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问候语 > 采莲曲古诗粉笔字图片【49句精选】

采莲曲古诗粉笔字图片【49句精选】

时间:2024-11-23 23:08:19

1、但它又不仅仅是比喻,而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放的荷花中间,看上去仿佛是艳丽的荷花真朝着少女娇美的脸庞开放,二者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大自然最秀丽的一部分。

2、第三句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混入杂人。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难以分辨,稍一分神,采莲少女即与绿荷红莲融为一体了。这一句描写了伫立凝望者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变化莫测的惊奇与惆怅。就在惆怅之际,莲塘中飘起了清脆的歌声,方才让人意识到,采莲少女仍然在这片荷塘间。这一细腻的描写,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和诗境的蕴藉。

3、《采莲曲》唐代:王昌龄

4、这首诗刻画的是美丽、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以自然的清新美丽来衬托采莲少女的活泼美丽,使少女的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意味。

5、摘取:~撷。~花。~摘。~制。

6、这首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7、三年级上册古诗采莲曲诗意是什么?

8、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9、同“彩”。

10、〔~~〕盛多的样子。

11、古代指官。

12、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13、这是一首描写少女们采莲的诗,看似浅易,却韵味悠长。诗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芙蓉向脸两边开”,“芙蓉”即荷花,将少女红润艳丽的脸庞比作荷花并不算新鲜。

14、曲的田字格写法是:竖、横折、横、竖、竖、横

15、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6、描述采莲少女

17、采[cǎi]

18、选取,搜集,开发,利用:~访(搜集寻访)。~纳(接受意见)。~集。~伐。~购。~掘。~写。

19、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跟荷花塘里荷叶的颜色一样,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少女的脸庞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身边歌声四起才发现有人过来了。

20、《采莲曲》唐代:白居易

21、唐.王昌龄

2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3、唐代:王昌龄

24、[cài]

25、采的结构是:上下结构

26、王昌龄的《采莲曲》这首诗,其家就是一幅深动、美妙的活画图。他把夹杂在翩翩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少女与美丽的大然融为一体,让人到达遐想联翩;美妙仙境的境界,真是匠心独运。

27、意思: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28、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29、《采莲曲》王昌龄

30、采莲曲王昌龄

31、《采莲曲二首》大家在课本中都学过,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使采莲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为大家推荐诗配画简单又好看,采莲曲古诗配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下这首诗吧!

32、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33、《采莲曲》的翻译:采莲少女的绿色罗裙与荷叶融为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荷花中,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采莲曲》一诗通过描绘莲花池里面如芙蓉的采莲少女,将采莲女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描写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34、采莲曲王昌龄的田字格是:撇、点、点、撇、横、竖、撇、捺

35、〔~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称“采邑”。

3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37、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38、荷叶与采莲姑娘的罗裙似乎是用同样的布料裁剪出来的一样,小船在荷花池中行驶,清雅的荷花分相两旁映着姑娘们的笑脸。突然池塘里只剩下花与叶,听到姑娘们的歌声,才知道她们已经走近了。

39、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40、【注释】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芙蓉:指荷花。乱入:杂入,混入。闻:听到。始觉:才知道。

41、王昌龄的《采莲曲》刻画出采莲女纯朴、自然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场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42、釆莲少女的罗裙与荷叶好像是用同一颜色的布料剪裁的,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映成趣。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才知道是有人来了。

43、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44、莲的田字格写法是:横、竖、竖、横、撇折、横、竖、点、横折折撇、捺

45、神色,精神:神~。精~。

46、译文:菱叶随着水波随风飘扬,荷叶在风中随风摇曳;在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在荷花塘飞快穿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微笑,哪想到自己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47、这首诗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48、乱入:指采荷女子在荷花池中。

49、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主要写采莲姑娘的美丽容貌。亭亭玉立的碧绿荷叶和妙龄少女的绿色罗裙融为一体,娇嫩的荷花映衬着少女美丽的脸庞。荷叶和罗裙,荷花和面庞相互衬托,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一幅美妙和谐的图画。这里写采莲少女的衣着容貌,色彩鲜艳而不俗气,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后两句写动景,由于荷叶和罗裙、荷花和人面融为一体,所以采莲姑娘稍微一动就不见了踪影,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在荷塘中采莲。一个“乱”字,一个“始”字,使整幅画面充满了情趣,这幅画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自始至终不让她们“露出庐山真面目”,而是让她们融入田田荷叶和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似有似无,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留下了悠然不尽的情趣意味。  注释: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一群采莲的少女,她们的裙子绿得像荷叶一样,红润的脸颊与盛开的荷花相映增美,人荷相杂使人难以分清,歌声由池中传来,才知道她们穿行在荷花丛中采莲呢!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注释】  一色:同一种颜色。  裁:裁剪缝制。  芙蓉:荷花的别称。  乱入:杂入、混入。  【诗意】  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简评】  王昌龄的《采莲曲》写的是采莲女,但作者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画面中采莲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本诗语言生动活泼,姿致天成,传神地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