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三国演义人物评价

三国演义人物评价

时间:2024-11-19 11:25:59

1、只是陈寿的三国志在编写过程中有将历史地位相同的人为一传的作传原则。《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只是觉得他们之间有共性,将他们五个编录在了一起。从而后世流传下来。

2、陈寿对五人,进行了集中的评价:

3、其一、宫中人心不稳。尽管诸葛亮早有提防,安排了董允在刘禅身边看管刘禅及其身边的宦官。但终因刘禅一天天长大,对董允的管制有了想法,又因为宦官黄皓善于奉迎谄媚,奸佞狡猾,刘禅对此也很受用,对其也是宠爱。尽管因董允“常上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已经不是诸葛亮想控制下的铁板一块的局面了,皇宫是暴风雨的前夜。在诸葛亮去世后,董允于延熙九年去世后,皇宫就开始夺权了。黄皓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与代董允而起的陈祗勾搭成奸了!从此,朝廷大权就把持在这两个人手里。

4、综上所述,说诸葛亮是英雄,我看只能算一个累死的英雄,但作为统帅,诸葛亮却是一个不合格的统帅!

5、他还是总政治部主任,过问,处理,审干,提干事务。还要做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

6、二、所有的事情都想做好。

7、这方方面面的大小事情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方面:后方不稳,使诸葛亮筋疲力尽;前方不顺,使诸葛亮身心交瘁。

8、现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所有的事情都想做。

9、以上三件事情,诸葛亮本是秉承自己一向对所有的事是深思熟虑的原则,不想就是这样深思熟虑,才导致这个智者在万无一失时偏有一失。最后却因这万无一失中的一失而导致更大的麻烦与失误。总是想把所有的事情办好而偏偏出现纰漏,造就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诸葛亮一是自以为是,二是权力大。因自己自以为是而不遵守游戏规则。因为自以为是,对所有的人不放心。用诸葛亮自己的话说就是“唯恐他人不似我心”。因权力大,使所有的人因怕犯错误而明哲保身。“入其朝而不闻正言”,最后是使自己也失去了本心。“自此孔明自觉神思不宁,诸将因此未敢进兵!”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对所有人不放心,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不放心。

10、这样超负荷的亲力亲为,其结果也是诸葛亮“自此,孔明自觉神思不宁,诸将因此未敢进兵。”

11、关羽:高傲而缜密忠义而勇武智勇双全,在三国时期可谓在威震华夏,但死在骄狂自大

12、刘备集团初期是个黑社会组织,他并不安于在村口卖草鞋的命运,所以给自己编造了中山靖王之后的家谱。借着汉宗室的名义,收编了卖猪肉的屠夫组织头目和流亡的黑手党头领。刘备集团实力壮大,成了汉末流寇里面影响力比较大的一只。在通过比较马基雅维利的手法从刘璋那里骗取了益州的控制权并且攻占了汉中以后,成了寄生在益州的流儒和盗贼集团,终于敢于腆着个脸称自己是汉室。刘备一死,实际的继任者诸葛亮忙不迭开展了北伐运动。

13、首先是,民间称为“关公”“武圣”,是的心腹大将,关羽曾被俘虏,曹操一心都想让关羽加入,但是关羽义字当头并没有答应,在曹操与袁绍的大战中,关羽帮助曹操杀了大将颜良!

14、其三,诸葛亮一向是照顾,偏向赵云的,可是有些做法却使赵云不自在,受不了。如在第一次北伐出兵时,诸葛亮以赵云“将军年纪已高,倘稍有参差,动摇一世英名,减却蜀中锐气”为由,没有安排赵云随军出征。本是从爱护出发,赵云不但不领情,反而斗气地说:“吾自随先帝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则先,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愿为前部先锋。”而且态度坚决,“如不教我为先锋,就撞死于阶下。”

15、作为相父,他要总理宫中之事。

16、东汉末年分三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今天大家一起来聊聊三国时期的蜀汉英雄之五虎上将

17、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藤之徒欤?

18、另外,军政事务既集大权于一身,也是“咸决于亮”。

19、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可以说他是刘备属下最负传奇色彩的一员上将。早年赵云曾经追随过公孙瓒,后来公孙瓒被袁绍所杀,赵云遍走天下,这才投靠了刘备。幸亏得到赵云相助,长坂坡之战时,赵云七进七出,救出后主阿斗。刘备入川之时,东吴想要得到荆州,派人骗孙夫人带阿斗回江东,又是赵云拦江相截,可以说没有赵云两次相救,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西蜀后主,因此刘禅对赵云也最为亲近,称其为“四叔”,俨然在其心中地位要高过关张,甚至刘备。赵云浑身是胆,人称“虎威将军”,没吃听到“吾乃常山赵子龙”就感觉特别燃。

20、这第一次北伐,由于马谡失街亭,导致全军被动,造成很大损失。赵云率领的那部分,只因赵云与邓芝相互配合,顺利撤军,相对没有多大损失。对此,孔明大喜,亲引诸将出迎,搞得赵云十分不自在,慌忙下马伏地,并说:“败军之将,何劳丞相远接!”孔明对此是急扶起,执手而言,显得尤为亲切感动。当听了邓芝的介绍后,由衷感动,赞扬赵云“真将军也!”遂取金五十斤以赠赵云,又取绢一万匹赏云部属。对此,赵云反而不以为然,予以推辞:“三军无尺寸之功,某等俱各有罪者,反受赏,乃丞相赏赐不明也(《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在诸葛亮看来,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对赵云的关心,爱护,赞赏,以此激励全军。这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在诸葛亮看来是尤为必要的,因为三军在失利面前需要提高斗志,需要激励。诸葛亮本想借赵云之事鼓舞三军士气,告诫三军将士当以赵云为榜样杀敌报国,对于有功者我是不惜重金奖赏的。哪知赵云不但不配合,反而予以责问:“乃丞相赏罚不明也!”将一件好事,因为没有把握尺度,反而闹得自己很被动。

21、诸葛亮历来都是当英雄人物来讴歌的。不过,要客观全面评价诸葛亮,似乎有点难。在我看来,诸葛亮是位累死的英雄,为什么说诸葛亮是位累死的英雄?这位英雄是怎样累死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22、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

23、再从魏国的角度上说,魏国司马懿看清了蜀国的战略意图,远离后方作战,战争给养肯定无法解决。因此他利用诸葛亮急于开战,速战速决的心里,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不给诸葛亮发动战争的机会,任凭诸葛亮怎么用计,司马懿是稳坐钓鱼台。诸葛亮也终于于建兴十一年,累死在北伐前线指挥所。诸葛亮的北伐之梦也因此悲哀地画上了句号,一场看不到希望的战争终于因主帅的离去看到了希望——终于失败结束了。

24、第一次北伐,马谡据守街亭,他派上将军王平协助,如此还不放心,要他们及时报送兵力部署地图。

25、其二、地方治安不稳。刘备去世前后孔明刚开始掌政蜀汉,就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叛乱。经全体官员的努力,诸葛亮利用一年的时间平定了南方孟获的叛乱,出现了一段相对较稳定的社会治安局面。但随着北伐战争的没完没了,国内矛盾不断尖锐,复杂。建兴十一年,南方少数民族首领刘胄叛乱,在此前后,少数民族的小股叛乱也时有发生。这些暴乱虽然很快就平息了,但在一定的程度上动摇了蜀汉人民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动摇了蜀汉政权的统治基础,对诸葛亮的北伐中原构成威胁。

26、诸葛亮从建兴元年开始辅佐后主刘禅到建兴十一年病死在北伐中原的前线指挥所。十一年的时间,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争中度过。建兴元年,由于刘备东伐孙吴,遭夷陵之败,几乎耗尽了国家积蓄。当时对于南方叛乱,连镇压的能力都没有。只好关闭口岸,杜绝往来,以此来被动抵抗。建兴二年,为了平叛南方暴乱积蓄力量,诸葛亮致力生产,建兴三年率兵平乱南方,然后又休整了三年的时间。从建兴六年开始,持续北伐,六出祁山,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一次的出征。战争是一件烧钱的事,蜀汉小国,仅北伐中原就打了六年。由此不难猜想蜀汉人民由于战争带来的痛苦到了什么程度。

27、真正三国志是没有五虎将的,关羽太孤傲,之所以丢荆州,走麦城,黄忠虽勇,真的老迈了,张飞很勇勇有谋,但酒后容易犯错,赵云在三国中只是普通一将官,就是一个大保镖,马超绝对功夫一流,但几次的叛主,让刘备很难放心,最后郁闷而死。三国倒是真有一个奇才,功夫与能力绝在所谓的五虎将之上,这个人深受刘备器重,就是魏延,可以说他文武双全,把汉中守的固若金汤,可刘备死后,魏延与诸葛亮有许多政略的不一致,以致后来被杨仪所害,在真正的三国史上,魏延应该是蜀国的真正良将。

28、诸葛亮是位优秀杰出的政治家,可以看到,诸葛亮许许多多次留守成都,治理得很周到,有出类拔萃的政治才能。尤其是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以法治国,对任何人都是公平公正,所以在蜀国,小偷强盗几乎没有,百姓们都能平平安安过日子。诸葛亮看事情很周到,所以蜀国出现“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29、不过,令人不理解的是诸葛亮这样一位战争狂人,为什么会在历史上留下千古忠臣的美名,他的北伐无论是从战争的性质和结局都不值得恭维。

30、战役回顾:

31、这些都是他职务之内的事,他都亲力亲为,宫中府中,“咸决于亮”。

32、其一,将相失和,使战事不顺。

33、黄忠字汉升,早先曾是刘表部下,家在南阳。后来归降刘备,入川之战中大破曹军夏侯渊、张郃军团,更在定军山之战中一刀斩杀夏侯渊,差点儿让曹操心疼死。之后曹军大部入川支援张郃曹洪,黄忠又助刘备在汉中大破曹军,使得刘备终于占据两川之地,为称王立下汗马功劳。黄老将军一生玩弓,最后却死在自己最拿手的上面!

34、说起蜀国的五虎上将,想必大多数历史迷都能脱口而出——关张赵马黄!《三国演义》中,这五个人的武力值堪称爆表,形象也非常的鲜明。单挑、指挥作战能力超强,个个无不以一当百,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可以说是神化了的武将。但是抛开《三国演义》的小说虚构成分,这些无将在历史上真实的定位是什么样?我们就一一道来。

35、后来关羽驻守荆州,一直想要回荆州而且关羽还拒绝了孙权来使的求婚,大概意思是'孙权的狗儿子配不上老子的虎女儿,当然这是玩笑话,”孙权好歹是江东一霸被这样骂能乐意吗,所以后来孙权联合曹操偷袭了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六月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腹背受敌最后败走麦城一代巨星就此陨落。

36、关羽五虎上将人称关二爷,关羽是三国时期刘备的结拜兄弟武艺超群,三国中有很多关于关羽的故事,关羽重情重义一直被世人传颂,比如说1温酒斩华雄2诛颜良杀文丑。3千里寻兄,4单刀赴宴。5刮骨疗伤。

37、作为司隶校尉,他要总理刑狱,司法事务。

38、诸葛亮在战略战术上,却犯了极大的错误,至少在我看来,诸葛亮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却不能说是位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多次的北伐,多次失败。兵士不停的出征,劳民伤财,而诸葛亮却又没有一个大计划,只有“北定中原”况且这也违背了诸葛亮自己在隆中对里所说的几个条件,现在天下无变,蜀国也没有荆州。本身蜀国最弱小,被诸葛亮这样一折腾,更弱小了(幸好是刘禅停止了北伐,不然蜀国会死得更早),可以看得出他不是战略家。他也同时不是战术家,因为诸葛亮也仅仅只会按兵书上所说,而不懂得随机应变,因此被司马懿,曹真,张郃等曹魏大将多次击败(不要相信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多次打败司马懿,其实是司马懿多次打败诸葛亮),说得不好听点,刘备出征全军覆没,诸葛北伐积年无成,为蜀国灭亡埋下了伏笔

39、最后回答第三个问题,所有的事都让他头痛。

40、张飞字翼德,正史也没有记载他的出生年月,不过已知的是他是幽州涿郡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涿州。张飞也是很早的时候就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倚重的大将。张飞喝断长坂坡更是一段佳话。再之后,赤壁之战、入川之战,张飞都曾独当一面,尤其是入川之战,张飞得蜀中降将严颜之助,攻下西川重要城池大小关隘近百座,成就入川狄一功。汉中之战时又曾经击败过曹操部下大将张郃,为刘备统一两川立下汗马功劳。官至车骑将军、司隶校尉,只是因鞭挞士卒,为部将范疆张达所杀,尤为可惜。

41、其二,后勤纠结,使粮草供应不上。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中原,有两次是因军中无粮而不得不撤军。其后勤纠结一是客观原因造成的,道路崎岖,跋涉艰难,再加上恶劣的天气,还有运力的不足,这些都是主观上一时难以改变的困难。第二个是主观上的原因造成的,众所周知的是李严的不配合,由此构成了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最大威胁。对此,诸葛亮为了解决这种艰难,想了两条对策。一是设计制造了运输工具木牛、流马,二是戍田。尽管此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终因蜀国国力有限,终因耗不起这场旷日持久的没有结局的战争。

42、历史上没有五虎上将的说法。

43、其一,他觉得阿斗太年轻,对其不放心,出师北伐时,上表表忠心。与其说是表忠心,还不如说是对刘禅不放心。借机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如此还不放心,还派董允留在其身边进行监督。由董允监管,他自己对刘禅放心了,但又引出了其它的担忧。安排董允监管刘禅,别人说闲话,认为是用亲信。对此又在宫中安排个郭攸之,向刘禅推荐时,还把郭攸之放在董允前面,以此告诉各级官员,他诸葛亮办事出于公心。结果反而弄巧成拙,明眼人一眼便知道了。郭攸之放在那里是充数的,廖立还对此大做文章,说郭攸之没有什么才能,是个俗人,不堪大任,由此给自己找出更大的麻烦。为了摆平这些事,他又找了一个理由把廖立贬为平民(《三国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44、他更是总后勤部长,为部队后勤运输,物资给养操心。

45、我们知道,刘备去世后,孔明既是丞相,还是相父、益州牧、司隶校尉。

46、黄忠五虎上将,黄忠老将70岁还不服老能拉弓,打败曹军大将夏侯渊。老将军非常厉害。

47、他是三军统帅,军队中大事更是事必躬亲,他统帅大军北伐,指挥作战。

48、张飞五虎上将人称猛张飞,张飞是三国时期刘备三弟,张飞性格豪迈奔放,嫉恶如仇。武艺高强,比如说1当阳桥吓死曹军大将2与吕布对战丝毫不怕。3刘备入川之时立下汗马功劳显示出张飞智谋一面。

49、说到将相失和,大家自然自然会想起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这两人是确认的一、二把手,元老级的重要人物。二把手和一把手抬杠,可见事情的严重性。事情的起因,主要还是在诸葛亮。诸葛亮初次见面就看出来魏延脑后有三根反骨,日后必反,所以主张立即处死魏延。当时是刘备在场,也许当时是缺人手之际,保了下来。后来魏延一路飙升,刘备让他做了汉中太守,地位的重要性可以和荆州的关羽相比。荆州、汉中这两个地方都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的北伐中原的门户,关羽守荆州还出了大事,丢了荆州不说,还让做了皇帝的刘备有了夷陵的惨败,以致差点丢了性命。而魏延守汉中,一直到魏延被诸葛亮调离汉中为止,魏国都无法动摇汉中,可见魏延的才干。

50、赵云:这里单指三国演义刻画的人物,忠义而胆识过人,“子龙一身都是胆”公正克己,带兵作战,战无不胜,武力过人,可谓在三国中一个相对很完美的角色

51、有的场合将魏延代替马超,成为五虎上将之一员。从战功和能力来看,魏延有勇有谋,而且战功卓越,见识超群,而马超不过匹夫尔。同时,马超早逝,对整个三国局势影响不大。马超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到刘备阵营,并不很受刘备信任,不过以名而已。

52、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诸葛亮?

53、赵云五虎上将,赵云重情重义虽然不是刘备结拜兄弟但是为了巩固蜀国政权立下功劳。1千军万马中救下刘禅。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出祁山,七擒孟获,。

54、其实历史上就没有五虎的说法,另外吕布历史上是诸侯,武力没有绝对优势,倒是手下高顺应该是非常的能打。

55、先说后方不稳,使诸葛亮筋疲力尽。对于这一点,我们从三个方面回答。

56、其三,战事胶着,使蜀汉人民看不到希望。

57、现在,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所有的事都想干好。

58、在原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240回本),五虎上将的排名顺序为:关、张、马、黄、赵,后来清代的毛宗岗、毛纶父子二人改编演义后,变为关、张、赵、马、黄。现在最为流行的版本《三国演义》(120回本)的就是经过毛氏父子改编的演义。

59、军队的一、二把手这样抬杠,可见诸葛亮前线战事多么艰难。

60、前面几个回答是中学看演义的水平,我也不专业,只能粗浅谈一下。所谓历史上,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说法,一般来说都以三国志为基础,辅以其他史书相互映照。关张应该是没有疑问的智勇双全的人物,关羽在蜀汉集团地位极高,和刘备类似合伙人的角色,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张飞儒将,前期担当智囊的角色。马超武力应该是五虎最高,同时也是一方诸侯,英俊潇洒,为刘备所忌惮,后期没什么作为。黄忠不是特别清楚,应该和演义出入不太大。赵云政治觉悟高,是刘备保镖,武力应该不错,但是领兵打仗比其他四位差很远。

61、以上三件事,只是诸葛亮在北伐前线胶着的战事中,又担心后院起火,祸起萧墙,而无法一心一意北伐。可是当明白诸葛亮北伐前线情况更糟时,你就会明白诸葛亮的处境是多么艰难。

62、诸葛亮可不可以算得上穷兵黩武,这个说法至今很有争议。刘备死后十二年,五出祁山,这个频率不可谓不高。但和同时代孙吴与曹魏互相劫掠的密度相比,看上去也就算不上什么了。诸葛亮好战的根源则与曹魏和孙吴有路径差异,明面上打着讨逆的旗号,根源则来自于他位置不稳。

63、生于162年,死于220年,享年58岁,原字长生,后改为云长,河东解良人。东汉末年蜀汉名将,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刘备起兵时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得刘备信任。死后慢慢被神化,称之为“关公”,在清朝被称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三国演义三绝中“义绝”,桃园三结义排名第二,俗称“关二哥”

64、一、所有的事情都想做。

65、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前方不顺,使诸葛亮身心交瘁。也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66、年,参与义勇军扑灭黄巾军,结识刘备与张飞,在桃园举杯结义,由天作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桃园三结义”

67、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应该干的主要工作上,干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诸葛亮在日常工作中正因为“咸决于亮”,什么事情都想干,就是不知自己应该干什么?所有的事都想干好,结果所有的事情不免都出现纰漏,下面列举三件事作说明。

68、作为益州牧,他要总理地方大小事务。

69、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掌权后,不断给魏延加官晋级。建兴八年,因魏延与郭淮在阳溪作战,大破郭淮等军。因功被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进封南郑侯。这表面看来,诸葛亮还是在意魏延,但在实际使用却处处节制魏延。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几次随诸葛亮出征,总请求率兵一万人,从另一条路出征,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师,诸葛亮一直没有采纳,由此两人的矛盾公开化。为了镇住魏延,后来诸葛亮找了一个借口将魏延身边的将领陈式斩首。诸葛亮此举是杀鸡给猴看,魏延心里清楚。此事《三国志·诸葛亮传》有交代。

70、作为丞相,他总理府中之事。

71、其三、官员情绪不稳。公开的事件,除了李严、廖立、来敏等人表现了对诸葛亮不满,被诸葛亮找借口以不同的方式处置,有了平息外,隐藏的危机不少。如张裔事件。张裔本是刘璋的老部下,刘备统治益州也得以重用,后因益州郡地方首领雍闓杀害了该郡太守,朝廷决定派张裔出任益州郡太守。到任时,又被当地首领雍闓抓起来流放到了东吴。后来蜀国利用邓芝出使东吴时,亲自向孙权当面请求,使在东吴隐姓埋名流浪了几年的张裔得以回国。回国后,诸葛亮予以重任,张裔对诸葛亮也很感激,说了很多肉麻的话。后来因与老友杨洪关系没有处理好,对杨洪有意见。后来与司盐校尉岑述的关系也闹僵了,到了相互仇恨的程度。诸葛亮此时还在北伐前线,不得已只好给张裔写信,做安抚工作(《三国志.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72、马超字孟起,是东汉军阀马腾之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马超形容俊伟,世代公卿,人称西凉锦马超。只是可惜的是,这位马超将军身世坎坷,在投靠刘备之前,其父马腾因反对曹操而被杀。这之后他先后辗转投靠羌蛮、张鲁,漂泊无一。后来为了给其父报仇杀的曹操丢割须弃袍更曾割据关中和凉州,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可惜都失败了,尤其是潼关一战,其部下精锐尽折,妻儿更为曹操所杀。马超可谓是我的偶像差一点杀出一个大结局,要是他把曹操杀了之后的历史走向可就完全变了。之后投靠刘备之后,在两川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刘禅即位之后,马超镇守葭萌关,更是让羌蛮不敢作乱,对蜀中局势作用非同小可。

73、既然问真正的历史评价,那我们来看看《三国志》。

74、他是三军总长,不但要制定全军的作战计划,他甚至连师团级的作战地图,兵力部署都要审阅。

75、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76、张飞:粗中有细,性情暴烈,但勇武过人,练兵如神,当然同样有鞭挞士卒的陋习,忠义果敢,也可谓有勇有谋,但性格过于刚烈,死于意气用事

77、五虎上将之首—关羽

78、诸葛亮权力集中,事情想得多,管得多,做得多,令他头痛的事也多!

79、其二,刘备在托孤时,让所有人回避,单独和孔明谈话,叮嘱孔明要慎重使用马谡,说这个人纸上谈兵,不可大用。后来不但不听刘备的告诫,反而与马谡走得更近。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刘备是错误的。在第一次北伐时,他不顾众人的反对,让马谡去镇守战略要地街亭,放着合适人选吴懿、魏延等老将不用。诸葛亮本想让马谡扼守战略要地,让其立功,以证明自己知人善任,在识人上胜刘备一筹。殊不知马谡不但没有守住街亭,而且由于街亭的丢失,马谡的大部队行动不利,诸葛亮不得不草率收兵。第一次北伐失败了!后来为了平息众怒,也为了找人顶罪,他不得不处决了马谡。处死马谡,已有人对战争失利顶罪,诸葛亮以为逢凶化吉了,可是还有人不依不饶。处决马谡时,“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这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自然是哀伤,为马谡哀悼。但这其中肯定还有其它的成分,诸葛亮的亲信蒋琬对此也不理解,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而文公喜可知也。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今马谡虽然有过,还望丞相免其一死,让他以后将功折罪吧。请丞相三思(《三国志·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裴松之注)。”蒋琬是诸葛亮的亲信,所以说话极注意分寸,由此可知杀马谡连亲信蒋琬都有看法。在蜀汉内部,还有不是亲信的官僚,这部分人肯定还有其它的看法。连史学家凿齿都有看法,认为诸葛亮接受了刘备的劝诫,却不遵从刘备的劝诫,有违明主之劝诫,很难说诸葛亮是一个智者。(《三国志·马谡传》裴松之注)

80、三、所有的事情都使他痛苦。

81、甚至还是总装备部长,负责设计、制造运输机械。如木牛、流马,解决后勤运输困难。他还设计了连弩,只是时间仓促,还未来得及制造。他还为部队解决粮食供给困难实行戍田。他还负责农场的生产,管理工作。这些都是职务外之事,由于不放心,也是“咸决于亮”。

82、马超:前表吕布,后表马超。说明马超英姿飒爽白锦马超,可谓才貌双全,马超乃三国经典将才,在西北人民心中,马超被尊为“天神将军”,可谓独挡一面,霸气十足,但是性格同样刚烈,有失于谋略,而且天妒英才,马超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