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配画也是儿童画的一种,只不过在儿童画的基础上配以古诗文字内容,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简简单单表现中国文化魅力所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诗和儿童图画搭配的文化韵味,使小学生更能轻而易举的记住古诗词。
2、《画》这首诗是王维写的。
3、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画一位军人敬礼的样子,再画一个扇形边框,里面写上“红色经典”几个字,下面画半个蝴蝶结。
5、低头思故乡。
6、停车坐爱枫林晚,
7、再一条条描绘出它的枝叶,在空中随着风摆动,草丛中还有些小花;
8、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和人家,亭台以及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
9、《绝句》
10、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1、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12、在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诗中内容,边读边画。
1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4、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15、先画出一片草丛,画出柳树的枝干,柳树的枝干是参差不齐的;
16、再画远处层叠的山脉和稀疏的树木,还有一两户人家;
17、曲项向天歌。
18、在李白的右边画上树杈,画面的底端画上植物和大山,大山的四周画上飘烟,让画面更丰富。
19、作者介绍
2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1、唐代:杜甫
22、此诗通过山景的刻画,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2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4、霜叶红于二月花。
25、床前明月光,
26、鹅鹅鹅,
27、接着我们要画出诗人,诗人正在伸出手,想要去摘天上的星星
2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9、白话译文
30、首先我们要在画纸上画出一个高高的楼阁
31、白毛浮绿水,
32、诗中的场景远阔,一眼望出去,有烟村,有亭台,有花树;还有数量,从一到十。
33、画作者: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34、疑是地上霜。
35、创作背景
36、最后我们在画上配上古诗,这样我们的配画就完成
3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8、红掌拨清波。
39、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40、接着我们还要画出楼阁对面的高高的山峰
41、《画》是宋代佚名诗人(一说唐代王维或南宋川禅师)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全诗对仗工整,尤其是诗中多组反义词的运用,使其节奏清晰,平仄分明,韵味十足,读着琅琅上口。
42、第二句对。绝句作者: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3、首先在画面的左顶端画出“诗仙李白”当作标题,在画面的右边画上带着帽子、对天敬酒的李白,他的另一只手背在身后。
44、远上寒山石径斜,
45、《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的是诗人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
46、【作品赏析】
47、凌寒独自开。
4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9、举头望明月,
50、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51、古诗画我觉得应该是苏轼吧,苏轼特别好啊,这是谁画出来主要内容非常正确就好了。画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原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也有部分考证说是[清]高鼎的诗古诗画是谁写的,其实古诗画有很多人都在写,其实有很多的古话都是很多人在提词儿的。这种提子的那种古诗画是有一定的那种记载的。
52、[唐]杜牧
53、《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作者王维其实古诗画是谁写的?
54、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没感到害怕。
55、然后翠绿色涂柳叶,棕色涂出它的枝干,草丛和远处的树也涂上绿色,土黄色涂地面,远山用灰色涂;
56、你好!在中国古代有很多诗人画家,最出名的诗人有白居易李白等,画家有张大千等画家都很出名,古诗画这个是唐朝诗人王维作品。
57、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
58、墙角数枝梅,
59、登鹳雀楼
60、为有暗香来。
61、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62、接着我们要画上漆黑的夜空和一轮明月以及繁星点点。
63、问题:夜宿山寺古诗配图简笔画?
64、遥知不是雪,
65、宋朝诗人邵康的《山村咏怀》,原文:
66、答:夜宿山寺古诗的配画简笔画
67、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68、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6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70、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71、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72、白云生处有人家。
7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7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75、接着在标题下面画上两个边框,标题的上面画上天空和树叶,现在简单又好看的手抄报线稿就已经完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