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入金融“活水”,插上数字“翅膀”,提高绿色“含量”,汇聚智力“源泉”。
2、当好乡村振兴的“旗手”,发展乡村产业“壮体”,推进乡村建设“塑形”,加强乡村治理“铸魂”。
3、围绕“稳”字抓粮食生产,围绕“优”字抓现代农业,围绕“美”字抓乡村建设,围绕“活”字抓农村改革。
4、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解民忧,扬优势增特色。
5、围绕“强”字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围绕“美”字着力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围绕“活”字着力增强农民致富能力。
6、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涉最险的“水滩”,敢爬最陡的“山坡”。
7、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
8、只有将人民放在发展的核心地位,不断满足人民的需求,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9、脱贫富民“领航员”,基层“组织员”,基层治理“助推员”,农民群众“服务员”。
10、思想上要更加重视,为民上要更加用心,落实上要更加给力,导向上要更加鲜明。
11、金句应该是“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跨越发展”。
12、聚焦短板弱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发展质量。
13、独特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优美的环境优势。
14、在帮扶力量上“聚合力”,在帮扶行动上“加马力”,在帮扶资源上“集火力”。
15、高质量发展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各方面积极参与和努力。
16、在扶危济困中尽显“绣花情”,在排忧解难中淬炼“绣花技”,在急难险重中练就“绣花功”。
17、时不我待抓当前,集思广益谋长远,精准发力补短板,有效施策强弱项。
18、从最困难的群体着眼,从最突出的短板抓起,从最现实的问题出发。
19、其中,“质量第一”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对外开放”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跨越发展”则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20、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鼓足“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增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性。
21、因此,只有不断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
22、农业综合实力在提升,农村整体面貌在改观,农民生活水平在提高。
23、同时,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共同富裕,加强民生保障,建立更为公平的社会制度,这些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体现。
24、点“热忱之火”,让人心聚起来;点“燎原之火”,让干群动起来;点“笃行之火”,让群众富起来。
25、因为,高质量发展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如果脱离了人民的需求,那么就会失去发展的方向和价值。
26、在群众“最盼”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急”上动真招,在群众“最难”上下真功。
27、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28、农技人才的“练兵场”,农技研发的“试验田”,实现抱负的“大舞台”。
29、巩固成果、拓展成效的衔接过渡期,固强补弱、夯基垒台的窗口机遇期,积能蓄势、跟跑追赶的关键成长期。
30、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