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大全

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大全

时间:2024-11-14 16:01:07

 朱熹在建州流传超呆萌的两则民间故事+童谣一首

故事一:朱熹改字治“鬼”

 相传,字是孔子造的。他当时造的“鬼”字是:上面一个“田”字,下面加个“八”字。由于“田”字下面的“八”字象两只脚,这样,鬼就满世界游来游去,还常常戏弄人,戏弄得人心慌慌,整天不安宁。

 朱熹少年儿童时期,随父从尤溪迁居建州(后擢升为建宁府,即今建瓯)水南;青年考学亦在建州;中年亦常到建州讲学。有一年,朱熹住在建州,大家晓得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都向他控诉鬼的作恶。朱熹安慰大家说:“鬼会作恶必有缘故,要找找原因,方能治它!”鬼很机灵,得知朱熹要治它,就先来戏弄朱熹,在大白天向他“吱吱吱”乱叫,吵闹得他无法念书写字,还把他的书本、笔墨纸砚统统丢到天井里去,连床板也给扛走,不让他晚上有睡觉的地方。

 就这样,被吵闹了好几天,朱熹找到了鬼能在白天作恶的原因,全在那双脚。朱熹提起他的那支神笔,把鬼的那双脚给吊起来。这下,鬼受不了了,就啼啼哭哭求饶说:“朱老夫子饶命呀,我们再不敢作恶了,求你把我们的双脚放下来吧!”朱熹笑笑说:“我看你们这些鬼是又可怜又可恶。好吧,我可怜你们,放下右脚让你们好拉屎;那左脚绝不能放下,还得加上一个三角尖的柴闩拴住,叫你拐着脚走路,才不会到处去惊吓人!”说着,朱熹又提起神笔,把右撇给放下来,把左撇写成个钩,在“乚”上加个三角尖的“厶”,就是柴闩拴住;他还在“田”字右上头加一撇,象把刀架在上面,镇住鬼气。

 这一改,鬼从此被打下了阴间,白天不敢出来,就是夜里出来,也是拐着脚走路,走不快,加之它的头上还顶着一把刀,是不能作恶的,故此,人是不用怕鬼的。

故事二:朱熹趣题“厦門關”

 朱熹人称他朱夫子,是个圣人。他写得一手好字,人都称他是一支神笔,当时有许多人都想得到他的字。

 有一年,朱熹在建州著名的建安书院讲学时,厦门有一个很有钱的商人坐了半个月船特意来建瓯向朱夫子求写“厦门關”三个字,表示愿送二千两银子给他做笔资。朱熹觉得这生意人求题字是假作斯文,附庸风雅,从心里讨厌,不答应给他写。这个厦门人没法,只好暗中去求朱熹的小儿子人想办法,并预付了一千两银子给他。

 这孩子年纪尚小,不懂其中的原委,但既然收了人家的钱,总要帮忙。他思前想后,终于想出了一计。他故意在厅厝砖地上铺上一大张纸,自己拿起一支扫帚笔胡乱写了一个“厦”字,朱夫子看见了,骂他说:“你这写的什么字,太难看了,来,我写给你看看,好好学着写!”说完拿起扫帚笔写了一个“厦”字。孩子可高兴了,暗中把这“厦”字送给了厦门商人,第二天他又用同样的方法骗到了他爹写的“門”字。到第三天,他还是用这方法骗朱夫子写“關”字,朱夫子写完“门”字框时醒悟过来,骂到:“你好大的胆子,敢来骗你爹写的字!”当下把笔一摔扭头走了。

 “门”字框里还有双落丝没写好,他只好自己提笔补上交给厦门人。厦门人得到朱夫子写的“厦门關”三字后,即回去把他雕刻好挂在厦门的城门上。

 故此,远远看去“厦门關”的“關”字里头没有双落丝,走近看才有,很明显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而是加上去的。

古建州还有流传一则童谣:

 鼻孔曰孔子,眼珠曰朱子,朱子却在孔子上。

 眉毛者先生,胡须者后生,后生反比先生长。

 此谣与蔡尚思的名诗,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

 中国古文化,泰山和武夷。

 (建瓯市史志研究室 赖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