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2、全诗有两首。一、《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3、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扩展资料: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4、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
5、(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6、结句写"惊起一滩鸥鹭"。其实,河滩上惊飞的鸥鹭,不过是一种衬托;真正受惊着慌的,还要算词人自己吧。作品到此,戛然而止。
7、一只漂流的小船,载着一位优雅的少女,就在这荷花深处的翠绿暗香之中,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8、“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9、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10、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意思为: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
11、一、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朝代】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二、译文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
12、?二、《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13、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14、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15、如梦令中心思想: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
16、李清照《如梦令》赏析:
17、"溪亭",点出地点是溪边的亭子;"日暮",点出时间是一天的傍晚。"沉醉"一句,出现了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即词人自己。
18、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19、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两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年轻的时候。李清照的少女时代还是比较幸福的,其作品都是表现少女情怀。所以这两首《如梦令》都写于早期未出阁之前。
20、你问的是大时间还是小时间大时间:都是在未出嫁之前,在东京汴梁闺中所写小时间:《如梦令·常醉溪亭日暮》是在一次醉酒乘船出游迷路归来所写《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在一次醉酒初醒早晨观花伤春所写具体的年代的话……李清照是公元1084年出生,18岁出嫁,那些这两首词应该是14到16岁的少女时期,所以按推算应该是公元1098---1100期间写的
2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22、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23、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24、"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接下来,用了"兴尽"一语,高度概括了整整一天的欢乐活动,而把其中的具体细微之处,全都留给读者去想象。
25、怎么渡,怎么渡?
26、既然已是"沉醉不知归路",当然就会"误入藕花深处",词中的情节发展是非常自然的,清澈的水面上,覆盖着丛丛密密的硕大荷叶,无数只粉色或白色的荷花,在绿叶的簇拥下,迎着阵阵晚风悄然绽放。
27、"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的结尾,重复使用了两个"争(怎么)渡",意思是"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呀",生动地再现了少女词人当时那焦急的情态和迫切的口吻。
28、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29、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
30、"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词的开篇,用了"常记"二字,不仅表明作品是追忆往事之作,而且表明所追忆的内容,在词人的脑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记。
3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意思为: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3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3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昨(zuó)夜(yè)雨(yǔ)疏(shū)风(fēnɡ)骤(zhòu)浓(nónɡ)睡(shuì)不(bù)消(xiāo)残(cán)酒(jiǔ)试(shì)问(wèn)卷(juǎn)帘(lián)人(rén)却(què)道(dào)海(hǎi)棠(tánɡ)依(yī)旧(jiù).知(zhī)否(fǒu),知(zhī)否(fǒu)?应(yīnɡ)是(shì)绿(lǜ)肥(féi)红(hónɡ)瘦(shòu)原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