巫术说。18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最初谈到了原始诗歌与原始宗教的密切关系;但他还没有明确地指出诗歌起源于巫术。

105、@老街味道

106、由劳动号子、上古歌谣逐渐形成四言诗、五言诗,诗歌口口相传,到春秋时期出现大量文人诗歌,传说由孔子汇编成巜诗经》。

107、"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

108、远古即有诗。

109、舜在位第十四年,行祭礼,钟石笙筦变声。乐未罢,疾风发屋,天大雷雨。帝沉首而笑曰:"明哉,非一人天下也,乃见于钟石!"即荐禹使行天子事,并与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

110、这首《击壤歌》也是远古先民的歌谣,。

111、古人认为这是黄帝时代的歌谣,不知道哪里来的确凿证据,从内容来看,应该是比较原始的猎歌。

112、个人认为,诗歌的艺术美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字美,诗词通过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如何用准确、生动的字词表达出作者的意思,这是诗歌写作中最基本的功夫,也就是炼字、炼句,也是诗歌文字美的基本体现,杜甫《月》: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这里的“吐”、“明”,不但准确描述出了当时的景物,深深体会一下,就可以领悟到“吐”、“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无比生动,真是炼字之及至,千古之绝唱;意境美,诗歌的意境也是诗歌的内涵所在,一首好诗所表达的意境不但明确、深邃而且使读者可以回味无穷,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音律美,诗也被称作诗歌,可见诗与歌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有不少诗可以用于吟唱的,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所做的《秦王破阵乐》就是在当时的大型典礼上用于歌唱的。汉高祖刘邦在乡宴中即兴击筑而唱的《大风歌》,项羽在垓下被围时所唱的《垓下歌》也是如此,当然并不是每首诗歌都适合于唱的。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一点,诗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读的,古人称作“吟诗”。很多古代俗语中“诗”都是和“吟”这个动词联系在一起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诗作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诗歌为什么要读出来?这就是因为诗歌本身的音律美,特别是格律诗,不发声是体会不出来的,所以我建议各位作者在创作诗词的时候一定要读,同时在鉴赏他人的作品时也要读,否则诗词的美平白失去了三分之一。

11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114、陈音说很久以前,孝子担心父母死后被鸟兽吃掉,所以就“断竹、续竹”做了弹弓,然后练习用弹丸驱逐鸟兽。后来有聪明人根据弹弓做了弓箭,又有人改良做了威力更大的弩。

115、诗歌的发展《诗经》→《楚辞》→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代表者:建安七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

116、④心灵表现说。把艺术看成是人类心灵(包括思想、情感等等)的一种表现,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就露出端倪。

117、早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就有大量的精美的民歌出现了,大部分都与劳动生产男女爱情有关。当时的统治者为了了解民间的风土人情主动收集这些民歌汇编成集,就产生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18、诗词为什么要押韵呢?因为押韵的文字不但顺口易记,而且好听!举一个现代口语中的例子,一个新员工刚到公司和老员工打招呼,可以说“我是新来的,请多多关照”,也可以说“新来乍到,请多多关照”,两种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但是明显后者说起来更加顺口,听起来也舒服。用韵(押韵)的文章一般称作韵语。其实也不仅仅诗词要用韵,有很多文学创作形式都是用韵的。古代文献中很多都是用韵的,全部用韵的如《老子》;部分用韵的如《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后代的《汤头歌诀》,以及古代政府的很多告示,古代的格言“嘉言”,古代的兵书如《三略》、《六韬》、古代的医术如《灵枢》、《素问》等等也都是用韵的。熟悉古代文学的同修应该知道,其实在古代韵语是非常发达的,也是很占优势的表达形式。不仅仅是这些古代典籍,即使是民间的民谣、谚语、民歌以及各种地方戏曲的唱词也都是或多或少的用韵的。有人可能说,我还是不知道用韵有什么好处!大家应该知道,强调音律美的艺术形式,诸如诗、词、戏曲的唱词、歌曲的歌词(部分)之所以都用韵,那么只能说明用韵能够加强这些艺术形式的音律美。其实,所谓自由体诗(现代诗)也是需要用韵的,很多现代歌曲的歌词也是用韵的(歌曲毕竟不是诗词,所以大部分不是全部用韵的,但是都有用韵的成分在),当然这些现代的作品用的不可能是古韵,而是现代的韵。最根本还是:诗歌都是要押韵的,不押韵的不是诗。

119、这是距今最早的诗。

120、《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121、(2)宗教发生说:在历史上,宗教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市在中世纪的欧洲,有些学者因此得出文学院与宗教这一结论,宗教发生说认为文学源于宗教,宗教活动的内容形式直接导致了文学的发生,早期的文学与宗教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