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2、协调发展:1、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3、主要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4、主要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5、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第二个五年计划由于前苏联援华东断胎死腹中。第三个五年计划是1966年重启为1966-1972年,之后的五年计划都未终断,为每一个时代十年中的前五年和后五年。在其中,“一五”至“十五”称“方案”,“十一五”起改叫“整体规划”。
6、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7、开放发展:1、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
8、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9、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10、五大发展理念:1、创新发展;2、绿色发展;3、共享发展;4、协调发展;5、开放发展
11、“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和部署,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13、六大原则: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14、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规划纲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
16、“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17、绿色发展:1、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
18、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19、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20、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21、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22、加快推进国防和据对改革;
23、十三五是指2016至2020年这五年。十三五规划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外,十三五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既包括重大建设项目,也包括重大行动、重大计划、重大改革等重大任务,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4、“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实现已经确定的“四翻番”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5、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26、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开放。
27、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28、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营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新优势,提高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29、十三五的远景目标: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30、积极参与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
31、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
32、强化结构升级支撑,提出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明确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及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等领域的重点任务。
33、坚持党的领导;
34、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35、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
3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7、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38、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39、十三五主要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40、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41、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42、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43、共享发展:1、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44、保障和改善民生,
45、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发展新体制。
46、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
47、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48、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49、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首度写入五年规划。
50、“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51、坚持科学发展;
52、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53、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4、改革体制机制,
55、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
56、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57、坚持依法治国;
58、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
59、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60、推动协调发展,
61、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62、推进扶贫开发。
63、省一下环保几个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64、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65、(一)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66、(二)完善发展理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67、“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68、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到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100%,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使浙江综合实力更强、城乡区域更协调、生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治理体系更完善。
69、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70、(二)拓展发展新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7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72、主要目标: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7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74、强化民生改善支撑,提出实施脱贫攻坚重点工程、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社会关爱行动计划等重大民生工程,明确教育、健康、就业、文化等领域发展重点。
75、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76、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77、五大发展理念带来的新政策:
78、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
79、“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方面:
80、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81、持续增过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82、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83、保持经济增长,
84、补短板、促平衡、兜底线方面更加注重履行好政府职责,把实现全面脱贫、保就业稳定、保义务教育、保基本医疗、保基本养老、保民生底线等作为更好履行政府职责的着力点。
85、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86、创新发展:1、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87、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88、(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进展。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89、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90、坚持深化改革;
91、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92、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