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怎样,怎么样。
2、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3、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恶乎”等於说“於何”。)
5、它的第二个音是:么mo,二声,它可以组词为:者么,撒么,折么,
6、“孰”字用来指人时,也有不表示选择的;这时,它就和“谁”字没有分别了。相反地,“何”字也偶然可以表示选择。例如:
7、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论语·先进)
8、(2)与(欤),邪(耶)
9、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
10、古代疑问词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疑问代词,第二类是疑问语气词。
11、(1)乎,诸
12、门人问曰:“何谓也?”(论语·里仁)
13、语气词主要有4个:吗、呢、吧、啊
14、我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向老师请教。
15、问事物、时间、处所和数量的主要有8个:谁、何、什么,哪儿、哪里,几时、几、多少
16、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
17、“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於一。”(同上)
18、(1)谁,孰,何
19、(二)疑问语气词
20、这六个疑问代词只能用作宾语(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和状语,用作状语要比用作宾语常见。先看用作宾语的例子:
21、么组词:么是个多音字,它的第一个音是:么me,它可以组词为:要么,怎么,这么,那么,多么,什么。
22、现代汉语疑问代词主要有16个:
23、他门前堆了很多垃圾,不知道怎么处理,只好叫垃圾清理车来处理。
24、怎,读音为:zěn。上下结构,由乍(zuò)、心组成。本义:怎么,如何。
25、疑问副词主要有10个:难道、岂、居然、竟然、究竟、简直、难怪、反倒、何尝、何必
26、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
27、“与”(欤)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吗”字或“呢”字。“与”和“乎”的分别是:除了有疑问代词或在选择问句而外,“与”字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用“与”的时候,在多数情况下,是说话人猜想大约是这样一件事情,但是还不能深信不疑,要求对话人加以证实。因此,纯粹表示疑问的“乎”字不能换成“与”字,例如“伤人乎?”不能换成“伤人与?”“冯公有亲乎?”不能换成“冯公有亲与?”下面是一些用“与”字的例子:
28、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9、在日常使用中,“怎”也常做代词,表示不论怎么样,如屋里怎也比街上暖和。
30、“怎”,会意字。从乍(突然),从心,表示对于突然来临的事,心中往往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31、疑问语气词“乎”字,表示纯粹的疑问。“乎”字译成现代汉语,有时要译成“吗”,有时要译成“呢”,这要看它用在什么样的疑问句里。在是非问句里,发问的人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用语气词“乎”字,这种“乎”字要译成“吗”。例如:
32、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33、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34、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齐策)
35、“怎”,普通话读音为zěn,“怎”的基本含义为疑问词,如何,如怎的、怎么。
36、第三个音是yao它可以组词为:挑么挑六。
37、常用词组有怎么、怎的、怎样、怎奈、怎地、怎禁、怎许、怎说、怎着、怎得等等。
38、怎么、怎样、怎的、怎奈
39、“谁”字跟现代汉语的“谁”一样,是指人的疑问代词。例如:
40、问方式、性状和原因的主要有8个:怎、怎么、怎的、怎样、怎么样、怎么着、如何、为什么
41、请告诉我怎么正确地使用这个软件。
42、(2)安,恶,焉,胡,奚,曷
43、“何”字和现代汉语的“什么”相当,是指物的疑问代词。例如:
44、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
45、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46、怎组词:怎么,怎样,怎的,怎奈,怎地,怎奈,怎生,怎射,怎做,怎麽,怎走,怎怕,怎跑,怎说,多怎,怎向,怎着,怎许,怎得,怎价,怎说,怎生,怎见,怎当,怎不,怎许,怎啦,怎了,
47、“诸”字是“之乎”的合音。“诸”字用於句尾的时候,可以用“之乎”去解释,但是只表示疑问和反问。例如:
48、(一)疑问代词
49、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战国策·齐策)
50、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51、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
52、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