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2、辞:辞别。
3、《登鹳雀楼》作者是唐朝诗人王之涣,这首诗是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而不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4、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5、这首是唐朝诗人王之涣所写。写出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6、碧空:一作“碧山”。
7、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8、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9、唯见:只看见。
10、送别的是孟浩然
1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2、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
13、《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14、登鹳雀楼这首诗是诗人到山西运城永吉州蒲州镇游玩,到了鹳雀楼这里,被鹳雀楼的美景所吸引,一时兴起,挥笔写下这首千古诗句,这首诗是这样的: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5、登鹳雀楼古诗的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16、慢慢地登鹳雀楼,慢悠悠地登鹳雀楼,兴高彩烈地登鹳雀楼。总之增加状语成份。说明登楼时的状态和心情。从生活实际经验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或快或慢或高兴或伤心总有一种会满足需要,慢慢地我们可以体会到王之涣的登高望远的啊快。
17、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18、登鹳雀楼作者是王之渙,唐朝诗人,生于武则天天垂拱四年,主要作品有《登鹳雀楼》《凉洲词二首》等。登鹳雀楼----白曰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孟浩然也是唐朝诗人,主要是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孟浩然的诗绝大部分是五言律。作品有《春晓》《过故人庄》等。
19、《登鹳雀楼》非孟浩然所作,而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经典之作。原文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文虽短却是千古绝唱。尤其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20、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
21、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22、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23、这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一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24、夕阳依着山慢慢落下,黄河朝着东海奔腾而去,若想看到更广阔的风景,那只有登上更高的层楼。
25、《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盛唐时期人民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26、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27、鹳雀楼,又名鹳鹊楼。
28、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2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0、尽:尽头,消失了。
31、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3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3、《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该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34、物,指艳丽的春景。
3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6、《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在三十五岁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不是孟浩然的作品。
37、下:顺流向下而行。
3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通:惟)
39、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人。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40、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41、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42、登鹳雀楼的全文是这样: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中的数量词是“千里,一层”。通过写千里,通过千里,和一层的对比,一个远一个近,是说要想看到千里意外的美景,那么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上。这样写是告诉人们无论多好美景,只要肯登攀就可以看到。
43、登鹳雀楼讲解古诗意思: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44、天际流:流向天边。
45、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46、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其故址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岸畔,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结气势宏伟,风景秀丽,唐人留诗者甚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赏景留下得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