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迷蒙,忽隐忽显的叶子也曾细心的照顾病重的行男,而她的弟弟却不能得到她的照顾啊!实写与虚写的叶子无疑也是一位绝美的女子。
2、“气得双肩直打颤,脸色倏地变成了铁青,眼泪簌簌地滚下来”,“真窝心,啊,真叫人窝心。”
3、“难道凡是充满诚挚爱情的行动,迟早都会鞭挞人的吗?”
4、“岛村朝她望去突然缩了缩脖子。镜子里白花花闪烁着原来是雪。在镜中的雪里现出了女子通红的脸颊。这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纯洁的美。”
5、岛村透过车窗欣赏黄昏的雪景,却看到映现在车窗上的美丽的叶子,不禁喜欢上了这个美少女。因而在他和驹子、叶子之间,构成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关系。小说最终以叶子的意外去世而告终。
6、内容简介
7、《雪国》诞生于二战前后,当时的日本人民正经受着苦难,作者心中感念着战争中的人们却又无法直白的表露,借着世外桃源一般的“雪国”为背景,疏朗地描绘上两位优美、热情的美好女子,曲折、委婉地表现出人民心中的美以及追求生活的热情。这正是驹子和叶子两位女性的力量所在,无形中也使得岛村那复杂、卑劣的灵魂时时自省-
8、究竟是什么魔力使我们投身其中而又无法自拔呢?这就是对日本文学传统的自然而然地传承与时代性悲哀紧紧结合在一起的缘故吧!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探索一下《雪国》对日本文学以及美学思想的传承。
9、川端康成先生创作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小说《雪国》代表亚洲文学荣获了一九六八年度若贝尔文学奖。在授奖辞中安达斯·艾斯特林赞扬《雪国》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具有道德价值的文化意识;其二,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桥梁方面做出了贡献。”
10、年,川端康成将《雪国》最后定稿,成为他虚无思想的代表作,也就成为必然。
11、“女子给人的的印象洁净得出奇,甚至令人想到她的脚趾弯里大概也是干净的。岛村不禁怀疑起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由于刚看过初夏群山的缘故。”
12、日本早在中古的平安时代就产生了五十四帖的文学名著《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是一位女性作家,这部作品叙述的只是贵族公子光源氏和他周围许多女性的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而《雪国》恰恰也是以此类故事为题材。《源氏物语》的基本精神是“幽情”,即对人生不如意的哀愁以及注定要灭亡的阶级的预感加以发展,有着佛教宿命论思想。这也恰恰是《雪国》这部小说所要加以强化的意蕴。这也的题材形式与纤细的意绪都是通过岛村、渡边这两位男性身边美丽、纯真的女性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的。
13、“站长先生,站长先生!”
14、故事写的是东京一位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与当地一位名叫驹子的艺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发生的感情纠葛:岛村是一个有着妻室儿女的中年男子,坐食遗产,无所事事,偶尔通过照片和文字资料研究、评论西洋舞蹈。
15、雪国的原文是,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16、这样动情、动声、动色的悲愤表现的正是她对于“好女人”这一简单词眼所包含的侮辱的反抗。她的遭际是无奈的而又悲哀的,这不是她的追求,也许那打动无聊的岛村的琴音更能表现她的追求。
17、这里驹子的纯净是远胜过白雪的啊!
18、年6月14日,生于大阪,毕业于东京大学。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的文学底色。
19、总而言之,作者从许许多多的方面表现出驹子身处下层却不失追求,企及一种正常人的生活,这么纯净的人正是日本妇女美丽的化身。
20、对《雪国》传承的探索
21、《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往往带着淡淡的哀思,表现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
22、纯净的驹子也是有着坚强意志的呀!
23、《雪国》作者:川端康成
24、这种浓烈的死亡意识渗透与日本国民的精神生活之中,由来已久。《雪国》中对死亡则有特殊看法:
25、叶子的声音是作者描写的重点;“她的话声优美而又近乎悲哀。”叶子的声音随着她的一次次出现反复强化-“这是清澈得近乎悲戚的优美声音,像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一种回响”。作者不惜笔墨描写叶子声音的奥秘何在?这是一位纯真而朦胧的女子,就连在车窗玻璃中的叶子也是那么迷幻朦胧:
26、《雪国》中岛村的身边有着一明一暗,一显一隐的两位女性-描绘得穷形尽相的驹子与时隐时现的叶子,她们都是美的化身。
27、三.浓烈的死亡意识
28、日本的日益法西斯化使他担忧而悲哀;疯狂的侵华战争既使他恐惧、忧虑,又令他希望民族强盛,然而战败国的结局使他成了亡国之民。
29、“灯火就这样从她的脸上闪过,但并没有把她的脸照亮……。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
30、一个把围巾缠到鼻子上、帽耳聋拉在耳朵边的男子,手拎提灯,踏着雪缓步走了过来。
31、是的,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的著作《雪国》这本书包含两篇文章,一篇是雪国,另一篇是湖,所以雪国和湖是在同一本书雪国里面的。
32、在《雪国》中作者不惜笔墨的反复描写驹子的洁净-
33、也许只有日本民族对死有着这种大彻大悟。日本的自杀率之高是举世闻名的。据统计,在日本1921年至1986年每年的自杀者超过1万人,1980年到1985年之间每年则超过2万人,其中10岁到19岁的青少年占自杀人数的10%左右。
34、这作品何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现在就让我们进入小说的美学世界之中吧!
35、年,川端康成执笔写《雪国》,最初是分章独立地在杂志上发表,1937年汇编成书。后来几经推敲与修改,于1947年最后定稿。在这十二年间,川端生活在日本社会各类矛盾日益尖锐,全面走向军国主义的时代。
36、川端康成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他甚至认为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在《雪国》的尾声叶子的死在岛村看来是“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一种东西。”川端康成西从小就面对亲人的一一离去,这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极大,使他产生了一种面对死亡的恐惧感,他的小说中强调生是在死的包围之中,死是生的延伸,生命是无常的,似乎“生去死来都幻”。川端康成从年轻时就沉迷于轮回转生学说和心灵术,这加深了他的生死合一观念。在心灵学者们那里,此在世界的灵魂和彼岸世界的灵魂为了消除死亡阻隔了人类这一传统观念,正在两个世界之间架桥铺路,这样死别的悲伤就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37、引子.自然的传承
38、“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是日本当代最著名的作家村上春树在他的畅销小说《挪威的森林》中的名言。
39、《雪国》是川端康成历经15年创作出来的经典,创作之时,日本对中国正在发动侵略战争,日本的文学也处于严格的控制时期,川端康成是一位有思想有见地的作家,对于太平洋战争有一种厌恶的态度,但又不可以进行公开的抵抗,所以书写成了他抒发情感的方式,直到战争结束,这部作品才最终完成。
40、同时叶子坠落过程,所呈现出的安然、宁静;超越了生与死的时空阻隔,具有一种纯净安详的抒情性,达到了作者心中极致的美-死亡之美,美如夏花。
41、二.无尽的淡淡悲哀
42、他来到雪国的温泉旅馆,邂逅了艺妓驹子,并被她的清丽和单纯所吸引,甚至觉得她的“每个脚趾弯处都是很干净的”,后来又两度到雪国和驹子相会。
43、“有些飞蛾,看起来老是贴在纱窗上,其实是已经死掉了……岛村把它们拿到手上,心想‘为什么会长得这样美呢?’”
44、川端康成所描写的这种美,有时表面上装饰得十分优美、风雅,甚至风流,内在却蕴藏着更多的悲伤的哀叹,带着深沉而纤细的悲哀性格,交织着女性对自己悲惨境遇的悲怨。这种同情哀感又是通过衣食无忧的岛村的咏叹般的反复描写生出的,这不反映出下层少女美好心灵对岛村的震动吗?这种自然流露的同情是人内在的一种最纯洁的感情。
45、小说就是从岛村第二次来雪国开始的。驹子的三弦琴师傅的儿子行男患了肺结核,叶子陪同他从东京乘火车返回汤泽,正好坐在第二次去会驹子的岛村对面。
46、日本文学是带有明显“物哀”美的文学,这种“物哀”精神往往包含着哀怜、怜悯、感慨、同情、壮美的意思。川端康成的小说中“悲哀”大多表现了悲哀与同情,他深切而感动地表露了对渺小人物的赞赏、亲爱、同情、怜悯和哀伤的心情。《雪国》中岛村总是对驹子的言谈、行动,表示出一种对其“徒劳”的同情和厌倦。驹子苦练三弦琴获得成功的进步,在他看来是徒劳的,这不正反衬出他灵魂的死灭吗?作者正是从对岛村灵魂的批判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怜悯。“绉纱”是劳苦的产物,却成为岛村他们奢华的衣着,这个“他们”很值得玩味,岛村一类的人正在享乐,而驹子一类善良的人们却正承受苦难,这难道不使人们哀伤吗?
47、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至1972年4月16日),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亚洲第三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48、类似的笔墨很多,驹子的美不仅是外在的纯净,她那颗鲜活的心灵远远比她的外表更能打动人。师傅方儿子行男只是在驹子被卖到东京的时候给她送过一次行,可她却甘愿自己当上艺妓来赚钱为行男治病,多名善良的心灵啊!就是面对着自己喜欢的人-岛村称她为“好女人”时,她反倒
49、以上从三个小角度粗浅的探索了《雪国》对日本传统审美观和文学观的传承,还有许多角度更有待于挖掘,比如日本文学自古代开始所呈现的纤细风格、私小说化的倾向,好色文学等等无不在《雪国》这部小说中得以创新式的传承。这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如何借鉴与继承祖国伟大的文学中技巧上与思想上的宝贵遗产,可以提供积极的借鉴。
50、“她总是以大自然的峡谷作为自己的听众,孤独地练习弹奏”,“这种弹奏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
51、失意、没落、压抑、悲哀一齐涌进心头,他的虚无思想更加滋长。
52、《雪国》(ゆきぐに)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唯美主义代表之作,从1935年起以短篇的形式,分别以《暮景的镜》、《白昼的镜》等题名,断断续续地发表在《文艺春秋》、《改造》等杂志上,相互之间并没有紧密相连的情节,直至全部完成并经认真修改后,才冠以《雪国》于1948年汇集出版单行本。
53、《雪国》也是作者在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时被评奖委员会提到的三部小说之一。在川端的所有作品中,《雪国》被海外翻译最多,先后被译介到很多国家和地区,中国也出版了不同的译本。
54、《雪国》继承和发扬了日本文学“余情美”的传统,追求一种神秘、朦胧、哀与艳相结合的境界。其情节平平、笔调舒缓、语气淡泊优美,作者似乎相向我们传达生与死?坦率与真诚?这一系列无法企及而又须真实面对的问题。读罢这样一部作品,只使人觉得整个身心似浸泡在漫无边际的冰水里,又似乎奔波与风雨交加的旅途中,又好像触摸着人生的短暂而又漫无边际,使人产生大悟之后的虚无。
55、一.美丽、纯真的女性
56、一位姑娘从对面座位上站起身子,把岛村座位前的玻璃窗打开。一股冷空气卷袭进来。姑娘将身子探出窗外,仿佛向远方呼唤似地喊道:
57、此外日本又是一个崇尚佛教的国家,佛教的轮回转生思想,通过日本人对于灵魂的独特感悟,以更加柔和的方式存在于大和民族的信念之中。《雪国》中驹子是生命之火的象征,叶子则是死亡之冷的象征。小说更强调的是死亡的美,叶子的美是作者笔力倾尽全力之所在:“雪中火事”一节中,作者把西方意识流中的“心理时间”来取代“物理时间”。叶子的死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在小说中作者不露痕迹地用岛村的“心理时间”来取代叶子坠亡这一短暂的“物理时间”,把叶子的死亡写得触目惊心,美轮美奂。这种拉长了的时空,使人物的心理流动得以有更大的容量,使岛村在灯火映在叶子脸上时“也照亮了他同驹子共同渡过的岁月。这当中充满了说不出来的苦痛和悲哀!这是对生命与时间必定逝去的永存于人类心灵中的无尽哀伤。
58、《雪国》中的虚无思想深深地渗透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是“东方式”的虚无。他认为世界中不存在美,美只存在于日本的传统文化中。在岛村心目中心目中叶子虽死了但一直活在他的心中,她的死不过是“内在生命的变形以及变迁的过程”。书中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都达到了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