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成年后更是有必要和父母分开,独立休息和生活的。
2、入乡随俗,可能北方有这个风俗,南方不需要。
3、这样子是肯定不正常的。按照情理来说,孩子稍微能够有自理能力的时候,就应该是跟父母亲分床睡,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什么已经成年人的还要跟父母亲睡在一起,不是弱智就是父母亲的教育出了问题,这样子的话,他们就会永远依赖着父母亲。
4、因此东北也有下屋的说法,只要是结婚以后,基本都有自己的屋子和炕。东北只有家里来人住不下的时候,才会几口人挤在一铺炕上,不过一般这种情况都是男女分开睡的。东北因为都是祖祖辈辈居住在一个屯子里的人,所以互相之间都连着亲。因此家里如果实在住不下,会打发孩子去亲戚朋友家挤一挤。东北全家睡一个炕,基本也是仅限于没有成家的子女,在一个大炕上睡。
5、东西厢房的火炕,也是头在炕沿的那一面。
6、假如一家人一起生活,那么需要按照身份来规定睡觉位置,南边睡的是一家之主,西边的睡二把手,而且关于睡觉的细节也有规定。清代杨宾的《柳边经略》中便有关于这一点的记录,应该头在炕边,脚对着窗,无论什么身份,都应该头对着头睡,用脚对着别人是不尊敬的行为,只有妾侍可以睡在主人的脚下方,连奴仆都不可以。
7、巳成年儿子仍跟父母睡一个炕上正常吗?
8、出嫁必须坐炕上。
9、头朝外的方向。
10、东北的大炕功能性很强,可以摆上饭桌吃饭,也可以摆上桌子做娱乐活动,因为一般一铺炕都占半间屋子,所以面积足够大。即使是睡个六、七口人,也不会感到拥挤。我虽然睡不惯东北的大炕,但是睡大炕真的没有什么尴尬的。因为能够睡到一铺炕上的,基本都是血缘关系很密切的人,这个就是一种风俗习惯。
11、东北由于天气寒冷,所以在东北农村一般都是住火炕,东北睡炕也有一些传统的规矩,比如家里的老人要住炕头,也就是挨着灶坑的方向,小孩子火大,会住在炕尾,我们叫炕捎。
12、出嫁的当天要在娘家的炕头上吃“离娘肉”,之后梳洗完毕就安坐在炕头等待新郎迎娶。临走前还要带上娘家早已备好的,在炕头暖得温热的“压箱底儿钱”和“满家饺子”。新娘进了婆家最先也要停留在炕上,炕上铺着红红的印有龙凤图案的花油布,窗子上贴着“百年好合”和大红“喜”字的剪纸,亮晶晶的描金黑漆铺柜上,整齐叠放着大红大绿的四铺四盖崭新被褥,这些喜庆的装饰将整个屋子的气氛都烘托得格外热闹。
13、不正常,因为既然已经成年了就要要自己独立的空间,所以你要改正这种不好的行为,虽然说很多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一直受到父母亲的呵护,短时间内肯定不习惯也不适应和父母亲分开睡,但是这种习惯一定要改,毕竟你已经懂事了,跟父母住一起不方便也不合适宜!
14、如果火炕搭在卧室北面,炕沿在南面,睡觉时,头朝南面。
15、北方农村的火炕,大都是在卧室的南面搭炕,“炕沿”在北面,睡觉时,头朝北方。
16、这个问题我认为与生活条件有很大的关系,过去在农村条件差,一大家人都住一炕上,有的条件好点的中间会做个拉帘,但现在生活环境好了,男孩子都有自己房间,和父母住一起太不方便,儿大避母,再同父母住一起不正常。
17、没啥规矩啊,就是你要是怕冷就睡炕头,炕头老热了,怕热就睡炕梢
18、一般东北睡炕的规矩都是老人在炕头,年轻一点的人都在炕稍,炕头是指离灶台最近的地方,由于东北的冬天比较寒冷,让老人尽量暖和一些,就让老人住在炕头,年轻人火力旺,就住在炕稍这也是多年来形成的一种规矩,不成文的一种规矩这也是孝敬长辈的一种方式
19、在小孩出生婴儿阶段,为了更好的照顾小孩生长和安全,一般都会带着宝宝睡眠。
20、火炕曾是占据东北人活动时间最多的区域,所以渐渐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我们到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往往屋子有多大,炕就要占据一大半,留下一条过道走路就够了。一应家什用品都摆在炕上。我们开玩笑说进屋就上炕便由此而来。
21、火炕是一个浓缩的生活空间,既然与生活密切相关,那么就会相应衍生出一些礼节。在东北,人人皆知的规矩就是:如果是三面炕,一定不能坐到炕西边。这种南北西三面有炕沿的炕也叫万字炕。最初是满族人独有的火炕规格,西炕是专门用来供奉神龛的,不可以轻易坐卧。
22、成年男子仍跟父母睡一个炕上正常吗,很正常的啊,过去的东北农村住房条件差,一家人挤在一个大炕上,就是来了客人都是睡在一起,男孩子没结婚的情况下都是父母、兄弟姊妹睡在一个炕上的,这主要是方便冬天取暖,南方暖和的地方就没有这种情况,地理位置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没什么不可以的。
23、这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在东北就非常的普遍。
24、分床其实是在子女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
25、但到了一定的儿童阶段,一是小孩生理上也在发育,二是要独立休息,是需要和父母分开休息的。
26、提问:以前的人怎么在一个炕上睡觉?
27、已成年儿子仍跟父母睡一个炕上,在我看来是不太正常的行为,因为已成年的孩子已经有自己明显的生理特征,会有自己的生理需求,也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